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你在南方的三亞露著腰,她在北方的漠河裹著貂…”

  在齊大老板又是結婚度蜜月,又是泡在海里開發海島的時候,魏明帶領著沙漠開發團隊在苦熬“沙漠之春”。

  四月初,騰格里沙漠剛剛回春,但天氣還是很冷,尤其是夜里,相當的冷。

  但又不僅僅是冷,是冷熱交替的。

  昨天還晴空萬里,今天就凍得要命——騰格里沙漠已進入“發瘋”季節,簡直是眾里尋他千百度,它想幾度就幾度。

  魏明跟同事調侃道:“凍死在冬天是死得其所!凍死在秋天心有不甘,凍死在春天就純屬意外了,至于凍死在夏天,那是死不瞑目啊…”

  但在這種一冷一熱中,好消息也不斷傳來。

  在阿拉鄯政府、嘉谷集團和“兩漠水庫”建設委員會的共同努力下,歷經大半年的時間,一條通往水庫點的穿沙公路建成。這條路打通了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基林沙漠的血脈,源源不斷地輸送著養分,沙漠如枯木逢春不斷煥發神采。

  “兩漠水庫”因位于兩個沙漠的交界處而得名,目前進入了設計論證階段,設計庫容達到了800億立方米,妥妥進入世界水庫庫容排名前十的行列——鼎鼎有名的三峽水庫,論庫容不過是近400億立方米,放到世界上,排名都在20名之外了。

  也就是說,“兩漠水庫”建成后,將是國內庫容量最大的人工水庫。當然,三峽水庫還兼具通航、防洪、發電等諸多功能,“兩漠水庫”則主要是儲水和調水。

  這么大的工程,又是在沙漠施工建設,“兩漠水庫”建設委員會組織了多批次的專家組進行各種評審和論證。

  這不?眼看著嘉谷集團投資建設的風電場開始并網發電,又一批次的專家組蒞臨此地。

  穿沙公路的終點,恰恰就是嘉谷的風電場。

  看得見的物資在公路上奔跑,看不見的綠色能源在電網上奔流。

  兩漠水庫工程論證領導小組組長薛濤總工程師坐在駛向風電場的汽車里,公路盡頭碧空如洗,似伸手可觸,沿路是無邊的網格,沙柳和沙蒿形成了一道綠色的生態屏障。不多久,一臺臺大風機開始映入眼簾。

  魏明帶領嘉谷團隊在風電場迎接薛總工程師一行。

  雙方會面并互相認識后,薛總工程師爽朗地對魏明等人說道:“聽說你們嘉谷風電場的風機已經安裝完畢,開始并網發電了,我們過來打擾一下…”

  魏明含笑道:“薛總工程師客氣了,歡迎你們前來指導工作。”

  寒暄中,一行人在魏明的帶領下,抬腳向風電場走去。

  山麓青翠綿延,白色風機迎風而立,成群的駱駝閑庭信步,與藍天交相輝映,人類科技與大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天很藍,風很涼爽。

  風,千百年來不過是文人騷客筆下的吟詠之物。其中蘊藏的巨大財富也就這樣白白流逝。后來人們用風車取水灌溉,用風揚帆前行,但真正將風的價值充分挖掘利用的還要數風力發電。

  只看眼前呈現的這幅優美畫卷,薛濤就暗暗點頭:“嘉谷的環境修復做得不錯!”

  魏明也沒有謙虛:“為了防止風沙和水土流失,我們在風電場這片石頭與沙漠交織之地,利用植物噴播技術讓山麓石頭表面長草,并且為了快速覆蓋裸地表層,我們還通過移植腐植土栽種草皮等方式恢復綠化…”

  正是通過一系列的綠化措施,昔日光禿禿的石頭山和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變得郁郁蔥蔥,綠意盎然。

  一臺臺風機聳立后,很好地融入到這樣的景觀中,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風電場目前的發電規模有多大?”薛濤停下腳步,一片大風機出現在他們面前,抬頭,三只大葉片呼呼地轉著,辛勤地捕捉著從此經過的風,將大自然賜予的清潔能源輸入電網。

  魏明介紹道:“目前完成的一期工程,裝機容量3.72萬千瓦,由28臺風力發電機組和附屬設備組成,預計年發電量達到1.5億度。”

  可謂是有錢能使鬼推磨,面對著海拔高、氣溫以及風沙撲面的惡劣自然條件,在建設方和整機方的緊密配合下,這座風電場的一期工程實際建設周期只用了不到6個月的時間。

  并網發電后,嘉谷沙漠開發團隊都十分興奮,終于用上了清潔安靜的綠色能源,不用聽著“轟轟”的柴油發電機了。

  薛濤聞言,則是眼神一凝:“發電量有這么高?”

  年發電量達到1.5億度,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約5萬噸,減少煙塵約0.0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5萬噸!

  別看他是總工程師,來之前他就對風力發電做了很詳細的了解。如果他沒有理解錯的話,這個數據,意味著嘉谷風電場的風力資源稟賦之高、利用程度之充分,絕對出乎了水庫工程論證小組的意料。

  魏明帶著他們來到風電場中控室,給他們看了一組有趣的數據:“按照風電場建設方的測量數據以及風電場投入運營以來的表現,我們預計風電場的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時數會超過7000小時,機組的可利用率均在99以上…”

  薛濤微微瞪大了眼睛,好想來一句,你是開玩笑嗎?

  這么說吧,據能源局權威統計,我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才1742小時。聽說過三北地區的風電場年平均利用小時數有達到4般的存在了。

  但現在,7000小時?絕無僅有?不可思議?

  這個數據太搶眼了!

  在場專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看過相關的運營數據后,又不得不承認,貌似,大概,這真的能達到這個數據?

  太驚人了!可以肯定的是,以后開發的風電場的利用小時數,不要說超越嘉谷這個風電場了,哪怕是接近都難度極大。

  這也徹底激起了薛濤濃厚的興趣:“嘉谷是怎么做到的?”

  曾協助建立風電場的魏明微微一笑:“優質的風資源稟賦、科學的測風選址、優秀的設備選型、精細的智能化運維…才成就了這個風電場的王者風范!”

  如果齊政在這,會在心里默默加一句,還要加上我齊某人的“控風”操作!

  但薛濤哈哈大笑:“說得好!我看,這就是名副其實的風機之王了!”

  他走出中控室極目遠眺,只見一個個大風車占領著一處處高地,于大漠間訴說著綠色夢想的故事。近觀風電塔筒約70米高,葉片約40米長,呼呼地轉動著,源源不斷地將綠色電力輸送至電網。

  而嘉谷還將繼續擴建風電場,這必將為“兩漠水庫”的修建貢獻著巨大的力量。能大大解決能源問題,作為總工程師,再也沒有比這更讓他開心的了。

無線電子書    超級農業強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