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搜索 從肅省西北出發,齊政選擇沿著河西走廊南下。
河西走廊,位于黃河之西,夾在祁連山脈和阿拉善高原之間,西連大沙漠,東西長約一千公里,南北寬從十到百公里不等,因形似走廊而得名。
河西走廊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稱之為東亞陸上馬六甲海峽一點不為過。
河西走廊經由的路段,可謂珠玉璀璨:麥積山石窟、黃河風線、漢雷臺墓、丹山軍馬場、原子城、天下雄關、敦煌莫高窟及月牙鳴沙…
過去提起河西走廊、西域或者塞北,我們想到的多是例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的荒涼殘酷。
但齊政一路南下,卻感受到了一個別樣的西北。
如果不看天際的雪山和外圍的荒漠,經過的那些綠洲,都以為是江南大片富饒的鄉村了。
鐵馬、秋風、塞北;
杏花、雨、江南。
這兩種對比強烈的景象,竟然和諧地在河西走廊統一起來。
以中國人的智慧,只要有水和細土,就會變為綠洲,荒漠也可成為繁華的天府。
不同于撒哈拉大沙漠和澳洲大荒漠。
整個河西走廊雖然氣候干旱,戈壁和沙漠廣泛分布,許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
但是幸虧有祁連山的存在,滋潤哺育了整個河西走廊。
祁連山東西長約1000公里,年徑流量約158億立方米,涵吐近千條大小河流,在山前形成了富饒的綠洲和大片草原。
一個個綠洲像小島一樣散落在茫茫沙漠戈壁中,成為農耕和城市發展的重要依托。
正因為有了雪山源源不斷的水與土的供給,才會在火星般的荒涼中現出鬧繁華之地。
齊政在途中,經常有一種感覺,是造物者的厚,賦予了中華民族的生存之地。
如果說,東南沿海的人,應該感謝西北塞外的人,因為他們承擔了本應由江南和兩廣人承擔的干旱和荒涼,一定會被很多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
但這確實不假。
找一張世界景觀分布圖來看,在緯度23度到35度之間,環繞地球,無論東半球還是西半球,也不論北半球還是南半球,大都是荒漠分布的地方。
但是中國是一個例外。
沙漠到了中國卻終止了腳步,不但終止了腳步,還來了一個180度的轉變,由炎干旱的荒漠變成了細雨如絲的江南。
這全有賴于青藏高原。
簡單來說,在北緯25度到35度附近崛起的青藏高原,改變大氣的環流狀態。副帶高壓干的空氣被高原阻擋后帶到了西北、塞外一帶,使那些地方形成了荒漠,而原本應該接受干西風侵擾的中國東部,反而逃脫了成為荒漠的命運。
假如沒有青藏高原的崛起,按照太陽輻的角度和量的分布,我國從南到北將是這樣幾個氣候帶:帶濕潤帶、副帶高壓干燥帶、溫帶濕潤帶。也就是說,現在的東部濕潤地帶有可能會是干旱的荒漠地帶,而現在的西北干旱區,則有可能是溫暖濕潤的地區。
所以,沒有青藏的高寒,沒有西北的干旱與荒涼,就沒有江南的濕潤和富饒。
這是大自然的因果鏈條。
因此,感受著河西走廊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觀,大漠似海,綠洲如島,齊政是帶著一種瞻仰奇跡的心態。
除了地球內部的力量外,在河西走廊,風是大地的雕刻師,冰川是山地的塑造者。
山地是河西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絕大部分綠洲的形成都與干旱區的山地有關。如果沒有這些山地存在,就沒有水和細土,就很難發育綠洲。
另一方面,山地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表現在肅省,鎳、鈷、鉑、銥、銠、硒等產量位居全國第一,金、釕、鋅、鎢等金屬礦藏的資源儲量也位居全國前五。
雖然綠水青山不多,但是河西走廊的山似乎座座都是“金山銀山”。
但是山巒在塑造地貌、孕育文化和賦予財富的同時,也在用它嚴苛的一面展現著自然的殘酷。
山對于互通有無、交流融合的人類文明來說,還是一種阻隔。交通的不便,自古以來就大大限制了河西走廊的開發。
即使在今天,河西走廊的貧窮問題依然突出。肅省的年人均GDP和居民年人均收入,兩項數據都居全國倒數第一。河西走廊的所有城市GDP加起來尚不足江南省一市的GDP。
另一方面,生態問題也不可忽視。自明清以來人口的增加、農牧的過度開墾、對祁連山的破壞、地下水的過度開采等嚴重惡化了河西走廊地區的生態環境。
齊政所看到的相對的富饒,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不過,適應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正是幾百萬年來人類發展所不斷探索的主題嗎?
讓貧困走出深山,讓發展走進每一寸國土,是肅省乃至各地都在不遺余力的努力方向。
齊政此行也是帶著這一份希望和野心而來。
作為農業開發歷史悠久的地區,河西走廊的農業潛力很大。
河西走廊區域內光、資源豐富,水資源利用效率高,土地面積大,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河西走廊以“三朵金花”,即種子繁育、高原夏菜、葡萄美酒為主的特色農業,全國聞名。
相對來說,啤酒大麥只是一個輕量級的產業。
但是對于適宜區的農民來說,它既是傳統產業,又是核心產業。
對于齊政和嘉谷而言,啤酒大麥也不是此行全部的重點。
由于降水量少、蒸發量大、空氣干燥,所產種子的純度、水分含量、發芽率、凈度4項指標達到國家標準。河西走廊又號稱“種子天然晾曬場”。
給我一粒種子,我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隨著當今科技的發展和現代農業體系的建立,種子已成為國際農業發展和競爭的焦點,因此,河西走廊便成了國內外制種企業競爭最激烈的地方。
作為有志于構建全產業鏈的嘉谷來說,“搶灘”河西走廊,建立自己的制種據點,也是此行必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