劉恒進入武者第六大境界納海境后,速度的漲幅跟力量差不多,盡管漲幅不多,但趕起路來是輕松多了。
畢竟,他還要配合蘭,按之前的速度趕路。
如今在趕路過程中,他能一邊看著白色光屏,一邊保持著不變的速度,體力消耗的與之前差不多,但對現在的他而言,這點體力消耗就是九牛一毛。
他時不時看白色光屏,就是要看看,聲望點到達多少后,這個符號才會出現。
從玄空城官府到城門口,這段時間里,劉恒收割聲望點的速度增加,離開玄空城后,他身上的聲望點已經快接近七萬。
然而,這么多聲望點,還是無法讓這個符號出現。
劉恒猜測,納海境增加一點三大屬性,或許增加一點特殊屬性,就需要十萬點聲望點。
離開玄空城一段時間后,白色光屏證明了他的猜測錯誤,聲望點到達八萬之時,白色光屏就出現了四個符號。
八萬聲望點加一點…
劉恒在趕路過程中簡單計算了一下,要將三大屬性與特殊屬性加滿,需要一千六百萬點聲望點。
比起推演納海境的六百萬聲望點,整整多出一千萬聲望點。
很快,劉恒剛剛積累的八萬點聲望點就消失了,他將他的聲望點,投入三大屬性當中,給三大屬性加了一點。
這一刻,一邊保持速度的劉恒,一邊在感知身體的變化。
感知身體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力量,現在他的標準力量達到一百零四萬斤,比原先的一百萬斤氣力,增加了零點四成。
也就是,當三大屬性到一百,他的標準力量就會達到五百萬斤。
又連續趕了半個時的路,劉恒的聲望點再一次加到了八萬,此時此刻,聲望點增漲的速度已經越來越慢,用不了多久,玄空城就很難替他提供聲望點。
剛剛到手的八萬點聲望點,劉恒將他投入特殊屬性當鄭 從零到一的變化,劉恒能比較迷糊的感知,他休力增加了零點三成多,不到零點三五成。
災禍剩下的三多時間里,劉恒支援的百萬人口的大城池兩座,城池一共有六座。
八座城池中,有一座大城池與兩座城池已經守住,不需要他的支援,對于他的支援,大城池的鎮元使只是表示感謝,對他有意的事情什么也沒有做。
城池的鎮元使,由于劉恒高了他們很多級,他們到是為劉恒宣傳了一波,因為沒有達到支援的效果,兩座城池加起來,劉恒收割了十一萬聲望點。
這十一萬聲望點的大部分來源,還都是因為他簡單證實了一年多前的通告是正確的,以及他本身的魅力與蘭的影響力。
處于與妖物鬼物焦作狀態的,只有一座大城池與一座城池,這兩座城池加起來,他收割的聲望點到也突破了五十年。
剩下的三座城池,都已經淪陷,而且淪陷的時間都比較早,劉恒到來之時,城中的很多人都已經死了。
特別是他現在所待的云城,災禍之前近三十萬人口,現在只剩下十萬人口出頭。
云城是災禍第二就淪陷,五的時間里,云城平均每要損失四萬人口。
劉恒與蘭來之時,基本上都是挑有級別的妖物鬼物動手,那些沒入級的妖物鬼物,數量至少是入級妖物鬼物的四倍。
姓名:劉恒 力量:15
體質:15
精神:15
特殊:1
武技:…
聲望:
前兩座淪陷的城池,活著的人口三十二萬左右,給他提供的聲望點近四十萬,如果沒有劉恒的出現,他們只會死更多的人。
兩座城池中,大部分都感激劉恒來救他們,只有部分人,覺得巡游使劉恒來太晚了,不然他們的親人也不會死,不然也不會死那么多人,這部分人都是沒提供聲望點的存在。
劉恒離開淪陷城池之前,都以鄰近力量較足的城池中,調了一些武者元氣士過來,來幫助他們鎮守城池,防止妖物鬼物的第二次反撲。
云城中的剩于的十萬多一些的人口,劉恒一共收割了十五萬點聲望點,此時此時,他正在云城的官府中,組織秩序。
云城官家的官兵,只剩下十二名后境武者,先境武者都死光了,更不用提問鼎境武者。
“災禍結束了。”
劉恒望向空,籠罩大地七的烏云,一下子消失的干干凈凈,此刻空已經晴空萬里。
蘭此刻就在劉恒的身邊,沒有去別的城池叫一些元氣士武者過來,鎮守云城。
他們到來云城時,差不多過個三時,災禍就結束了。
災禍結束之時,妖物鬼物都會離開城池,回到自己原本的地盤。
一般而言,災禍結束前的兩個時,淪陷的城池都會遭到妖物鬼物的大量屠殺,很多妖物都不管它們吞噬的人類,已經達到吸收上限。
沒有打算到下一個城池的劉恒,自然也沒叫蘭,去別的城池叫武者元氣士。
淪陷的城池,里面的人并不會全部被殺光,一些有在數十萬年的大國經驗告訴他們,災禍淪陷的城池中,一般都有一成到兩成的存活,存活的大部分人類的歲數,是在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
妖物鬼物也喜歡給他們留種,方便下次的屠殺。
如果劉恒再晚兩個時來云城,云城中很可能只剩下三萬人口,妖物鬼物也跑的差不多了。
“蘭,我們回禁城看看。”
國都禁城如果淪陷,相當于趙國被災禍滅國了,禁城還在的話,趙國的總人口數量不到災禍前的四成,也是相當于滅國。
別的中等國度與大國,不會承認趙國這個國家的存在。
災禍結束后最少三個月,最多一年的時間,妖物鬼物都不會對人類出手,這都是大國總結下來的經驗。
因此,劉恒帶著蘭離開云城,在云城中沒有多少能對付妖物鬼物實力的情況下,妖物鬼物在三個月內也不會入侵。
百镀一下“我的聲望能加點爪机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