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六章 完善軍制

  遠在永寧州的趙毅自然不知道喬勝寧的遭遇,事實上他這段時間忙得很。

  在永寧的東北方向,太原乃至大同府的百姓因為饑荒和瘟疫的威脅不斷的南下,數十萬難民分成好幾股方向遷移,走向未知的路途,而趙毅將所經過永寧的難民無論男女老少都接納了。

  目前整個永寧州的人口從八萬人口直接漲到十八萬軍民。

  其中的構成是10萬以難民為主的鰥寡孤殘,剩下的是四萬婦孺,還有三萬青壯和一萬名新民軍。

  巨大的人口壓力是一個很可怕的負擔,這些婦孺和老弱們的勞動力很有限,即使每日在北川和東川兩條河中獲魚上萬斤依然有點緊張。

  但無論怎么說,在李庭浩和馬旭還有張賀為首幾人的統籌下,雖然陸陸續續病死了幾百人,但總算沒有出現餓死人的情況,還僥幸將瘟疫的情況控制下去了。

  趁著魚肥糧足,除了還在寧鄉整頓土地的劉雄和董政外,趙毅已經開始著手建立了新的軍隊改革。

  那就是將軍隊和土地掛靠在一起。

  趙毅做出這一決定也是下了不少決心的,因為眼下部隊的情況很特殊,隊伍大了也就不好帶了,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心思,幾百個人還好,上萬人的軍隊,要是每個人的心思都不一致,那臨陣之時就是災難,所以,趙毅認為要快速凝聚軍心的話,不僅教委們要在思想上下功夫,還要將利益和軍隊綁在一起。

  眼下新民軍的錢糧雖然都不少,但都得花在刀刃上,能拿出的東西也就剩下土地了。

  盤點一下趙毅部隊的構成就知道趙毅這么做的原因了,屬于趙毅的嫡系人馬,目前新民軍中待遇最好的就屬于一開始成軍的五百人,這里面有來自京師的地痞流氓和新民村村民,也有陜西和河南等幾個地方的流民,還有來自真定、大同的明軍降軍等等,他們孑然一身,大多位居于中下層軍官,加上一路來認識了不少字,是自己勢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自己的主要支持者。

  其次是在太原中救來和收編的各路順軍殘部,這些人基本不是本地人,打打順風仗還行,但是思想不穩定,容易出現叛逃現象,面對硬仗狠仗也打不下去,這些新歸附的人馬大字不識一個,幾名教委,包括趙毅最看好的張賀都表示,給他們做思想教育困難重重,所以要把這些人的心思安穩住,最迅速的手段就是分地盤、送老婆和賜財產,令其安家落戶,日子過的得讓人有個盼頭。

  目前永寧州已經統計出來的土地一共有74萬余畝,加上開墾出來的田地預計年底能達到110萬畝,已經分出去的田地有60萬畝,還剩下大量的良田既不屬于集體土地也不屬于個人財產,趙毅將之收歸永寧州官田,此次就拿來給將士們分田。

  趙毅在新民軍就初行的土地改革有規定,個人擁有田畝不得低于3畝不得超過10畝,集體土地人均擁有土地不得超過個人人均土地的三分之一,超過的土地一律收歸國有,這個國有目前指的是趙毅這個不算政權的政權。

  但士兵的土地不在此范疇內,趙毅頒發的士兵土地以及功勛規定了每個新民軍戰士的下限土地至少7畝,上限為200畝,且不得買賣,這里的上限和下限的標準都是貫穿全軍的,無關軍職和軍銜,即使是趙毅的土地,也不得超過200畝。

  同時每一支團級和以上單位都必須設軍務司,負責監督和維護戰士們的權益。

  土地這一塊就成了戰士們除了軍餉之外的重要收入來源,使其二者牢牢綁定在一起。

  例如最普通的一名丁等新兵,軍餉為每月1兩銀子,最少還有七畝地,平均每畝產粳米3石,這里是21石,有3100多斤的大米,一家5口人,一年耗糧500斤,還富余2600斤的大米可以販賣,他自己一個大肚漢吃喝拉撒都在軍中,也就父母妻兒幾口人需要花費,但這些大米再加上銀子,足夠一家人舒舒服服的過日子了,很遑論丙、乙甲這樣的高級戰士或者軍官們,他們的收入會更豐厚,最終這樣推行成長下去,龐大的軍功集團將會徹底的、完全的、碾壓式的摧毀和取代舊有的士紳集團,用軍功集團浸透在骨子里的侵略擴張的本能重塑國家和政權的根基。

