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鐘華志雖小有波折,但憑借著先手布置和大勢壓迫順利收購了普洛斯亞洲資產不同,嘉谷國際在澳大利亞開辟的“第二戰場”,形勢無疑更加復雜。
澳大利亞西斯爾(r)公司是一個經營多元化業務的跨國集團,集團業務涉及建筑材料,制糖,鋁業,物業,新能源等領域。
在次貸危機中,房價全面下跌,大宗商品價格同樣暴跌,r集團的經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雖然沒有正式宣布,但r集團有意出售其糖和再生能源資產,從而專注于建筑材料和煉鋁業務的風聲已經傳了出來,嘉谷的“情報機構”信息部在澳大利亞的辦事點迅速捕捉到這條信息,傳回總部。
嘉谷戰略部一直對r集團旗下的r糖業公司保持著相當的關注度,因為這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粗糖生產商和世界第二大粗糖出口商,現有家甘蔗壓榨廠,年產粗糖萬噸,另外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有家精煉廠,每年可生產精煉白糖萬噸。
想要在“米、面、油、肉、奶”等多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食品行業,建立從源頭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體系,糖業是避不開的一個存在。
但嘉谷第一次不是從國內進軍一個行業。
近年來,我國食糖產量開始出現增長態勢,供應貌似能夠彌補國內需求缺口,食糖進口量也隨之下降。
但從長遠來看,糖料應用廣泛,國內需求缺口可能會進一步增大,而國內食糖產量增長空間已經不大,這就只能通過進口來彌補。
最好的辦法,是在海外上游建立基地。
一直以來,有心在糖業展開布局的嘉谷國際都在考察海外糖業上游資源,進而延伸食品產業鏈。
現在,機會來了。
嘉谷國際首先以出價不超過億澳元向r集團試探性地表達了收購對方旗下糖業資產的意向,但隨后不久,r集團以推進糖業事業的分拆計劃為由,拒絕了嘉谷國際的收購要約。
但嘉谷國際并沒有放棄,相反,既然r集團透露了分拆糖業事業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計劃,證明其出售意向不是空穴來風。
于是嘉谷國際繼續發出收購要約,報價為億澳元——這次r集團沒有一口拒絕。
我擦,感情是嫌報價低了。
r糖業公司值這個價嗎?值的!
“與我國相比,澳洲的甘蔗種植水平和制糖技術水平都很高,可以把先進的技術復制回國內,支持我們在國內蔗糖領域的發展。甘蔗又是乙醇的主要原料,r糖業公司在國際糖價上升時,加大糖的產量;而糖價下跌時轉化為生產乙醇,不僅擴大了產業鏈,同時也為可再生能源進行了儲備,形成一條完整的甘蔗產業鏈,這符合我們對農產品進行綜合利用的策略。”王昱業將收購目標鎖定糖業,看中的不僅是澳大利亞的原料糖業務,也希望獲得可再生能源業務。
齊政翻著資料,點頭贊同。
其實他更看重的是另一點:r糖業公司還擁有公里的甘蔗運輸專用鐵路,這些鐵路可以將甘蔗從農場大門直接運到壓榨廠或者港口,在物流上具有極大的優勢,生產的白糖在全世界范圍內可以做到成本最低,與巴西生產的白糖相比具有競爭優勢。
r糖業公司是澳大利亞糖業第一巨頭,也是澳大利亞糖業“走出去”最大的一個出海口。
誰能掌握r糖業公司,誰就能牢牢握住這個出海口,就像握住了一條大蛇的七寸——這對于首次真正跨出國門的嘉谷國際來說更有戰略意義。
但問題來了,這是嘉谷體系首次在海外運作收購一家擁有完整產業鏈,并在行業內占據絕對優勢的龍頭農企,根本沒有太多的經驗,誰能擔當這個重任呢?
“我親自帶隊過去吧,怎么說,這也是一次‘跨行業’的戰略收購嘗試。”王昱業主動請纓道。
嘉谷管理層都松了一口氣。整個集團,并購管理手段最高的,也就王昱業了。
這是一宗影響澳大利亞整個糖業格局甚至世界糖業格局的并購案,而且一向以來,國內企業在澳大利亞的收購失手頗多,再怎么重視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也不為過。
于是齊政坐鎮總部,總經理王昱業帶隊前往澳大利亞進行r糖業公司的收購。
王昱業剛到澳大利亞,就得到戰略部的最新調查結果。
豐益國際同樣對r糖業感興趣,雖然還沒有發出收購要約,但其已與r集團接觸了很長時間。而且,這大概是豐益國際發展其糖業業務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還包括在印尼成立一家糖料種植園。
王昱業立刻給予這個潛在的對手足夠的重視。
在王昱業看來,收購戰便是另一種形式的信息戰,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比誰鈔票更多。最害怕的就是出現信息不對稱。
因此嘉谷國際在收購過程中一向喜歡保持低調。
收購行為太高調,容易過多過早地披露并購意向以及并購價格,一是會給潛在的收購者提供收購目標,節約搜索成本;二是給了競爭對手定價的主動權。
同樣的,千萬不能對競爭對手掉以輕心。
尤其是豐益國際這樣的老對手。
豐益國際作為世界級糧油企業,其業務板塊眾多,在華業務以“益海嘉里”為代表,“金龍魚”品牌即出自其門下,也是嘉谷集團在糧油市場主要的競爭者。
而隨著嘉谷進軍全球的腳步,豐益國際與嘉谷的對立必然越來越多,圍繞澳大利亞糖企的并購故事,可能只是硝煙的一角。
巧的是,豐益國際負責澳大利亞糖企并購的李立承同樣是這么想。
嘉谷是看到了國內糖業市場的需求缺口所在,有針對性地延展產業鏈,直至遠在海外的宏大布局,最終目的是服務國內市場。
這一點,對手同樣看到了。
豐益國際因旗下糖業業務在新加坡當地幾近壟斷,也有“新加坡糖王”之稱。但馬來西亞、新加坡市場太小,當一個彈丸之地的“糖王”有何意義?自然又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中國市場。
作為直接競爭者,當然不會坐視嘉谷在產業鏈的前端崛起。
李立承抵達澳大利亞,即向r糖業公司發出了收購要約,報價為.億澳元,且獲得了r集團董事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