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52章 拿著尚方寶劍要資源

無線電子書    超級農業強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正如齊政所說,綠和組織的抗議團隊“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沒有回去就成了笑料。

  嘉谷公關部第一時間就將拍到的“抗議治沙,卻被沙塵暴毒打”的視頻和圖片放到網上,成功地娛樂了吃瓜群眾。

  他們的抗議,不但沒有引起旁觀者對嘉谷治理開發沙漠的反感,反而增加了治理開發沙漠的合理性——充滿生機的綠洲,與鋪天蓋地的沙塵暴,誰更得人心,還用說嗎?

  總之,綠和組織的抗議團隊是灰溜溜地離開的。

  他們前腳剛走,嘉谷沙漠開發基地就迎來了真正的客人。

  國家發改委胡主任,以及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的總干事以及生態學家、氣候學家等人聯袂而至。

  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的人員,是齊政通過相關部門發出邀請的。來之前,發改委胡主任還特意問齊政,這么大張旗鼓地讓他們前來考察,真的沒問題嗎?

  齊政懂他的意思。阿拉鄯沙漠地區的開發計劃,因為綠和組織的推波助瀾,已經引起了巨大爭議。讓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前來考察,可能會帶來國際聲望,但也有可能會帶來國際丑聞。

  如果不能保證是前者,那還不如繼續茍著“發育”。

  但齊政毫不客氣地回道:“沒問題。”

  事實上,他巴不得聯合國的專家們來“找茬”。畢竟,很多成就,落在外行人眼里只是看個熱鬧;但落在內行人眼里,才知道有多牛叉。

  事實上也是如此。

  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團隊第一次直面嘉谷開發出來的綠洲時,滿滿的是不能置信的眼神。

  有迎風而轉動的白色風機,將會引起沙塵暴的風力轉化為綠色能源…

  有碧波蕩漾的湖水,輕歌曼舞的蘆葦…

  有成群棲息的野鴨,展翅翱翔的天鵝…

  中式樓房拔地而起,誰還記得這里曾經荒無人煙?飛鳥牛羊屢見不鮮,誰還記得這里曾經寸草不生?

  這水光林色,哪里像沙漠?反倒像世外桃源、塞上江南。

  當然,他們不是沒見過這樣的綠洲,相反,他們見過更美更震撼的綠洲景觀。但是,他們沒有忘記一個關鍵——這是在不到四年的時間里改造而成的!

  這是何等的奇跡!

  觀察到他們臉上的表情,齊政嘴角溢出一絲笑容。

  他一直不太擔心當前惡劣輿論的原因,就在于“眼見為實”這句老話。

  嘉谷開發的綠洲,畢竟不同于“轉基因”,在大多數人心中只是一個概念。綠洲實實在在地杵在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愈加熠熠生輝。

  “我看到他們雖說是種樹了,但不是喬木,主要就是梭梭、駱駝刺等灌木和小灌木,還有種草,這個選擇說明決策者很清醒,都是選用適應沙漠環境的植物…”

  “改變環境可不是靠綠洲巨大的植被面積,前提是有水…”

  “有道理,水的循環問題最重要的…”

  各種口音的英語響起來,而負責與他們交流的,是一直駐扎在基地內同步跟蹤研究的中科院袁院士。

  袁院士對于他們直指治沙的核心早有準備。

  都是行家,自然不會被表面上的現象糊弄了。

  治沙的核心在于沙漠地下水。所謂沙者,水之少也。你看,中國古人的造字智慧里,就隱含著“水”與“沙”的辯證法。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抽取地下水造植被,通過強化植被固化光能,減少蒸發量,能達到一個水資源補充(降雨徑流等)和蒸發相對平衡的狀態。

  但,要是能達到這樣的水平衡狀態,沙漠也不至于成為沙漠了。

  袁院士卻是神采奕奕地道:“根據我們持續的水文跟蹤研究,在嘉谷啟動對這片沙漠的治理開發后,本地年降水量逐年增加,現在已經穩定在300毫米,如果將夜間的大霧折算,相當于年降水量達到800毫米,足足翻了八倍有余…”

  “不可能。”有專家下意識地反駁道:“你們開發的綠洲才多大啊,也就三四百萬畝吧,這么狹窄的一片空間,靠自身治沙改造,能改變氣候?難道你們在沙漠上空蓋了一個能鎖住水汽的大棚?”

  “是有降水天氣系統經過吧。沙漠地區下雨其實是一種正常的天氣現象,只不過大多時候水汽會暢通無阻地飄移過去,但偶爾也會被其他氣流截阻而放慢飄移速度或停滯不前,從而以降雨形式傾瀉到沙漠上。”有氣象學家分析道。

  袁院士打開隨身攜帶的氣象圖,笑瞇瞇道:“還真不是,事實上,降水增加基本是本地水汽蒸騰的影響。”

  “怎么可能?”

  “難以置信!”

  其他專家的眼睛都瞪圓了,袁院士則不緊不慢地道:“我們覺得,是與這片沙漠地區獨特的地形和大氣環流形勢有直接關系,應該也與全球變暖有一定關系…”

  跟在后面的齊政聞言,差點笑出聲來。

  神特么的獨特地形和大氣環流,不過是被一個“五斗云雨陣”鎖住水分而已。科學家真的是一種神奇的生物,不管什么情況,他們都能找到貌似合理的“科學”解釋。

  身邊的發改委胡主任雖然也覺得神奇,但看到許多人的表情越來越夸張,忍不住低聲向齊政問道:“嘉谷綠洲這一表現,很出乎意料?”

  齊政忍笑點頭:“已經不能用出乎意料來形容了。按照袁院士他們的研究,隨著我們對沙漠的開發范圍擴大,折合的降雨量不說與蒸發量持平,但也極大地縮小了差距,這意味著我們真的能和老天扳扳手腕了。而沙子里含水量的增加,以及淺層地下水水位的上升,都體現了這一點。”

  發改委胡主任如夢初醒,這也就意味著,所有攻擊沙漠開發的“罪狀”,都很難成立了?

  他可是知道,把沙漠變成綠洲,實際上這種想法很多國家都有,可是考慮到實際的困難性,這些國家也只有想想,最終沒能夠完成這個心愿。

  但齊政現在的意思,是我們不僅能想,還能把這個想法百分百化為現實,難怪那些國際專家眼睛都綠了——他們大半是出生于中東地區,別的沒有,沙漠絕對不缺。

  發改委胡主任心里有數了。

  縱觀中國北方這條漫長的沙漠帶,從西往東數,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從西面、北面、東北三個方向逼近首都。

  荒漠化,如同一柄鋒利的達摩克利斯劍,高懸在每一個中國人的頭上,高懸在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生命線上。

  而阿拉鄯沙漠區,正是位于這條沙漠帶的中間位置。如果將其變為了綠洲,相當于將這把“達摩克利斯劍”給折斷了,阻止了東西輸沙帶的“握手”,何等壯哉!

  想起嘉谷當前面臨的輿論形勢,以及齊政邀請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過來考察的用意,胡主任緩緩開口:“那么,嘉谷現在需要什么樣的支持?”

  齊政精神一振,道:“資金,人員,最好還有國家的背書。”

  “沒問題。”想著來之前頂級大佬對他的囑咐,結合袁院士他們的結論,胡主任當即拍板了。

  齊政真誠地笑了,這種拿著尚方寶劍要資源的感覺,爽爆了。

無線電子書    超級農業強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