  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錢都是沒任何人敢動心思的,只要有一個當兵的被克扣和欺負,軍務司的那幫狼鼻子就循著味兒來了,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軍隊利益,升遷和功勞的評定也在這里體現,除非有人自大到認為自己能和整個軍方抗衡,那就不敢貪一個士兵的銅子,否則上到趙毅,下到最普通的一個新兵就讓他知道軍隊里的閻王爺們是長啥樣的。

  通過這樣的改變,不僅很好的團結了軍隊的將士們,而且軍隊的開支和來源就基本達到了平衡,因為將士們的土地也要納稅的,這里的稅收折成銀兩,能大大的減輕趙毅的財政負擔,不僅不要花銀子,整頓好了,還能有些剩余,即使趙毅真的窮困潦倒發不出銀子了,新民軍們還有土地,只要舍不下這一年幾千斤的大米,那就離不開他趙某人。

  唯一的一個疑問就是,士卒們常年打仗,家里那么多的田地無人耕種怎么辦?若是地都沒人種了,士兵們又哪里來的糧食納稅,趙毅構想的一切就變成了空中閣樓。

  李庭浩在這點上發揮出了自己的才干,這個措大也是個暗搓搓的流氓,他建議學習滿清的包衣制度,一方面以戰場上俘虜來的老弱兵丁為官奴,由一地官府負責使用人力,主要的功能就是農忙時負責種官府和士兵們的土地,閑時負責興修水力,整治道路等等,總之就是把人當成牲畜用。

  趙毅初次聽到李庭浩這個計策頓時對他刮目相看,本以為他是個謙謙如玉的道德君子,沒想到下起狠心來也是毒辣非常,關鍵是這個計策非常好用,能大大的減少勞動力的緊張,唯一的缺點就是道德上容易受人指責,其實趙毅是不知道李庭浩的難處,他又要安排人整頓城池,又要蓋房子,城外還有幾十畝土地要開墾,他都恨不能一個人砍成兩個當牛使,沉甸甸的擔子把他逼的實在沒辦法了,加上看到吳城押來那幾百號俘虜的好用,這才向趙毅獻這個毒計。

  有道是慈不掌兵,義不掌財,趙毅從北京城外掙扎著活下來后就沒想著當好人,神州蒙難,總要有人受苦的,與其全族給滿清當幾百年豬狗,不如狠心挽肉療傷,趙毅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將這個痛苦降到最低。

  他還給李庭浩的政策加了一條補充,也給戰俘們一條生路,戰俘們分為三等。

  一等戰俘為明軍、流寇、山賊,抓到這種戰俘精裝者充軍、無特殊才能的優先編成炮灰或者敢死隊,斬首三級者后可以脫罪并選擇留軍或者還籍,留軍者和新民軍其余戰士享受同等待遇,老弱者則在官府下進行常規負荷的勞動改造,保留人權且不得虐待,生命有保障,官府有一定的死亡名額,超出名額后需罰款并問罪官長,勞動改造的時間視情況由三年至十年不等,之后還于自由。

  二等戰俘為投降后又反復者、為異族效命的漢人,其中也包括綠營兵馬,百戶及以上級別的將帥或官員一縷問斬,并連誅三族,其余精壯者斬去拇指,成為前線民夫,挑軍糧、埋炸藥、必要時作為戰兵補充,斬首三級者晉級一等戰俘,并享受同等待遇,老弱俘虜者同樣進行勞動改造、平時可以享受一等戰俘待遇,若遇上特殊時期可以特殊處理,比如糧食緊缺時可以第一時間拋棄、遇到需要人命填的行動優先從這里的人面出,勞動改造的時間視情況和戰役最低十年,最長至三十年。

  最后是三等戰俘,三等戰俘為戰敗后的異族,無論精壯老幼者,俘虜后皆在面部烙印或刺青做標記,一經判刑終生為奴,且不得享有人權,非大功不得釋放。

無線電子書    1644我的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