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

無線電子書    超級農業強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五月初的壽光市,陽光耀眼。

  壽光市,蔬菜播種面積高達80多萬畝,年產蔬菜40億公斤,被譽為“中國最大菜園”。

  如果從高空俯瞰,只見密密麻麻分布著成排成列的蔬菜大棚,蔚為壯觀。

  “這里種蔬菜,一個鎮就種一個品種。”嘉谷農資的杜為民,帶著齊政參觀菜地的表情活像一個農場主。

  當然,某種程度上,兩人正在參觀的蔬菜大棚也算是嘉谷農資的“地盤”——這是嘉谷推廣國產蔬菜種子的主要基地,也是嘉谷農產品供應鏈的蔬菜采購主要基地之一。

  “我們推廣的國產蔬菜種子,菜農現在的接受度如何?”齊政問道。

  “現在的接受度已經相當高了。”

  “剛開始推廣的時候啊,很不順利。”杜為民指著地里一垅垅的茄子說道:“以前,這個蔬菜大棚種植的,都是荷蘭瑞克斯旺公司的‘布利塔’茄子;因為以前可選的國內品種,冬天不愛坐果,產量低,產量每畝地比進口品種低1000斤左右…”

  國內的蔬菜花卉種子市場開放最早,造就了壽光、瓊省等世界級蔬菜生產基地的建設和繁榮,也造成了國民菜籃子的極大豐富和品質的提升。

  優質種子給農民帶來實惠本是好事,然而,隨著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外資對我國種業的沖擊也開始不斷顯現。

  “僅壽光就有瑞士、以色列等國的種子公司達三十多家。據最新統計,壽光市80的蔬菜品種姓‘洋’,只有20的菜農選擇種植國產種子。”兵馬未動,情報先行是嘉谷的傳統,杜為民對于自己要面對的競爭對手早就了然于心。

  嘉谷農資進入壽光之時,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局面:種子企業喜歡給國外種子做代理銷售,而國產種子并不受菜農的歡迎;同時市場上對蔬菜的收購也多以外國品種為主,誘導一部分農民不得不改用外國品種…

  ——在控制我國蔬菜種子50以上的市場份額后,外資大幅提高種子價格,甚至出現了“1克種子1克金”的天價種子。以甜椒為例,國外種子公司生產1粒種子的成本只有1分錢左右,但在國內市場要賣1元錢,比黃金還要貴。

  但即便如此,看重產量的菜農仍然不待見國產種子。

  畢竟,國產蔬菜的種子很便宜,一畝地的種子成本可能也就幾百塊錢,但產值也只有平均六千元;而購買進口種子,每一畝地的成本四千元,是貴了許多,但是產值可以達到兩萬余元,農民又不傻,合不來他才不買呢?

  “所以我們對于本土優質種子的篩選,產量是第一個考慮的因素。即使如此,精挑細選的國產蔬菜品種,大多遜色于同品類的進口種子。”杜為民也略顯無奈道。

  齊政微微點頭,他對于這種狀況是心里有數的。

  一個蔬菜品種的培育需要從各地選取材料,通過不斷雜交對其后代進行遴選,除了靠大量的準備工作和研究外,還需要在不同地區進行多年試種,此后才能大規模推廣。無數次試種、篩選等實驗,無不需要巨額資金支持。

  與嘉谷合作的科研院所,很多是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乍一看,每年的經費不算少,但除去人工支出后,再具體到某一個品種上,就很難看了。

  這樣摳摳搜搜的投入,與國外種子企業大手筆的自費研發相比…你總不能奢求“小米加步槍”能每次都打敗“飛機加大炮”吧?

  當然,不是說國產品種就沒有好東西。我國有些蔬菜種子在質量上是超過國外的,如毛粉番茄和長黃瓜,甚至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國外種子也是在我國一些傳統種子的基礎上進行的雜交改良。但,總體來說是落后的。

  “不過,加入我們的整合后,國產種子的短板大大得到了補強,綜合算下來,種植我們推廣的國產品種,收益也不低于種植國外品種,越來越多的菜農們才從心底接受了我們推廣的國產品種。”杜為民輕笑道。

  對農民來講,他們很少考慮種子是哪個國家的,考慮的只是增產、增收。只有讓農民獲益,新品種就有生存的空間。

  而嘉谷推廣新品種,從來就不是傻乎乎地吆喝“賣我們的種子啦”,而是手腳并上,一整條“研發育種推廣生產銷售服務”的產業鏈砸過來,簡直讓對手絕望。

  譬如在壽光的國產蔬菜品種推廣上,嘉谷農資從科研機構篩選出了優良品種,菜農們只需要專注于種植,生產的蔬菜被嘉谷農產品供應鏈包銷,不愁賣,而且賣得更好,菜農也就會繼續選擇國產種子。

  一般的種子公司不會考慮如此復雜的事,也沒有能力構建如此完善的產業鏈。所以即使在某個性狀上比嘉谷推廣的種子好,但優勢比較單一,整體競爭力仍遜于嘉谷。

  當然,若是比風險的話,這個打法也比一般的種子公司要高個好幾倍。

  很簡單,如果不能保證一個品種的暢銷,嘉谷損失的,是整條產業鏈的損失;再選錯幾個品種,分分鐘會耽擱嘉谷農產品供應鏈一年的努力。

  唯有像齊政這樣的開掛人士,才敢大踏步地朝前走。

  談話間,兩人來到了嘉谷在壽光的種苗基地。

  過去是每家每戶買種子,現在全部都是買苗子了。種子公司也都在壽光建立了種苗基地,這樣做既方便菜農,又轉移了他們自身育苗的風險。

  對于齊政而言,更是方便了自己構建嘉谷的獨特優勢。

  “青竹百靈陣觸發,主木系,范圍:方圓二十公里。效果:潤澤,生長。生物處于陣中,恍如初生,蓄養紫華,勃然而長。”

  毫無所覺的杜為民簡直迷之自信:“我們在育苗技術上還是相當有一手的,幾乎百分百的發芽率,苗也培育得更好,不少科研單位都佩服說,經過我們的育苗,品種的表現幾乎都達到了最理想的狀態…”

  齊政淡定微笑。

  那肯定了,別看也許只是幾個百分點的提升,但綜合起來,不說質的改變,但更上一檔次是肉眼可見的。

  最關鍵是,長年累月下來,品種只會表現越來越出色。

  齊政看著種苗基地里源源不斷地培育出來的蔬菜苗,被送到越來越多的蔬菜種植大棚,暗想道——這就是嘉谷給文老,給各方交出來的第一份答卷了!

  所謂“得道者多助”!

  何為“道”?在齊政看來,就是價值。

  要想得到更多科研機構、國家高層的支持,落實農業科研聯合攻關計劃,嘉谷就要展示自身能配得上主導該計劃的資格。

  而以國產蔬菜良種推廣作為第一份答卷,是因為,蔬菜的生長周期最短——短則兩三周,長則一兩月,蔬菜就能收獲一輪了。效果好不好,品種行不行,一目了然。

  齊政有信心,一年時間,足以讓壽光的蔬菜種子格局發生巨大變化了。

  而壽光,是國內最大的“菜籃子”,去年起發布的“壽光蔬菜指數”,不僅影響著全國各地菜價走向,甚至能左右南韓泡菜的產量。

  壽光有變,其他地方的變化還會晚嗎?

無線電子書    超級農業強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