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九十章 決策會

無線電子書    我的老師是學霸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第六百九十章  踏進指揮大樓內。

  顧律在二樓見到了渤海隧道項目的總工程師鄭淳。

  三年多不見。

  鄭淳比上次見面的時候要蒼老的很多。

  五十歲還不到的他,兩鬢已經生出了白發。

  可見…

  渤海隧道這個大工程,是讓鄭淳多么的心力交瘁。

  現今的鄭淳,已經被評為華國工程院的院士。

  不過其本人倒是沒有院士和總工程師的架子。

  見顧律進來,鄭淳立刻熱情的招呼過來。

  “顧教授,我們真的是好久沒見了啊!”鄭淳那充滿疲憊的臉上擠出一抹笑容。

  “鄭總工,好久不見!”顧律用力的和鄭淳握手。

  “郭老那邊的身體還好吧。”鄭淳關切的問。

  郭院士由于身體的原因無法趕來這邊這個消息,鄭淳已經聽說了。

  “沒什么大礙,休息一晚就可以了。不過,等到郭老趕過來,恐怕最早也是明天上午了。”顧律開口解釋道,“所以郭老先讓我過來,看看是否可以盡些綿薄之力!”

  顧律抬頭望向鄭淳,“鄭總工,渤海隧道施工這邊究竟遇到什么麻煩了,這么著急!”

  “唉!”鄭淳長嘆口氣。

  鄭淳知道顧律目前還掛著渤海隧道項目技術顧問的頭銜,所以就沒有隱瞞,“事情是這樣的…”

  時間回到五小時之前。

  2021年2月12日下午五點十分,鄭淳帶領團隊完成了渤海隧道最終接頭的吊裝沉放,依據現場衛星、聲吶的測量數據,接頭的橫向偏差只有三到四厘米,這個數據堪稱完美。

  因為按照設計,最終接頭橫向偏差允許值是在7厘米之內的。

  按理說。

  到這,渤海隧道就算是可以宣布渤海隧道沉管端最后接頭成功了。

  但鄭淳并沒有掉以輕心。

  他還在等待另外一個數據。

  一個名為“貫通測量”數據。

  而這個數據只有打開最終接頭的鋼封門后才能獲得。

  但是。

  等了足足有三個多小時。

  鄭淳還未等到貫通數據報告上來。

  于是鄭淳猜測一定是出事情了。

  “肯定出問題了”。

  鄭淳拿起電話打給貫通測量的負責人,“怎么回事啊?數據出來了嗎?”

  負責人在電話里吭吭哧哧:“貫通數據,偏差10厘米…12厘米…可能是1415厘米。但沉管結構不受影響,滴水不漏。”

  顯然,這個與gps測量相差甚遠的數據讓負責人心有顧忌。

  負責人的聲音帶著一絲哭腔,“鄭總工,我們經過多次的數據復核驗算,兩個數據相差得太遠了,所以不敢上報。”

  鄭淳緊咬著牙,“貫通數據的偏差究竟是多少,給我一個準確的數據!”

  “十,十七厘米…”負責人的聲音顯得顫顫巍巍。

  “艸!”鄭淳摔下電話,大罵了一聲。

  “在現場等我,我馬上過去。”

  到了現場。

  鄭淳親自用儀器測試了一下。

  果然…

  貫通數據顯示。

  隧道接頭處橫向最大偏差足足有十七厘米。

  而按照規定。

  接頭處可允許的橫向偏差為七厘米。

  這兩者之間差了足足有一公分。

  看到這個數據后。

  鄭淳沉默了。

  已經戒煙十幾年的他,再一次夾著一根煙抽起來。

  一根煙抽完,抿掉煙蒂后,鄭淳仰頭望了一眼渤海海峽的夜色,撥通了幾個項目負責人的電話,“出事了。”

  由于時間正值除夕夜,項目組不少負責人都回家過年去了。

  短時間可以叫來的人并不多。

  技術型的負責人更是寥寥無幾。

  比如說項目組的那位總設計師。

  早在沉管隧道完成最后對接之后,就乘飛機回老家和家人團聚去了,短時間內根本沒辦法趕回來。

  因此。

  被逼無奈的鄭淳只能選擇向就住在鄰市的郭院士求助。

  但未料到。

  屋漏偏逢連夜雨。

  郭院士舊疾發作,暫時也來不了。

  只派了顧律這樣一位小小的技術顧問過來。

  鄭淳并不是看不起顧律。

  顧律的本事,鄭淳在幾年前的施工前討論會上也見識過,算是未來可期,潛力無限。

  現在。

  三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顧律這個潛力股究竟成長起來沒有,那可是一個未知數啊!

  指揮中心這邊。

  顧律聽完鄭淳的講述,了然的點點頭。

  原來鄭淳所遇到的問題,是沉管隧道接頭處存在誤差!

  沉管隧道接頭存在誤差,這是必然的。

  畢竟接頭對接是個相當精細的活計,尤其是還在水下。

  這幾乎相當于是海底穿針。

  誰都無法保證可以百分百對準。

  存在誤差是正常的。

  但這個誤差的數值達到十七厘米的話,那就有些大了。

  不過…

  話又說回來。

  十七厘米這個數值并不是沒辦法接受。

  因為雖然接頭處的橫向誤差數值較大,但按那位負責人所說,沉管結構并不受影響,不存在漏水現象。

  這就很讓人糾結了。

  目前這個情況,你說是重新對接不是,不重新對接也不是。

  正因為如此。

  鄭淳才會召集人過來商討這件事。

  “跟我去會議室吧。”鄭淳對顧律開口道。

  顧律點點頭。

  會議室內。

  已經坐著有幾個人。

  通過鄭淳的介紹,顧律得知了這幾人當中有設備提供商,齊東省和遼東省政府派來的專項負責人,工程監理,以及幾位工程技術人員。

  整個會議室內一片壓抑沉默的氛圍。

  等了有一會兒后。

  又有幾位人員先后匆匆的趕過來。

  鄭淳抬起手腕瞅了一眼時間。

  已經是除夕夜晚上的十一點多。

  再過不久,就是大年初一了。

  “時間不早了,我們就不等其他人了,我宣布,決策會直接開始!”鄭淳這樣說著,拉開椅子直接坐在會議桌的主位上。

  這是一場決策會。

  而決策的內容,當然是沉管隧道要不要重新對接的問題。

手工測量橫向最大偏差17厘米,縱向偏差1厘米,止水帶壓接均勻,不漏水  而選擇的話,只有兩個。

  重新對接。

  或者,保持原狀!

無線電子書    我的老師是學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