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九章 懲罰夏侯惇

無線電子書    全面戰爭之帝國征服者系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經過兩三天的清剿,口川內的李軍被基本肅清。而且經過探子確認,夏侯惇的確是棄了大軍,只帶著數十人翻山越嶺而走,逃回了東北處的縣城。

  孫河失望之余,卻也并不太過在意。畢竟像夏侯惇這樣的重將想要輕易斬殺本就困難。

  那夏侯惇是曹操的同族,這也看得出來曹操和李蕁昆的關系只要好。

  “唉,哪怕能夠渡過這次李軍攻伐,怕也是兇多吉少。”

  當下孫河命令各軍收兵,清點戰果,李軍兩萬大軍,被洪水淹死者足有五六千人,黃忠、黃權、馮習等人在山谷內外生擒缺糧少甲的李軍一萬二千余人,收攏戰馬二十余匹。

  其余兵馬都被洪水沖走,無法計算,只能做失蹤處理,夏侯惇麾下兩萬大軍損失殆盡。

  此外,李軍中一眾將校,夏侯廉戰死,程喜、魯芝溺水而亡,李緒、高祚隨著夏侯惇逃回了縣城,只有任皓、董巴二人被孫河大軍抓獲。

  輜重方面,步兵甲近千副,其余兵器甲杖無數。

  這是對于江東孫家來說,無疑是這幾年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孫河命令眾軍收斂了戰死的李軍將士遺骸,隨后將俘虜全部送往南岸,屯長以上將校關押在廬江,其余普通士卒則集中關押在了九江郡之中,命手下嚴密看管。

  在孫河忙著清點戰果的時候,李蕁昆率領主力大軍也趕到了九江,夏侯惇急忙跪伏請罪。

  就聽李蕁昆嘆了口氣,道:“安營扎寨不能一味求險,還需兼顧防火、防洪,你行軍作戰二余年,怎么連這個都忘記了。”

  夏侯惇請罪道:“敗軍之將,請主公責罰!”

  見李蕁昆不說胡,郭嘉明白李蕁昆的想法,沉吟道:“此戰之敗,乃是荊襄大族黃承彥暗助孫河。

  你雖有失察之罪,但罪不至死!方今正是用人之際,你先起來吧,待日后立下功勞,再將功折罪。”

  夏侯惇聞言泣涕拜謝,這才起身站到一旁。

  就見李蕁昆揉了揉額頭,環視麾下武眾將,道:“孫河攻破我軍先鋒,又全殲夏侯惇之軍,水師巡游大江往來救應,軍勢極為強盛。

  我軍如今僅有三萬人,若是那大江上的敵人襲擾我的后勤輜重,唉,諸位可有良計,能破孫河?”

  郭嘉道:“孫河水軍強盛,沿岸而戰,于我軍不利!如今孫河據守九江,城中尚有六千兵馬,糧草可支半年,又城高池深,短期內并無城破之憂慮。

  主公可坐鎮此處,遣一上將領兵南下至九江以北,在平曠之地扎下營寨,牽制孫河,使其不能主動出擊。

  然后再從廣陵、東海等地調派兵馬,待到大軍云集,便可一舉出兵擊破孫河了。”

  李蕁昆想了想,道:“如此遷延日久,倘若孫策孤注一擲,率吳郡的四千兵馬來此,如之奈何?”

  這時,一旁跟著夏侯惇跑回來的左琨道:“孫策與孫河雖是姻親,但前有荊州之敗,后有爭奪權勢之危險,孫策心底肯定會有一些怨恨,只是勢力孤弱,不能報仇而已。

  今孫河占著九江,大敗夏侯惇將軍,聲威必將震動天下。

  那孫策見孫河一個旁系得志,心內必定嫉恨。

  主公可遣使去江東,請孫權出兵掩襲孫河,當然我們用孫河的命,和九江、廬江二郡,而我們也要給出足夠多的糧草和軍械。

  孫河若知孫策出兵,必定撤九江之難,分兵東進去抵敵孫策。到時我軍再設法奪九江,未為晚也!”

  郭嘉點頭道:“可命蔡浩、左琨領兵五千南下進駐盱眙,如此一來,孫策若見北進無益,就算不立刻與孫河翻臉,也定會領兵西駐九江沿岸,以觀九江成敗。

  孫策西進,孫河便不得不做些應對,再不能全力與我軍對戰了。”

  對于左琨和郭嘉二人的信誓旦旦,李蕁昆不敢認同。

  唇亡齒寒的道理,那孫策怎么會不動?更何況就算真的有怨恨,那孫策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玩火。

  李蕁昆說出疑問,除了許褚和典韋外,眾將都是一臉奇異的看著自己。

  郭嘉道:“主公莫不是忘了?這揚州,可不是他孫家的,只有那長沙吳郡是他孫家的,這九江、廬江可都是袁術讓孫策幫忙看守的,那孫堅等人本就是統屬于袁術,我想,那孫策必然不會放著后路不走,而偏偏做無謂的傷亡。”

  “無謂的傷亡?奉孝請解釋一下。”

  郭嘉點點頭:“這孫河一直是孫家除了孫策外,最優秀的年青一代,若是那孫河反客為主,孫策該如何?如今元老都已經沒了,孫權還小,孫策也不大,剛剛要及冠。

  若是陰了那孫河一把,不但能夠緩解我們的攻勢,還能夠獲得袁術的牽制以及大批發展的資源。

  自從孫堅死后,這江東,可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李蕁昆仔細想想,貌似還真是這么回事。

