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三十五章:分工合作

無線電子書    求活在金朝末年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古代人匠人帶徒弟,往往需要讓徒弟掌握一個產品所有的制作技巧。

  因為沒有科學的認識,這些技巧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無用的迷信。

  比如,古代工匠淬火時,采用“五牲之溺混以五牲之脂”作為淬火液,這有沒有道理呢?有,其實就是雙液淬火法,上層為油,下層為水,比純粹的油淬法得到的金屬硬度更高,又比純粹的水淬法更不容易開裂,動物尿里面含有鹽分,也對淬火有幫助。

  但是,古人不懂原理,就在這雙液淬火法里面加入了許多毫無必要的迷信成分,比如五牲,比如尿,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這些無用的迷信成分,就讓技術的傳承信息量成倍的膨脹。

  再加上“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傳統思想,這個時代師傅帶徒弟的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而陳憲傳授給學徒的技巧,則沒有任何多余的成分,本來就比傳統工匠精簡的多,他還將這些精簡的知識分成四個工序,每一個工序的信息量就變得更少了,這就讓陳憲的學徒不但比別人的土地學的快,技術熟練度也更容易提高。

  所以陳憲才能在短短的三個月教出別人兩三年都無法培養出的合格匠人。

  分工合作的優勢還不止在學習量和熟練度上。

  分工合作的另外一大優勢在于準備時間上。

  一個農夫,早上劈柴,挑水,下午先去山上砍了明天的柴火,砍柴回來又去田里犁地。

  實際上,如果你仔細觀察,這個農夫真正的劈柴,挑水,砍柴,犁地的時間可能連五分之一都沒有,他的大多數時間都浪費在了路上和準備工作上。

  一個人,如果需要在一天之內完成很多種不同的工作,那么在工作轉換的間隙中,他會不知不覺的浪費很多時間,他會在劈完柴后,坐下來抽鍋煙,在挑完水后和人聊會天,在砍柴回來后,去串個門子,總之,工作的變換,會讓人精神松懈,在不知不覺間浪費很多時間。

  有工廠工作經驗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讓你只生產一種產品,你一天也許可以生產幾千件,但如果讓你同時生產十種產品,也許你一天下來,只能生產兩百件,你的大多數時間都會浪費在借圖紙,安裝模具夾具,抱怨,溜號上面。

  所以,分工合作,可以讓工人更加專注的從事單一的勞動,從而無形中大幅度的提高效率。

  陳憲下意識的分工合作安排,正是他的作坊效率驚人的主要原因所在。

  第二個原因是“標準化生產”。

  實際上標準化生產也是分工合作的一種延伸。

  只有分工合作,才能實現標準化生產。

  陳憲在剛進工廠的時候,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工藝工作。

  所以,他在安排學徒生產時,習慣性的給每個工序制定了工序卡片。

  比如說,他在在備料組的工序卡片中,就嚴格規定了,在折疊鍛打時,鐵料在火中煅燒的時間,鐵料拿出爐火,進行折疊鍛打時,鍛打時間,以及這個時間內,鍛打次數。

  為了控制時間,陳憲最初安排每組必須有專人根據呼吸計時,但他很快發現,這樣做不但浪費人力,而且十分不精確。

  經過一番試驗,陳憲制作了一批簡單的沙漏,沙漏用木頭做成,安裝在一個木盒子上,從沙漏里漏出的沙子就落在木盒子里,在進行不同工序及時的時候,工人用不同大小的專用木勺,舀一勺經過篩選,清洗,抄干的沙子裝入沙漏,用來控制時間。

  在制作沙漏時,經過反復調試,保證每個沙漏的漏沙速度保持一致,這樣一來,不同大小勺子,就能代表不同的時間。

  沙漏計時,遠比人工計時準確可控。

  這種詳細的,可重復的操作規程,讓學徒們不必花費大量時間去摸索,去總結屬于自己的經驗,他要做的就是嚴格的按照操作規程去執行,就能得到比較好得結果。

  正是這些嚴格的操作規程,讓沒有什么經驗的學徒能很快就能生產出合格的武士刀。

  除了以上這兩個主要的原因,工具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為一個現代人,陳憲自然而然的會想到對工具進行改良,而不是像這個時代的工匠,守著老祖宗的東西,唯恐學的不到位,等閑人根本想不到改良工具這個方向去。

  除了最開始鐵砧的改進之外,陳憲對鏨子,銼刀等工具進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改進。

  他用百煉鋼和悶燒固體滲碳法打造了更加堅硬鋒利的鏨子,又用改進的鏨子改進了銼刀的生產工藝。

  銼刀的生產其實很簡單。

  銼刀一般用高碳鋼生產,成型后退火,退火后用專用的鏨子進行剁齒,最后進行滲碳淬火。

  當然說起來簡單,真要生產,細分出幾十道工序都不成問題。

  陳憲用生鐵百煉鋼作為生產銼刀的原材料,退火后,用改進的鏨子剁齒,剁齒后,將銼刀和碳粉和石灰石粉9:1的混合粉末一起密封在瓦罐中進行長時間的悶燒,進行表面滲碳,最后進行雙液淬火,制作出的銼刀質量極好,甚至已經接近了現代工業產品,大大提高了整形組的工作效率。

  除了這些技術上的優勢,在管理上,陳憲也有著跨時代的優勢。

  在管理中,陳憲習慣性的按照自己在企業中學到的經驗,制定了比較嚴格的制度。

  在生產管理上,陳憲在對學徒們進行了最基礎的識字教育后,就采取了簡單的跟單制度,讓每一把成品刀,都能很容易的追溯出他的材料由哪一個人備,哪一個人鍛打成型,哪一個人進行的粗磨,哪一個人進行的精磨。

  每一把刀,在陳憲親自進行最后的試刀后,他都會對產品進行一個質量評分,根據評分,他會對這把刀的生產者進行獎金獎勵。

  當然,如果是廢品,那么所有人都沒有獎金,白干。

  這種制度不但大大的刺激的學徒的勞動積極性,還刺激了學徒的學習積極性。

  在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某一個人備的鐵料,鍛造組搶著要,某一個人備的料,鍛造組人都推脫不愿意用,這種情況大大的刺激了學徒們學習摸索的欲望。

  陳憲在管理這個鐵匠鋪時,下意識的按照他在企業中學到的一些基本經驗來操作,在他看來,這些管理方式,都是最基本的東西,沒有任何值得驕傲和炫耀的,但他不知道,這種最基本的管理,放在這個時代已經是超時代的東西了。

  正是這些超時代的東西,讓陳憲的鐵匠鋪在不知不覺間,就做出了讓這個時代的人困惑的成績。

無線電子書    求活在金朝末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