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一重 言歸正傳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黃權,嚴顏二者皆是由劉備親自出面好嚴相勸,這才紛紛納頭拜主徹底歸順。

  可張任呢,這家伙就算知道了舊主劉璋眼下生活過的很滋潤,也能感受得到劉備的善意和真誠,但就是要死了不松口,面對勸說是一個勁的搖頭,只有一句回話,便是‘吾張公義一生只盡忠一主,為主守節為忠臣之本,劉使君勿要多費心思,還是盡早歸去的好!’

  翻來覆去就是這短話,每次劉備去勸說都是以此為結束,搞得劉備有時候氣急,真想直接把張任拉出去砍了泄憤。

  可要砍當初在綿竹關的時候就不會留著張任了,劉備自己心里也是清除,他那不過是一時的氣憤罷了,說到底不還是愛惜人才嘛…

  張任能夠做到益州眾將之首,自然不是什么水貨半瓶不滿的家伙,而之所以敗的這么慘,從表現上看起來那樣菜,說到底還是有不少的外力因素在。

  正所謂非戰之罪,益州軍本身的戰斗力比之荊州軍就差,這一點哪怕是天下名將也是很難彌補的差距,更不用說張任本身還沒有到達那個層次…

  而排除掉士卒的戰力問題,益州內部的人心不齊,有內奸有臥底甚至有臨陣反水之人,這就使得張任根本就沒機會展現自己的能力。

  當初李嚴開綿竹關城門,張任臨危不亂坐鎮校場指揮,那一場巷戰交鋒可以說是張任最直接的戰術指揮表現了,甚至是要比在涪縣之時還要清楚幾分。

  要知道當初涪縣之敗,一來是張任有些輕敵,二來是劉備借著益州內少有的騎兵之威,這才有了那等大勝,而且雙方頂尖戰將的差距,還有張任錯估劉備身邊親衛戰力,這些都是其失敗的原因之一。

  所以說到底,張任的能力還是值得認可,這一點劉備自認為憑借他多年識人斷人的眼光,還是看的很清楚的…

  也正是因為其有才,所以劉備才會惜才,只無奈張任是個跟鄭度一樣的死性子,任憑劉備說破了大天也是無用,好像寧可在綿竹關的監牢當中做一輩子,也不想更易主公似的。

  無奈之下,劉備到最后也不想見到一方名將這般零落,不再強求其歸順,而是將張任從綿竹關放了出來安置在成都城內。

  當然了,放出來不代表張任就可以到處亂跑,畢竟是一方名將,若是跑到了曹操那邊,被曹賊的人格魅力征服了,那劉備豈不是自討苦吃沒事找事嗎。

  所以該有的監視還是不會少的,但只要張任不過線,那劉備對他的態度其實也就跟鄭度是一樣的,聽之任之心中略有遺憾罷了…

  說到底還是張任和鄭度并非是完全不可或缺之人,否則憑借劉禪對自家老爹的了解,他可不是會那樣輕言放棄之人。

  簡單的對比一下,拿法正跟鄭度比,那劉備肯定會選擇法正,拿張任與魏延比,這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必不可少并不是,錦上添花卻也沒到那個成都,只能說是有些小小的遺憾而已,不至于因此茶不思飯不想…

  當然了,劉備手下也不是沒有忠貞守節之士,甚至此等人之多是曹操和孫權羨慕都羨慕不來的。

  乃至劉禪都深以為奇,他也想不明白老爹到底厲害在什么地方,這所謂的人格魅力真就是那么吸引人嗎?

  這可能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了,劉禪身為劉備之子,那父與子之間的關系和想出模式,自然不可能跟君臣主從之間一樣了。

  劉禪這時候不清楚他老爹劉備哪里厲害,但卻并不代表劉備不行,反而只是劉還沒有看出來那一點而已…

  閑言少提,正事要緊,忠貞不二守節無雙之人也不是光靠著嘴皮子說就是一定的,還得臨到事前才能真正的看出來。

  而今天要討論的問題則是怎樣回復諸葛瑾,也就是如何回復孫權來要債的這件事。

  畢竟哪怕是孫權先獅子大開口惹得劉備不快,龐統法正等人駁斥了諸葛瑾的第一輪,卻也不能代表那份借條就此作罷。

  歸根結底借南郡是事實,劉備不管怎樣都是差著孫權一些,強行不換的后果如何,劉備此時此刻還不愿去想,或者說不愿去承擔罷了…

  兩家維持著聯盟的關系,總是要好過聯盟的破裂,而且現在曹操正在肅清內部的問題,同時也在積極的攻略涼州等地,這對于孫劉兩家而言簡直是壓力倍增。

  本身就占據著天下半數之地,這回再加上產重地涼州,那豈不是更不給孫劉兩家活路了嗎…

  所以聯盟不能破,兩家共同的大敵是曹操,除非等到曹操不成威脅,亦或者兩家的平衡關系達到一種完全無法維系的地步,那所謂的聯盟契約才會真正的變成廢紙一張。

  而今日所論之事,便是要在保證聯盟的基礎上,將孫權那點小心思撫平,讓他將槍尖換個方向重新對準北邊的曹操,而不是想著怎樣在盟友身上占便宜撈好處。

  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實在是有失一方諸侯的顏面,可人家孫權不在乎這些,能夠如此的獅子大開口就足以說明孫權的面皮恐怕比成都的城墻還要厚實幾分…

  殿中議事正酣,諸葛亮第一個起身進言,緊隨其后的自是龐統法正二人,張松黃權等亦是不甘落于人后。

  畢竟這是何等在主公面前露臉的機會,若進言能夠被采納那就是大功一件,的主公幾分恩信是重點。

  別以為諸葛龐統等人就不在乎這些,他們的地位雖然一時無礙,但若長時間沒有什么建樹一直靠著吃老本過活,那恐怕后起之秀很容易就能將他們超越,到時候所謂劉備麾下三大謀主分別是誰可就不好說了…

  當然了,這只是一種揣測,真正的情況到底如何別人不知,劉禪還看不清楚嗎。

  不說別的,就是諸葛亮這主政第一人的身份,那就肯定是沒有人能夠威脅到他的。

  甭管后世那些黑子怎么黑我們的諸葛丞相武侯大人,但也就只是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有些異論,反倒是其內政方面的本事,卻是鮮有異議……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