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九章 抉擇和現實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成年人做選擇題,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全都要,而是現實只給了他們選擇的機會,并沒有貪心的可能。

  張魯貪心想要漢中保住又留得性命,甚至自己還要繼續做漢中之主,這等貪到不能再貪的想法其實很天真,或許也只能存在于他的幻想之中了。

  現實雖然殘酷,但卻是真真實實存在的,活在幻想之中的人一輩子只能虛浮的生存,而只有一步一步走下去讓自己活得有價值,才能真正的從選擇中走脫出來…

  張魯此時就有一種感覺,一種對自己實力對眼前現狀無力的那種感覺。

  為什么他就不能是曹操那般占據半壁天下位列公卿,為什么他就不能換位到劉備一方,此時此刻攻城略地無人可擋的是他漢中進逼蜀中的大軍呢。

  然而抱怨是沒用的,再怎么心生怨憤也改變不了現狀,閻圃的兩個建議已經是張魯先下唯一的選擇了,除非他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可以放棄一切…

  一面是正在步步緊逼距離南鄭不遠的蜀軍劉備,一面則是魏公曹操,張魯的選擇只有他們二人,看起來很少,但實際上這天下世間貌似也就只剩下不多有實力的諸侯了。

  心理斗爭思想抉擇,看起來張魯是很別扭很惆悵,但實際上在閻圃看來,自家這位主公真正能夠做出的選擇也只剩下一個方向了,畢竟他剛才那般激烈的反應不似作偽…

  確實,閻圃先點劉備后提曹操,試探之意肯定是有的,但卻也是他按照最直接的既得利益來區分的前后順序,因為在他的判斷中,最適合主公張魯投靠的正是蜀中劉備無疑。

  原因其實很簡單,距離近偏差小,沒有什么意外也不會出現波瀾,更關鍵是的劉備名聲很好,仁義之主并非說說而已,能夠貫徹一生未有絲毫的改變,這難道不足以說明一切了嗎…

  可閻圃的建議終歸只是建議而已,他的選擇和看法并不能代表張魯的決定,也并沒有涉及到張魯的個人情感,完完全全是公事公辦的態度。

  實際上張魯本身對姓劉都沒有什么好感,從當初的劉焉開始到后來的劉璋,再到眼前的劉備,統統都是張魯所厭惡的。

  這些厭惡并非沒來由之故,畢竟張魯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怪癖,只因為從劉焉開始便在他這邊留下了十足的壞印象。

  再加上劉璋為了平定蜀中兩方派系的互相傾軋特意造出來一個外部敵人,致使張魯跟蜀中的關系達到了冰點之下乃至完全翻臉的程度。

  畢竟劉璋那一手殺人全家實在是太過分了一些,那時候雖然劉焉身死張魯略微有些異心,可這不還是沒有膨脹到無視宗主的程度嗎。

  然而誰曾想劉璋會下手那么狠辣,一點情面都沒有留,直接是迫使張魯跟他刀兵相見以至于不死不休的程度。

  雖說他是為了穩定蜀中派系的問題,可隨之他這般決定后,更大的問題卻也是不請自來。

  蜀中打不過漢中,乃至需要閉關自守白白拱手想讓一部分領土才能保證大局不失,這倒是完全出乎劉璋的預料,乃至蜀中各方人等都沒有想到…

  也正是在此之后,張魯個蜀中的仇怨是越積越深,后來也不僅僅是因為仇怨的問題了,勢力的發展壯大也需要張魯做出改變。

  而蜀中作為一個安穩的大后方,能夠被臥龍看重的地方自然是有其獨到之處,張魯近水樓臺也是眼饞的很。

  一二來去之下,私人加上公事兩方面結合起來,就導致了現在蜀中并漢中之間的仇怨甚深。

  所以說劉備與其說是主動進犯漢中引得張魯怒視,倒不如說是益州之前的兩位州牧太能搞事了,導致他無緣無故的背了一口大鍋。

  當然了,所謂蜀中與漢中的仇怨也僅僅只限于雙方主事人的身上,跟下層的士卒百姓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士卒想的更多是奪取戰功晉身高位,百姓們那就更樸實了,唯有活著兒字而已。

  連生存都做不到,哪還有什么心思去考慮其他的問題,更不用說漢中從來都是益州神圣而不可分割的領土之一,兩方百姓互有親緣連理亦是正常不過,哪會是劉璋跟張魯這點仇怨能夠影響到的…

  心意已定自是無需再慮,劉備自認倒霉,張魯是打定了注意不會選擇姓劉的投靠。

  那反之,兩個選擇已取其一,剩下的便是中原霸主當今天下第一等強勢的魏公曹操孟德閣下了…

  “公則…這是兄長最后拜托你做的一件事,若是此次再有什么差池,你也就不用回來見為兄,因為那時候為兄應該是跟南鄭一起殞難了…”

  張魯拍了拍張衛的肩膀,將那封他親筆所寫的降書塞到了張衛的懷里,使勁的按了按好像生怕它丟了似的。

  這封代表著張魯徹底將漢中獻給魏公曹操的書信,也代表了張魯最后保住漢中的希望。

  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那么當是要不留余地,否則猶猶豫豫瞻前顧后的終究難成大事…

  張衛咽了口唾沫,眼神堅定身板直挺,右手用力的敲了敲胸膛,心中更是堅定決意:“兄長放心,弟前次失利大錯鑄成,今次定然不負兄之所托,必將此信帶出漢中!”

  言罷,張衛向著張魯恭行一禮便轉身大步離去,是一刻都不曾耽擱,實是現在漢中已經沒有什么事件讓他浪費了…

  劉備的大軍眼看著便要抵達南鄭,張魯雖然已經做出了選擇但想要跟曹軍溝通聯系上卻也需要時間。

  而在張衛出發往涼州去尋夏侯淵的這段上,張魯卻是要靠著手中五千不到的士卒來保住南鄭不失…

  如此是何等的艱巨,張魯又該面臨怎樣的難處,這些張衛都沒有機會見到,他唯一能夠為自己兄長所做的事情,便是盡自己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將手上的書信交至涼州軍督夏侯淵和司隸校尉鐘繇之手。

  此二人奉曹操之名統管關中涼州軍政,也是能夠解救漢中大火的近水,張魯可沒想過直接向魏公獻降,畢竟鄴城距離漢中十萬八千里根本就來不及。

  到時候就算曹操應允受降,怕不是張魯也堅持不到曹軍來援便使得南鄭告破。

  故而與其浪費時日,到不日就近求援,想必有著足夠決斷能力的夏侯淵和鐘繇二人定能夠看清形勢,明辨是非曲直,能夠懂得扼制劉備的發展進而選擇奪取漢中。

  如此才是張魯所希望看到,也是他期待夏侯二人能夠做出的正確決定……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