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東人心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唇亡齒寒互相不離,私底下小動作頻頻是一回事,真正面對大敵之時則必又協力同行,否則先孫后劉依舊是曹氏天下,還不如早早投降了清凈。

  而劉備作為漢室宗親皇族血裔,終生的理想便是匡扶大漢天下沖陣漢庭威嚴,又怎么可能向自己的宿命之敵曹賊投降。

  是以兩家聯盟必須要維系,江東此番慘遭大敗,荊州務必要時刻緊盯準備馳援,若真讓曹軍一鼓作氣南下江東而滅孫,恐怕便是大勢皆去為時已晚了…

  當然,江東得救但荊州卻也不得不防,援助盟友也得是首先保證己方無憂的前提,否則幫了孫權丟了荊州,這等失之桑榆東隅不見的情況簡直是虧慘了。

  做賠本的買賣可不是劉備的風格,縱使不會趁此時候要挾江東孫權,做出強占便宜這等齷齪事情來,但怎么說也應該收回來點出兵的費用吧。

  水師戰船一驚調動便是花錢如流水,大軍出行糧草軍械亦是消耗巨大,這些數據可都要記得清楚才是,等到此番事情了解之后,可是還要找江東那邊算算總賬呢…

  言歸正題話說此間,劉禪與諸葛亮一并贊同嚴陣以待隨時支援,正是合了劉備的心意。

  其余如法正,黃權等人自是無有異議,畢竟他們心里也很清楚,這等決策已是眼下最正確的選擇了。

  就算是一向喜好損人利己的法正,卻也沒說真就將江東給舍棄轉而閉起門來自家發展。

  要知道荊州加上益州的地盤雖然不小,但那也僅僅只是在輿圖上罷了。

  真正提現到雙方底蘊實力之上,占據天下最富庶最豐饒,同時也是人口最多的還是曹賊孟德。

  單單只靠著兩州之地就想跟曹操正面硬剛,那基本上是等于拿著雞蛋碰石頭。

  縱使一下倆下可以挺過來,但終究會有一天支離破碎蛋打液撒,等到那時,再想到今日之事,怕不是后悔都來不及的…

  劉備已然決意,當即傳命諸葛亮擬寫文書發于荊州,同時也傳信于漢中魏延所部,讓其佯動做出欲要北上的樣子。

  不求真的讓曹操相信,但也盡可能要在其心里留下幾分影子,如此一來便能夠起到延緩其南下進逼的步伐。

  與此同時,為了確保荊州的安全,保障在馳援江東的同時,荊州有足夠的實力做好防守工作。

  劉備當即決定讓黃權率領一萬大軍出發,不為別的單單只是屯住南郡以作防備。

  別看襄陽現在一味的處于守勢,可問題在于曹仁那廝又被曹操給派了回來。

  防守戰曹仁打的不錯,但也不代表他進攻就是個渣渣啊…

  尤其是當關羽離開南郡之后,曹仁真要是率軍南下逼近江陵,就憑現在荊州的統將人手,恐怕無一是其對手。

  劉備可不想做什么豪賭之事,當務之急便是要以穩重為主,江東若真的堅持不住必須要支援的時候,黃權便是代替關羽的最佳人選。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需要時刻緊盯襄陽,擋得住曹仁便已經足夠了…

  看著老爹發號施令的樣子,劉禪心馳神往的同時,卻又是感慨不已。

  他好不容易等到了漢中事情了解,正打算回到成都來好好地修生養息富民強兵,而后大展拳腳給曹賊以顏色看看。

  卻沒想到他心目中的蜀中戰車尚未來得及鑄成,就已經是半成品的先開動了起來。

  黃權帶兵出蜀,魏延坐鎮漢中。

  三叔也往巴中練兵去了,畢竟此番黃權帶走了一萬人,蜀中可戰之卒已經大大的減少。

  漢中又需要強軍來駐防,如果蜀中內部沒有足夠的軍事鎮壓,恐怕那些宵小之輩會忍不住上躥下跳的。

  更重要的是,作為四方兵源的補充供給,新練之軍卻也是萬萬不能缺少的。

  真要是一時供給不上兵源斷絕,這就如同血液到不了心臟,立時恐怕就會出事。

  尤其是大規模消耗士卒之時,便是在戰爭階段,若此時后援無力,恐怕于站前局勢大大的不利,那時勝敗之數便是極盡傾向于敵手了…

  是以就算張飛有些悶悶不樂,沒有就會代替黃權去荊州跟自己二哥匯合,卻也無有怨言的練兵去了。

  因為他很清楚,有足夠的士兵可用,才是最直接增強己方實力的事情,若是可戰敢戰之士日漸稀少,乃至用一批少一批,別說荊州守不守的住了。

  單單是蜀中恐怕都得要因此而遭殃,要知道南中諸郡那群人可并不很安分。

  異族動亂與地方豪強的野心相比較,簡直是不值一提…

  牽一發而動全身,江東慘敗孫權潰逃,造成的連鎖反應完全沒有表面上顯現出來的那么簡單。

  蜀中劉備這邊顧全大局已經做好了馳援的準備,但這種時候最大的敵人卻往往出現在內部。

  尤其是以高門大戶世家為主要戰力的江東,更是十分的明顯…

  早在赤壁之戰時,江東各家就有不少是極力主張投降于曹操避而不戰的。

  因為對于這些世家大族而言,投降曹操跟繼續效忠孫權,其實并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乃至稍微大一點的差異都沒有。

  充其量就是效忠的主公換了一個人,雙方的規矩有些細微區別罷了,否則還能是怎樣!

  難不成曹操接手了江東之后,就一定會鏟除以四大家族為首的江東地方勢力嗎。

  這等做夢一般的事情還是不要想了,就算曹操自己清楚江東世家尾大不掉,終歸是個隱患,也不可能在那種情況下大肆揮舞屠刀的…

  然而當時周瑜尚在,孫權更是余有血氣,那像現在這般一門心思都在算計上面。

  是以兩人聯手再加上世家當中有一部分人也并非一門心思想要改換門庭,這才使得孫劉兩家聯盟初步呈現,進而兩家合力打出了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大戰…

  可今時不同往日,周瑜不在是一方面,魯肅無法做到像周瑜那般左右逢源也沒有那股子威嚴可以鎮壓所有人。

  而作為主公的孫權又是剛剛遭逢大敗,正是在江東話語權最低的時候。

  如此微妙的時刻,原本應該是臣屬一方的江東各大世家突然間跟孫權站在了同一個層面上。

  很多人已經暗自琢磨起來,是否要趁著此時機會,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了。

  要知道江東無損之時他們都能夠主張投降,這一次損失不小各家都傷了幾分,那還不是心思活絡另尋轉機。

  在各自家族利益之前,共主孫權的重要性是越發的低微。

  畢竟在自家傳承都要有可能斷絕的時候,誰還會一門心思的搭乘孫權這艘漏水的破船呢……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