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

  直到一些中國商人從海路抵達朝鮮,帶去了詳實的一手情報后,朝鮮君臣才大略知道了中國已經改朝換代,而且新朝大兵還將清軍重創殲滅過半的情報。

  此時占據朝鮮王朝要津的都是主和派和親清派人士,他們認為朝鮮過去曾經因為外交上的輕率無謀,遭致兩次胡亂的災難,因此都主張鎮之以靜,靜觀時局的發展,不要盲目和清軍為敵。

  朝鮮國王李倧聽信其言,不僅繼續在國內鎮壓主戰派人士,而且還在天法元年三月時,拒絕了遠道而來的順朝使節所遞國書。

  此外,朝鮮內部的反清派人士,也因此產生分化——

  一部分人認為反清與親明實為一體,明朝被流寇滅亡,那么他們當然既要反清也要反順,更甚者甚至提出了“剿賊伐虜”、“復立明后”的所謂“宗周北伐論”。

  另外還有一部分反清派士人,多是有家眷死在兩次胡亂中的大臣。他們對滿清懷抱刻骨仇恨,只是由于朝鮮國力弱小,實在沒有辦法復仇。如今聽說中國的新朝已經重創清軍,而且正在醞釀犁庭掃穴的遼東征伐,便都主張積極投效新朝,與其共同出兵剿滅清虜。

  只是毋庸置疑,此時在朝鮮內部,占據上風的還是親清派論者。

  朝鮮國王李倧自己,也由于在位期間兩次遭到皇太極征討的經歷,無論如何都不敢冒然重舉反清旗幟。

  而退守遼東的殘清政權,也充分利用了朝鮮外交立場左右搖擺的機會,一面對大順提出了廢棄清朝國號、帝號、年號,改稱女真國、女真國主的服軟方案,另一方面卻使用明朝同治帝朱慈烺的名義,要求征發朝鮮軍隊,以征伐黑龍江流域,重新捕獲索倫野人,好充實八旗的兵源人丁。

  清軍此時的實力,由于光中二年在關內戰場的連續失敗,已經跌落到了谷底,八旗勁旅不足五萬人,面對大順軍是完全不敷使用了。

  過去在清軍附庸之下的東蒙古各部,也相繼恢復獨立。在光中二年及天法元年初的劉芳亮掃北遠征中,幾乎都或遠遁、或降附順朝,不復成為清軍可以利用的軍事力量。

  但即便如此,殘清的兵力、戰力,依舊顯著高于朝鮮。

  一方面是屯兵寧遠,正以咄咄逼人之勢醞釀犁庭掃穴的大順軍;另一方面是左右搖擺、五心不定,而且還被代善的外交話術玩弄股掌之間的朝鮮。

  殘清政權很容易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代善認為以現在八旗軍的實力,是絕對無法和大順軍抗衡,也難以通過攻伐擄掠關內地區恢復實力了。

  而東蒙古各部,也因為劉芳亮的掃北遠征,諸部脫離了清軍的管控。即便殘清政權強行出兵,重新征服東蒙古各部,也會很容易遭到沿邊各鎮順軍的干涉。

  唯獨朝鮮,其遠處海東,不與順朝接壤,反而同殘清政權的統治區有大量接壤的地方。軍事力量又弱,國內政局動蕩混亂,外交上還同清軍關系密切,對于殘清政權也不設防。

  毫無疑問,朝鮮就是殘清政權恢復實力的一塊最好的補品。

  過去皇太極兩次打垮朝鮮,卻不將其吞并。主要是考慮到朝鮮山區眾多,地方又十分貧瘠,與其花費大量兵力控制朝鮮,不如將八旗精銳用于攻略明朝。

  現在富庶的關內地區,由于順朝強大的軍事力量,清軍已經是不可能染指了。

  代善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吞并朝鮮來恢復殘清政權的力量。

  天法元年冬,代善以征伐黑龍江流域索倫部落的名義,要求朝鮮聯合出兵。朝鮮君臣不以有詐,對此深信不疑,派出精銳的鳥銃兵兩千人隨同清軍出征,結果才入清國境內,即遭到八旗軍有預謀地伏擊殲滅。

  清軍隨即派出了偽裝成商人的先鋒部隊,渡過鴨綠江,侵入朝鮮境內。朝鮮守軍缺乏防備,清軍偷襲得手,輕而易舉地占領了多座山城,隨后代善便率領八旗軍精銳二萬人進入朝鮮境內。

  由于八旗兵員數量有限,清軍又擔心一旦戰事曠日持久,其腹背將遭到順軍進攻。所以一開始代善就決定效仿丙子胡亂時皇太極的戰法,以精兵直撲漢城,勢要將朝鮮君臣一網打盡。

  沿途為了抵抗朝鮮軍隊的戰斗意志,清軍還打出了明朝同治帝朱慈烺的旗號。代善此次入侵朝鮮,即以奉明朝天子之命、九合諸侯以匡天下的口號,號稱是要合清、鮮二國的兵力,消滅流寇,為明朝復仇。

  清軍總兵力只有兩萬多人,但是朝鮮自李倧附清以來,人心大亂,政局動蕩,還要向清國進貢大批歲幣,國力比當年丙子胡亂時更為弱小,根本無法抵抗代善的入侵。

  只是短短十天時間,清軍就已經穿過了半個朝鮮半島,兵鋒直逼漢城城下。

  朝鮮國王李倧吸取了丙子胡亂時,倉惶逃往南漢山城,結果卻被清軍團團包圍而走投無路的歷史教訓。雖然當時已經風雪大作,但還是堅持要逃去覺華島避難。

  可是由于風雪顛仆,覺華島的距離又比較遠,朝鮮君臣一行人馬女眷眾多,趕路速度緩慢。清軍又抱定了破釜沉舟,一定要將朝鮮君臣一網打盡的決心,沿途遇到堅城重兵,都是直接繞開,不與之交戰,目的就是為了盡快俘虜朝鮮國王李倧。

  清軍不以占領城池或殲滅朝鮮軍隊的主力為目標,所有力量都用在了捕獲朝鮮君臣上面。

  八旗所剩不多的巴牙喇甲騎抵達漢城郊外后,從俘虜的朝鮮兵口中得知朝鮮君臣已經移駕覺華島。代善馬上就下令各軍放棄進攻漢城的任務,全力撲向覺華島方向,想方設法都要在朝鮮國王李倧出海以前,將其攔截下來。

  清軍的風馳電摯與朝鮮軍隊的顢頇緩慢,形成了鮮明對比。保護朝鮮國王的御營軍、扈衛軍、總戎軍、精抄軍,這些國王親軍全部都奮力抵抗,也只不過殺傷了數百名清軍而已。

  一戰之力,代善便將朝鮮國王李倧、昭顯世子兄弟,還是朝鮮的后宮妃子、重要大臣全部俘獲。

  戰爭之順利,實在是讓自從遭遇順軍以后,便苦戰連連的八旗軍,重新找回了過去幾十年來百戰百勝的信心。

無線電子書    明末不求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