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

無線電子書    超級農業強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等齊政帶隊考察至壩上高原時,已是嚴寒的冬季。

  親自在首都100多公里外的山溝里鉆進鉆出,在外人看來,這自然是他齊大老板對這一項目的重視。

  但齊政心里想的是,這個地方該怎么開掛呢?應該以什么姿勢開掛呢?

  齊政敢承接環冀省貧困帶的開發,靈陣才是最大的底氣——沒有一個靈陣改善不了的環境,如果有,那就上兩個!

  看看眼前的環境,單單靠人力開發,嗯,開什么玩笑…

  周圍是燕山余脈,多數是幾乎不長任何植被的“干脊梁”,裸露出泥石的本來顏色。

  沿著坑坑洼洼的沙石路,行進了快半小時,一條近十公里長的山溝旁散落著村民的房屋,有的是石頭砌成,也有的是土坯房,好多房屋一眼就能看出是幾十年前的舊屋。

  在壩上高原,如眼前這樣的破舊村莊比比皆是。

  山是石山,土質差,雖然面積不小,但都是山坡地,只能種玉米或土豆,每年不是風刮了,就是水沖了,產量很低,有時連一家人的口糧都不夠。

  “人均山地耕地有十多畝,但政府按要求每戶要退耕還林地三畝,實際只有十畝左右。”村民介紹道。

  “尤其是今年,遭遇了50年一遇的旱災,種多少意義都不大,反正是沒收獲。”

  自然災害就是這片區域脫貧最大的攔路虎之一了,可謂是小災小返貧,大災大返貧。

  這也導致了不僅僅是農業用水,村民們連吃水都相當困難。

  站在一個一米見方的小水窖前,一位六十歲的村民告訴齊政等人,他挑水吃差不多挑了五十年。從家到最近的水窖,來回一公里山路,每天要挑三趟…

  考察隊里的嘉谷員工臉色都十分難看,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真的能有致富的希望?

  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如同很多貧困地區的標準配置,大量的青壯年外出打工,一個村莊可能只剩下十幾個老年人。

  相比于惡劣的環境,這一點讓當地政府更加擔憂,如果不能將年輕人留在家鄉致富,無論怎樣的扶貧都很難持續。

  “石化、高寒、干旱、少田…環境的惡劣已經超乎了我的想象。而且,交通基礎設施極差,需要極大的投入…”連隨同考察的丁顯態度都有些動搖了。

  資料上干巴巴的文字,哪里有親眼目睹來得殘酷?越是考察,丁顯越是覺得嘉谷怕是要掉進了一個大坑。

  齊政微微搖頭:“修路等基礎建設上的高投入由國家承擔,我們只需要考慮是否適合發展項目,或者適合發展什么項目。”

  山區基礎設施的投入成本,是平原的20倍。如果是要嘉谷承擔,基本也不用發展什么項目了。

  “即使如此,老板,你發現沒有,這邊的群眾思想保守,普遍缺乏開放意識、競爭意識,對新事物、新技術的接受能力較差…要解決的癥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丁顯愁眉緊鎖。

  自從開始了考察之旅后,老丁的眉頭就沒有放松過,可以想象情況有多艱難了。

  “所以,政府引進嘉谷,也是希望我們給這片地區帶來開闊的視野和現代的理念。”齊政倒是早有預料。

  總體而言,在壩上的張嘉口地區,因為脆弱的生態環境,大部分地區戴著貧困的帽子。

  很難想象,同樣是這片土地,在四五千年前,卻是水草豐美,適宜放牧和淺耕的好地方。這里甚至是華夏始祖黃帝的建都之地。

  一圈考察下來,齊政也確定了,想要恢復此地昔日的榮光,最關鍵的因素其實還是——水!

  “你是說,讓我們的尋水專業隊到冀省找水?”王昱業大為意外。

  齊政初步考察后回到公司,提出了這個建議。

  “對,沒有水資源,可謂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然要在源頭上解決問題了。”齊政理所當然地說道。

  王昱業覺得齊政有點異想天開:“且不說在環首都山區能不能找到地下水源,就算找到,你覺得地下水超采的冀省和首都會允許我們大力開采?”

  要知道,冀省是國內水資源最稀缺的省份之一。每年,全省提供的水資源量為167億立方米,而需求量卻達到220億立方米左右,不足部分只有依靠超采地下水補足。

  但地下水超采會形成地下水漏斗,帶來一系列危害,最常見的就是造成地面沉降——冀省的這一危害尤為嚴重。

  環冀省貧困帶能找到的大概率是深層地下水——淺層地下水還可以接受降水補給,但深層地下水被稱為“化石水”,一旦用完了就是“永別”。

  這片區域本來就是首都水源涵養帶,怎么會允許大量抽取地下水呢?

  齊政神秘地笑了:“如果是一般地下水,政府當然是不允許的。但如果是深循環地下水層呢?”

  王昱業聞言,恍然大悟。

  就像是嘉谷在騰格里沙漠里找到的地下水層那樣,雖然是深層地下水,但是因為形成了深層水循環,會源源不斷地補充,理論上不用擔心枯竭,更不用擔心地下水超采了。

  陳教授“憑借”著“深循環理論”找到沙漠地下循環水層后,聲名大噪;嘉谷依然聘請他作為顧問,并組建了一直專業的尋水隊,配備了先進的找水儀器,繼續研究深循環地下水。

  不消說,這是某人為了日后的“掩人耳目”而準備的——就像眼前這樣的情況。

  “國家比我們還希望在冀省找到深循環地下水層呢!那樣的話,說不定還能大為緩解冀省的水資源壓力。我一提出建議,相關部門比我還積極,還說要人給人,要設備給設備…”齊政笑著道。

  王昱業也笑了。

  “不過,你怎么確定這片區域有深循環地下水層呢?”

  齊政一攤手:“我不確定啊,所以我拒絕了政府的幫助,先隨便找找唄。”

  王昱業心里拔涼拔涼的,呸,浪費我的表情,感情是瞎貓想碰上死老鼠。

  只能說,王昱業對某人還是不夠了解。

  齊·大忽悠·政怎么可能老老實實呢?

  所謂“招不怕老,好用就行”。

  不就是深循環地下水層嗎?冀省離海老近了,水還不多的是。

  且待我開大招!

  在渤海某處的游艇上,齊政穿戴好潛水設備,潛入海底。

  “六金六筑陣觸發,主金土兩系,范圍:方圓一千公里。效果:凝脈,聚礦。能使地脈凝結,生金煉銀。”

  “碧波清華陣觸發,主木水系,范圍:方圓一千公里。效果:清水,引流。能使泉水清凈,引流違行。”

  與從貝加爾湖調水類似,海底下,一條地下“河道”被壓縮出來。

  但比貝加爾湖稍微麻煩一點的就是,這畢竟是海水,不能直接打通“河道”口。

  海水要經過“碧波清華陣”的凈化,轉變為淡水,向下滲透入地下“河道”——效率上遠不及貝加爾湖。

  好在,這個“河道”齊政不打算開得太大,引流輸送量也遠不及貝加爾湖“河道”——能補充冀省的水資源就行了。

  經過淡化的“海水”,沿著環繞冀省北部的“河道”,被引流至冀省的制高點——壩上高原!

無線電子書    超級農業強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