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二章 標題被沒投票的吃了

無線電子書    全面戰爭之帝國征服者系統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哥哥,你可真是糊涂!”

  陶應實在看不下去了,指著陶商的鼻子大罵。

  陶商也急了,吼道:“要不是為了家族的發展,你以為我愿意嗎?!我們在朝中沒有門路,父親數次推舉我們都不被認可,難道我們就一直在丹陽守到老死嗎?愿你長壽!”

  陶商這句話一說完,陶應明顯一愣,很顯然,陶商的話說到他的心尖尖上了。

  陶謙也是被陶商的話給說的平復了心情,但是還是怒氣沖沖的說道:“你可知一千人的軍械和二萬石糧食是什么概念!二萬石,那可是夠什么養活東海郡全郡人一年伙食了!你覺得那個李蕁昆會真的給你嗎?你早晚都要吐出來!”

  陶商冷笑一聲,說道:“父親,您真是老了,這我會不知道?那一千人的軍械我不管,但是這兩萬石的糧食,我可是已經收到了第一批五千石的糧草!”

  陶謙臉色不斷的變化,最后嘆了一口氣,說道:“隨你們折騰去吧!”

  說罷,陶謙大袖一揮,扭頭走了。

  “好了,我的好弟弟,父親走了,咱們兩個,是不是該攤牌了?”

  陶應見陶商如此認真,也點點頭,兩個人十分默契的走到了一間房屋內。

  陶商和陶應二人推開一處書架,露出后面的一間極為狹小的密室。

  “你是庶出,我是嫡長子,未來的家主我來做,你就到陶家的二把手,我會給你三縣之地,并且幫助你出仕,如何?”

  陶應眉頭一挑:“代價。”

  在他看來,只要陶商把這五千石糧草運用得當,那么就有能夠在東海郡立足的勢力。

  東海的士族,跟他們陶家向來是態度友善,想必此次前去發展,應該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困阻。

  “幫助我管理東海郡,我要在兩個月之內看到一支軍隊,我不需要其多么的精銳,我只要數量。”

  陶應笑了笑,說道:“你還想要吞下李蕁昆?未免嘴張的太大了吧?”

  陶商笑了笑,說道:“吞下李蕁昆,最起碼三年內我都做不到,他手下的軍隊,無一不是正規軍隊的水準,尤其還有一批騎兵部隊。”

  “那你這是要?”

  “進京。”

  陶應瞬間想到了陶商的想法,有些不確定的問道:“勤王?清君側?”

  陶商點點頭,又搖搖頭,嘆道:“不過是去露露臉,湊湊熱鬧罷了,別忘了,只要我們挺住不被李蕁昆陰掉,那么我們就完全可以和李蕁昆聯手進京。”

  狐假虎威?呵呵,好算盤,只不過,不知道你能不能渡過這一關。

  陶應一臉“佩服”的點點頭,讓陶商是哈哈大笑。

  “哦?你說陶應那小子給我來了一封書信?”

  王朗點點頭:“是,開元,陶應此人雖胸無大志,善與偏居一隅,但是其智慧,仍然不可小瞧。”

  李蕁昆點點頭,接過書信,開始翻閱起來。

  而王朗和陳前兩個人,則是退下,開始了安撫和拉攏丹陽境內的士族。

  這些人,啥用沒有,但是所有掌權者卻還離不開他們。

  他們可以說得上是當地的代表,是當地的地頭蛇,其勢力和影響根深蒂固。

  至于掃清他們,沒有橫掃一切的能力,千萬不要這么做,把他們一網打盡,不亞于讓當地各方面發展倒退五十年。

  而王朗和陳前的身份則是可以很好的和他們進行接觸,大儒門下,當朝太尉好友,這兩個名頭,足夠他們這些家族中出仕一人兩人的家族巴結了。

  而李蕁昆的賤名,也是被丹陽郡內的士族們下意識的忽略了。

  夜晚,當地士族全部聚集在李府,眾人歡聚一堂,表面上其樂融融。

  李蕁昆看著這群格外親近的士族門庭,就感覺有些好笑。

  古人的智慧李蕁昆自認比不上分毫,但是古人拙劣的演技,他可就是有點看不下去了。

  平時一個兩個的根本不自動的士族,今天居然能夠互相這么親近,這不就是抱團取暖嗎?