  那袁術和袁紹不就是如此嗎?原歷史中牛逼哄哄的南北哥倆,非要自己人先互懟,然后都涼了。

  這件事情交給了郭嘉,而蔡浩和左琨二人也重新點齊了兵馬,出兵南下。

  李蕁昆看向了一旁滿臉愧疚的夏侯惇,搖搖頭。

  在羅某的三國演義小說中,夏侯惇的故事是膾炙人口的。

  在曹操的軍隊與呂布作戰時,呂布方派出了大將高順,夏侯惇積極應戰,但被高順的手下一箭射穿了眼睛,射中之后夏侯惇怒目沖冠,急火攻心。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夏侯惇并沒有敗下陣來,他直接把箭從傷口拔出,但是太過著急,用力太大,把眼珠也拔了出來。

  可是!更令人咋舌的一幕出現了,他大叫一聲這是父母給的精血,不能夠拋棄!

  于是就把滾下來的眼珠吞回肚中,然后重新調整馬匹,舉槍而上,直接殺死了射死自己的那位將軍,力大如牛,將那位手下的腦袋都戳穿。

  看到的士兵都瞠目結舌,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從這次戰役之后,夏侯惇的出場都是一只眼睛,大家都能明顯的認出這位獨眼的大將。

  那么,三國演義中給我們勾勒出的夏侯惇是一副勇猛過人,驍勇善戰的形象,跟隨夏侯惇參加了許許多多的戰役,立功無數。

  歷史上真的夏侯惇與小說的到底差別多少?

  根據記載真實歷史的史書上的內容,夏侯兩兄弟確實是在曹操的軍營中最早的那一批將領。

  不過夏侯惇確實沒有什么大的成就,還因為他沒有戰功,被人叫做是肉票將軍,以此來指他沒有打過勝仗,但是晉升之路卻年年升。

  背后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和曹操祖上的親戚關系,使得曹操每一次考慮要升官獎賞將士的時候都不會忘記夏侯兩兄弟。

  關于他不善于打仗的例子我們可以看下面幾個。

  原歷史中夏侯惇在和于禁去攻打張繡的時候,軍心不穩,部隊慌亂,都依靠于禁強力鎮壓,夏侯惇顯得沒有什么作用。

  在和呂布打仗時被一些小兵困住,被他們勒索捆住,還好自己的手下韓浩趕來,才救了他。

  關于他不善作戰的例子還有許多,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三國演義中的他那一段拔箭吃眼睛的那一段故事,就是作者羅某自己編的!

  而李蕁昆派夏侯惇為先鋒軍,自然就是看看這個夏侯惇到底行不行。

  雖然夏侯惇打仗不怎么樣,但是他如今對李蕁昆是忠心耿耿,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有優點軍中人人稱贊,也讓李蕁昆稱贊,那就是他的兩袖清風、擅長農桑!

  他在廣陵遇到饑荒和蟲災的時候,就去地方治理農田,開鑿水池,指導農民們科學播種,卓有成效,使得當地很快的恢復生產,百姓們的生活條件也很快回復到正常的水平。

  所以夏侯惇的政績還是不錯的,也在當時受到了廣陵百姓們的愛戴。

  李蕁昆知道了夏侯惇沒有高強的武功、厲害的本領,在軍事上沒有什么建樹。

  但是他人品很好,從不貪污受賄,待人平易近人,謙虛低調,又精通農業知識,愛護百姓。

  所以他仍然得到了李蕁昆的重用,也獲得了其他將士和百姓對他的尊敬。

  就沖這一點,李蕁昆有的是職位等著他。

  “元讓。”

  “主公…還請主公責罰!不然某心中難安!”

  李蕁昆見夏侯惇如此,原本想要先敲打敲打在給個大紅棗,如今看來,那點傷心也沒了。

  因為夏侯惇這么一整,李蕁昆完全可以把夏侯惇手下的兩萬兵馬全都換成“帝國時代”第二文明的士兵。

  輔以聰慧的顧雍,和士氣爆棚且忠于李蕁昆的大軍,到時候,這又是一支能征善戰的利刃。

  “主公,元讓將軍兢兢業業的在廣陵鎮守,幫助維持各地治安和民生發展,如今雖然先戰失利,但…”

  雖然許褚后面也知道沒什么話能夠為夏侯惇取消懲罰,但是,他不后悔。

  夏侯惇,在他心中不是一個好將領,但卻是仁將!

  典韋沒有說話,但是李蕁昆也看得出他也不太希望夏侯惇得到太大的懲罰。

  借著,陸陸續續又有五六個校尉站了出來,替夏侯惇說話。

  李蕁昆笑了笑:“功是功過是過,這懲罰自然是免不了的。”

  在眾人有些可惜的表情下,李蕁昆提著自己的佩劍來到了夏侯惇的面前。

  眾人大驚失色,卻不敢阻攔,夏侯惇深吸一口氣,閉上了眼睛。

  夏侯惇睜看眼睛,看著李蕁昆,有些惶恐,更多的,是愧疚、感動。

無線電子書    全面戰爭之帝國征服者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