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八章 劉循之守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綿竹一夜之間城破地失,守城大將張任被俘虜,軍督李嚴背主投降,士卒們四散而逃,有的流落于鄉野中,有的則歸于雒城里,益州劉璋從此失去了對綿竹的掌控權。

  坐落在成都西北方向的雒城,是益州原本的州治所在,還是劉焉入蜀之后,才將治所遷移到了現在的蜀郡成都。

  不過劉焉遷移治所的原因為何,一說是因為大火燒毀了府邸才會轉移治所,另一說則是有相士為劉焉進言,稱成都為龍興之地益州氣運所在,故而劉焉才會有遷移治所的決定…

  至于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對旁人來說其實并不重要,無非便是廣漢郡因此沒落,蜀郡因此興起罷了。

  可對于劉備而言,這個治所的偏移就有些讓他頭疼了…

  綿竹關拿下,不僅僅是打開了蜀郡的大門,也極大的補充了劉備軍資問題。

  別看之前張松搞來不少的糧食,可這戰事一起人馬消耗便會成倍的增長,再多的儲備如果沒有補充的話也是難以為繼。

  幸好綿竹關囤積了大量的糧食,李嚴也早有準備,并沒有給張任防火燒糧的機會,這個舉動也讓劉備為他記下了一大功…

  但軍糧再多無法破城陷地亦是枉然,劉備的時間現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如果不能盡快的拿下雒城,給劉璋從南部諸郡征調援軍的機會,那恐怕這益州之戰將會變得曠日持久,對將來的局勢有所不利。

  所以在綿竹關打下來之后,劉備僅僅是稍作休整,便率領大軍繼續南下直撲雒城而來…

  公子劉循,益州牧劉璋之嫡長子,性堅韌品端良,常年行走于行伍之中,與其父大相徑庭故少得恩寵。

  相比弟弟劉闡和父親的志趣相投,劉循則更喜好武功軍事,常年游離于成都之外,要么在南中平定叛亂安撫各部蠻族,要么就是在巴郡廣漢北拒張魯,總之甚少于父親交流。

  可不管親情再怎么淡泊,父與子之間的關系猶在,劉循身為益州牧嫡長子,身份使然之下,便必須要位保衛益州盡應有之責任…

  所以在劉璋一聲令下,便急急忙忙從犍為郡趕回成都,臨機受命統率兩萬大軍駐扎于雒城防御南下的荊州軍劉備。

  本來按照劉循的意思,自己平白帶著兩萬軍在雒城看戲實屬不智,就應當與張任匯合共同御敵,亦或者繞路偷襲荊州軍側翼,形成以多打少趁敵不備的情況。

  可問題是他只是少主,上頭還有個老子,劉璋想讓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除非劉循也跟李嚴一樣的心思想要背主…

  這也就導致綿竹關有張任李嚴等人駐守,而劉循則在二線的雒城布防,看起來是層層階梯是的防御部署,但那也要看是在應對誰啊。

  如果劉備大軍糧草兵馬充足,以威壓之勢進逼綿竹,那自然是可以梯段防守層層阻礙,靜等南部諸郡的援軍到來。

  可眼下劉備的荊州軍不到兩萬,竟然能節節克敵從涪縣一直打到了綿竹關下。

  這種時候,劉循卻只能在坐擁梁萬大軍的情況下靜靜地看著綿竹關燃起戰火而不能妄動,這種行為在他看來簡直是可笑至極但是卻有無可奈何…

  如若趁著劉備立足未穩,集結重兵戰于郊野,料想荊州軍再怎么精銳也做不到以一當十的程度吧。

  哪怕是說正面有張任頂著,劉循率部繞襲荊州軍側翼后方,這樣夾擊攻伐之下,劉備就算不敗也定然落了士氣無法再形成有力的攻勢…

  這么多種方法,偏偏劉璋一個都不用,也不知道他是被劉備這般神速破城勢不可擋的樣子給嚇怕了,還是說有其他的想法,竟然選擇了這樣一個最不合時宜也最沒用的戰略部署,真的是讓劉循頭疼的厲害。

  然而還不等劉循想辦法去跟父親劉璋諫言讓其改變主意呢,在一夜之間綿竹關被破的消息就傳到了雒城…

  “什么!李嚴開城門投敵?張任將軍下落不明?”

  劉循一臉震驚之色,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因為這個消息對他而言實在是太過難以接受了。

  他這邊前腳剛剛收到劉備抵達綿竹關下的消息,還在琢磨怎樣才能盡速退敵保綿竹不失呢,卻連一個安穩覺都沒睡上,便收到了綿竹關已失的消息。

  原本劉循覺得沒有合兵一處會導致力量不夠,卻也從來沒有想過綿竹關會告破的那么快那么的讓人意想不到。

  然而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東州士人一脈的李嚴費觀等人心甘情愿的做內應,這才會出現這等糟糕的狀況…

  此時此刻,劉循是深深覺得自己父親吏治上有多么的無能,絲毫沒有繼承祖父那種政治手腕,能夠完美的平衡兩個派系,才使得益州本土士人一脈無限制的壯大發展,將東州士人給打壓到了沒有生存空間的地步,也才會有這般嚴重的后果。

  如果不是被逼到了絕路上,又有誰會吃飽了撐的造反呢…

  前有吳懿,后有李嚴費觀,這絕對不是事出突然定然早有預謀。

  劉循心中焦急不已,當下便向成都發信,一來是通報綿竹關告破的消息,二來便是建議父親劉璋提防東州士人。

  雖然不能一桿子打死所有人,卻也要多做防備,以免釀成大禍進而引發更可怕的后果…

  傳信之余,對于劉循而言眼下最重要的是做好雒城的防備工作。

  綿竹關丟了,荊州軍接下來的目標定然是他的雒城,劉循如果懈怠應對,那依著荊州軍現在的士氣狀態,一簇而下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原本料定無失的綿竹都丟了,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兩萬軍卒在手,可劉循心里頭總是覺得有些慌,畢竟前有涪縣綿竹之鑒,他這雒城難保不會成為后車之師。

  平心而論,劉循很清楚益州軍平均戰斗力不敵劉備麾下的荊州軍,那就必須要盡一切的手段做好防御。

  首當其沖,便是要提防城中內應免得落到跟綿竹關一樣的下場……

  請:m.dldxs.cc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