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七十三章 有銅礦藏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建寧郡,老地方很熟悉,雖然劉禪也就僅僅只是去過一次而已,但卻是對建寧郡的印象非常深刻。

  沒辦法,誰讓他第一次指揮的攻城作戰,便是位于建寧郡治所滇池縣呢,這可是相當紀念意義的。

  本來劉禪覺著自己應該是不會跟南中那地方有什么關聯了,畢竟其地風景雖然不錯,但屬實并不符合他的喜好,風格什么的并不相匹配。

  然而實際上兜兜轉轉卻又是重新回到了南中上頭去,這就有些命運奇妙的味道了…

  低頭盯著南中那片地方看了半天,這脖子卻是有些發酸了。

  劉禪抬頭在天空劃了一個不可描述之字,微微揉了揉后頸,卻是從一旁的陶壺當中抽出來一卷畫卷扔到了桌案上。

  稍微平復了一下內心,確定了自己的猜想之后,自然也就沒必要那么著急慌張的。

  脫下鞋子隨手扔了出去,劉禪盤膝而坐展開那副畫卷,正是一副跟屏風上一模一樣的益州輿圖。

  只不過相較于屏風上之大,這幅畫卷就明顯是按比例縮小了一些,這看多了大的乍一看小的還真是有些不太適應呢。

  不過這樣坐著看總好過剛才彎腰低頭的舒服吧,劉禪也沒搞清楚自己剛才為什么要保持那樣的姿勢一動不動的好一會兒。

  可能是腦子突然之間不轉彎了?

  還是說猜想一時確定太激動了?

  想了想,劉禪還是沒搞清楚為什么,但這些并不重要,跟能夠解決值百大錢的問題,解決益州內的麻煩財政漏洞相對比來說,全都是些不值一提的芝麻綠豆小事而已…

  益州天府并非浪得虛名,蜀中水利之便堰渠之用,皆可為當今天下頂尖,甚至可以說是一舉奠定了天府的美稱!

  從李冰父子二人之都江堰,到后世后人的多番休整,蜀中早早便是從原本的荒蕪偏遠之地,發展成為了天下州府當中最不可缺少的那一環。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為之,天府也!

  益州之美之強之盛,實際上全然都是靠著益北諸郡所造,跟南中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的關系。

  反之,益州之所以一直都無法成為天下諸州前列之所在,恰恰也是因為南中的問題而嚴重拖了它的后腿!

  蠻夷蠻夷,禍亂伊始!

  再加之益州道路難行,棧道艱險難通,進出都十分不易,自然而然的就天然少了幾分競爭力。

  更有偏遠于西南一地,臨近大漢疆土之邊界,蠻荒未化之地比比皆是,徹底是將益州競爭大漢十三州排名前列的夢想給破滅掉了…

  從益州的輿圖上來看,偌大的地域上大部分的城鎮郡府都集中于益北,而南中所在之地卻是寥寥無人煙兮。

  然而這些地方可不是真的沒有人,恰恰是因為南中諸郡內異族繁多,這才導致了漢家城鎮的稀少,這一點到時與北域幽州,并州乃至于涼州有著些許的相似。

  但歸根結底來說,益州跟此三州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首先一個戰馬資源的問題,就是很大程度限制了南中的發展前景。

  可這在劉禪看來卻是恰恰的大錯特錯!

  戰馬是這個時代最必不可少的戰略資源沒錯,甚至可以比肩鋼鐵這等國之重器的程度。

  但要說南中就真的沒有什么發展潛力了?

  那可就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反之,劉禪找到能夠接觸益州財政緊缺的最關鍵因素,卻是只能依靠南中,依靠建寧郡所轄之地,這難道還是南中的缺陷不成?

  雖然記憶是有殘缺,雖然不是專門研究地理這方面的,但劉禪卻還是依稀間記著一些網絡上的只言片語,某乎大家言論概談,為益州南中幾大銅礦沿用數百上千年之久。

  而起最早發現之初,卻是恰恰起源于漢時,但劉禪卻記不住到底是前漢還是現在的東漢了。

  然而這些對他而言重要嗎?

  管他有沒有人發現呢,就目前南中的情勢來看,貌似沒有被發現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吧。

  否則的話就憑著劉璋他老爹劉焉的性子,借著州牧制度的由頭跑到益州來占山為王,甚至還一圖想著要稱帝的野心家,怎么可能會放過一絲一毫壯大己身的機會!

  若是南中有礦被他所察覺到,這會兒功夫南中怎么可能還是現在這般破破爛爛的樣子,雍家什么的要么就是直接被收攏為看門犬,要么就是直接滅掉根本不會有任何的猶豫。

  反正劉禪自比劉焉這位同宗長輩來說,在心狠手辣這一條上,他卻是遠遠自愧不如的!

  所以以此來判斷,劉禪找到的那一點關鍵,南中銅礦卻是還沒有被人所察覺的到,如此對于劉禪,對于老爹劉備而言,豈不是天大的機緣!

  益州現在缺的是什么?

  是時間,是金錢!

  二者雖然可以在某些時候畫一個等號,但實際上在大部分情況下,金錢的作用卻是要遠高于時間的,尤其是在益州當下這般情況,正是需要金錢鋪路時間為輔的兩相合成發展戰略。

  光有時間沒有錢,那何談飛速發展,何談追孫趕曹?

  光有金錢沒有時間,那自然又無法將其轉化為應有的潛力體現,跟直接的戰力表達。

  這其實就如同之前的劉璋,跟漢中的張魯一般無二。

  空有寶山坐擁充實的府庫,結果卻是絲毫不知進取,沒有強兵富民,沒有發展己身,反而只是一味的斂財自足,結果到頭來不還是便宜了別人嗎。

  當然,這份便宜劉禪表示自己代老爹劉備吃的真香,甚至可以說沒有劉璋跟張魯兩位老前輩的鼎力相助,矜矜業業多少年來的累積儲蓄,可能也不會有益州現在的今天。

  但錯就是錯!

  劉璋跟張魯錯了,所以他們敗了,而作為勝利者一方的劉備,若是再重蹈覆轍的話那豈不是與自絕前路一般無二!

  可問題在于手頭上沒錢那是真的沒有辦法,一文錢都有可能難倒英雄漢,更何況是供應于一整個州府之所用,再加之一個半大不大的荊州了。

  不過現在對于劉禪而言,這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問題,因為他已經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南中有銅為礦藏,可解益州燃煤之急,可解值百后患之禍,可強益州千軍之壯,為復興大漢作為關鍵之所在!

  請:wap.biqiuge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