  一個士族不怎么樣,但是一群士族加在一塊,那“體重”,任誰,都得掂量掂量。

  增加自己的砝碼,誰都會,李蕁昆最大的砝碼,就是正在路上的一紙皇命,和其駐扎在丹陽的五千士兵,以及王朗和陳前的身份。

  最后,天色實在是太晚,李蕁昆對這些士族家主一一送別,最后返回屋內,找了等候已久的王朗和陳前。

  “開元,這陶應難道看出了我們的意圖?或者說是我們背后其他的力量?現在想要置身事外,明哲保身?”陳前看了李蕁昆遞過來的書信,讀完之后只有一臉嚴肅。

  王朗冷哼一聲,不屑道:“此人真是打的好算盤啊,若是他哥哥陶商發展的好,那么他自然水漲船高,若是他哥哥沒挺過去,他還在我們這里賣了一個人情。”

  陶應的書信中,有陶商的計劃,有陶商的規劃,這無疑是把陶商的全部暴露了出來。

  “不過,也不能夠排除這是假的,畢竟他們兄弟二人,一奶同胞,雖然一直看起來不和,那也是我們看起來是這樣。”

  李蕁昆點點頭,覺得自己該做些什么了。

  李蕁昆一拍桌子,說道:“丹陽境內就交給安明了,后續我就交給你三千人的人馬,務必確保丹陽境內的一切事物,我會讓子臺來幫助你的。”

  郡尉和郡丞之位,自然是交給他們,而太守位,肯定還是自己握在手中。

  那兩千人馬,自然是李漢亮和李賢云二人的應招兵和獵弓手。

  如今有了丹陽,昌豨也已經解除,要塞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危險了。

  有五千多人的北寒縣當崗哨,李慶楊和一曲要塞護衛,足夠保護了。

  陳前感覺自己收到了無比的重用,激動的渾身顫抖。

  “切記,時刻留意東海的情況。”

  陳前還未說話,王朗就掏出兩張書信,遞給了陳前,說道:“安明,你將此書信交給東海糜家,此書信交給東莞徐奕。”

  陳前仿佛想到了什么,兩個人相視一笑,讓李蕁昆看的差點樂出了聲。

  這簡直就是兩個寶貝啊,人脈關系為零怎么了?手下有不就完了?

  至于為什么王朗和陳前兩個大牛為什么在發跡之前全都在泰山賊內部,李蕁昆也是很方的。

  第二日,李蕁昆戀戀不舍的離開,帶著王朗和五千人馬離開,仍然是兵分兩路。

  其中一隊一路向北,奔赴開陽,另一隊直直南下,回歸要塞。

  “景興,你覺得我的認命能夠通過嗎?”

  王朗點點頭,說道:“開元放心,當今皇上不會放棄你的。”

  李蕁昆本來也只是習慣性的懷疑一下自己究竟行不行,現在得到了王朗如此肯定的回答,就徹底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心臟下垂,李蕁昆死,本書完…

  (以上都是假象)

  當今皇上基本上要人沒人,要糧沒糧,現在當朝三公之一的太尉親自出頭,那劉協能不同意?

  那可是一方基本盤啊!

  李蕁昆和王朗以及一隊輕騎兵,披星戴月的往回趕,畢竟自己很忙的。

  那五十名弩手則是留給了陳前,還要給陳前一些保護措施不是?

  “子臺、漢亮、賢云,你二人立刻前往丹陽,找到陳前!”

  “是!主公!”

  李蕁昆一聲令下,大軍開拔,那些跟著王朗和劉勛來的百姓,還以為出什么大事了呢。

  而李蕁昆也是迅速返回要塞內,看著目前的數據面板,就是一頓比比劃劃。

  把農田開到最大,沒錯,最大,有限制了!居民樓開到最大,牧場開到最大,相關所有建筑全部開到最大。

  現在要塞內部已經達到了一個頂點,幾乎已經無法再進步了。

  人口也達到了三十五萬,總算是有一個郡的樣子了。

  李蕁昆往北寒縣劃去三萬人口,往廣寒縣劃分了五萬人口,在廣寒縣右側五十公里處,那里是開辟出來的一片伐木場,李蕁昆在那里設立了凌寒縣,劃分去五萬人口。

  要塞內部也是在系統的管理下,向外擴張,建筑物全部重新分配。

  一個新郡,總算是完成了全部的建設。

  由于民心的恒定,李蕁昆發現李德真一人足以完成這一郡三縣的掌控。

  而系統,也在李蕁昆的招募士兵結束后,陷入了升級的沉睡。

  李蕁昆又招募了兩曲長槍兵、兩曲刀盾兵、三曲弓箭手以及應招兵和獵弓手各四曲。

  李蕁昆拿下丹陽郡后,從各地征召了不少軍械,帶回要塞后迅速加工,僅僅兩天就完成了招募。

  兩千應招兵和兩千獵弓手,足以保護要塞的安全。

  而一千長槍兵、一千刀盾兵、弓箭手,整好湊齊一部長槍兵、一部刀盾兵和四曲弓箭手。

  加上十三隊騎兵,八千人的部隊,李蕁昆仔細此次開陽之行,必勝無疑。

  ………………

PS:謝謝起點Rmy的200點打賞!肥東固順管道的100點打賞你們的支持就是動力,到時候那些不看好的人,通通吊起來打話說寫書以來,頭一次禁言一個人,這是一個壓根沒看我書的人,沒推薦沒打賞,然后在沒看我書設定的情況下說了一大堆沒用的廢話,真是讓人頭疼

無線電子書    全面戰爭之帝國征服者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