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六章 又破了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當張任左找右找都找不到李嚴之后,他心里就已經跟明鏡似的了。

  雖然早有懷疑,可真到了這個時候,張任仍然是覺得有些恍惚,為什么這群人就是要接二連三的行背主之事呢…

  從小出生于貧寒家庭,但卻有膽識有氣略,志向高遠是張任走向仕途的動力,也是他能一步一步走到益州眾將首位進而窺視世間名將頭銜的動力。

  而張任所不能理解的事情其實再是簡單不過了,因為他出生在益州而且還是蜀郡這益州政治權力中心之地,地地道道的益州士人派系。

  哪怕是寒門出身,可一樣要比李嚴法正等外來人要好發展的多,且前路依舊一片光明。

  在劉焉當政時,張任還未曾有今日之成就,那時東州士人也可以得到重用和扶持。

  但劉焉一死劉璋繼位之后,益州派便徹底占據了優勢,主公不行無法做到下臣的平衡。

  劉璋也沒有自家老爹那般魄力,更是心思不在政事上,一天到晚要么是想著作畫賞花,要么便是飲酒賞舞品樂,端的是逍遙自在的很…

  也正是從劉璋坐到益州牧這個位子上開始,東州士人一脈便一直在走下坡路,哪怕李嚴等人想盡了辦法,也根本無力扭轉糟糕的局面。

  或者說只有將眼下主政的益州派系士人全都給殺了,而后東州士人理所當然的接過權力,如此才是唯一的方法…

  而作為地道的益州士人之一,張任從來沒有設身處地的想過這件事,想過自己的根基和李嚴法正等人本就不一樣,雙方的起點都不在一個位置,又怎么可能得到公平的對待。

  就像吳懿為何要反,就像今夜李嚴為何要開城門獻降,這都不是沒來由的事情。

  誰會在手上有權有勢的時候,要重新選擇一個主公來投效。

  而且還要堵上自己半輩子掙下來的家產跟地位,去換那一個成功失敗幾率都不確定的從屬之功…

  吳懿沒喲吃飽了撐得,李嚴一樣如此,整個東州士人一脈,除了特性的劉巴以外,其他的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和李嚴一樣的站隊方向。

  也許他們當中,有的人還握著權力,有的人日子倒也算過得去,可天知道將來多久之后,這些日子就到頭了呢。

  益州派日益囂張的樣子,明擺著是不可能容他們存活下去,如果有機會能讓東州士人死,那想必黃權等人是絕對不會錯過的…

  鄧賢渾身血污甲胄滿是刀痕槍印,踉踉蹌蹌的跑到張任面前說道:“將軍!前面的弟兄們已經頂不住了!荊州軍步步逼近眼看著便要到校場這邊來了!”

  “繼續派人頂上去,務必要盡可能的對荊州軍造成殺傷,能拖延多久便是多久…”

  手下士卒的死傷慘重,好像絲毫不能掀起張任內心的半點波瀾,他連下達命令的語氣都是冰冷毫無感情的…

  “將軍!你不能讓弟兄們去白白送死啊!”

  張任是為了他眼中的大局,是為了保證雒城能夠布置好防備,能夠為主公多爭取一些時間。

  可鄧賢卻看到的是手下兄弟們前赴后繼送死而去,一個接著一個,甚至有點連荊州軍的邊都摸不到,就慘烈的死在了刀槍之下…

  如果這樣一直下去,恐怕張任打到最后會將整個家底都給賠進去,而且綿竹關還保不住。

  所以鄧賢以為,既然事情到了不可扭轉的地步,那么就應當棄車保帥,綿竹關放棄就放棄了,只要保證手中還有兵,那么雒城一樣可以作為防守的橋頭堡,一樣可以拖延時間等待南部諸郡的援軍抵達成都。

  待那時,小小劉備自是不成威脅,主公劉璋大軍傾軋過來,還不是會將其打的灰飛煙滅。

  然而事情如果真的像鄧賢想得那么簡單就好了,張任或許也就不會有心思在這里拼命阻擊了…

  “子明…汝還是太年輕了啊…大軍說撤便撤豈有那么簡單…”

  好似安慰又好似解釋,張任搖了搖頭說了聲卻沒有說完。

  “好了!無需多言!便是按照本將軍所命去辦,一切后果有本將一人承擔!”

  “末將遵命…”

  鄧賢幾乎是咬著牙應的聲,雖然心中不愿但將令不能不從。

  此時此刻,哪怕張任真的要他去送死,那他也只能拼了命的去送個漂亮…

  雖然不是一邊倒的屠殺,卻也是差不了太多。

  益州軍士們層層跌落的士氣,正好是與荊州軍越戰越勇越戰越強成反比。

  此消彼長之下,就算此時韓信在世,恐怕也無能為力根本扭轉不了既定的局面…

  張任坐在校場門口,雙手握拳杵著下巴,眼睛死死地盯著前方戰場廝殺的地方,心里卻是一片冰冷。

  曾幾何時,他也幻想過自己的死法,也許是戰死沙場全了武將的宿命,也許是終老而亡無愧一生廝殺,也許也許吧,有太多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幻想。

  只是張任卻未曾想過會有今日這種場景出現,自己人開了城門放敵軍入城,于睡夢之中便已經注定了敗陣的結局,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有一個可以講理的地方,因為敵人的刀是鋒利的,是只會坎向他的頭顱而不是留下他說廢話…

  鄧賢說的撤軍,張任想過,也心動過。

  可作為一個將軍,作為一個馳騁沙場一步一步靠著戰功積累走到現在的將軍,張任覺得自己不能再逃跑下去了。

  之前的涪縣可以說是為了保存實力,甚至連泠苞劉璝二將都被賣了張任也是絲毫未有愧疚之心,因為那在他看來是正確的選擇。

  而緊接著吳懿叛逃,張任又跑了,那次是因為事出突然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依舊是為了保存兵力,這才后撤到了綿竹關…

  只是這第三次,張任不想再跑了,他累了,幾次三番的跑真的跑不動了。

  好歹也是益州名將,尊嚴何在勇氣何在,當年任縣中書吏時便有膽子剿滅匪患的張任又是何在。

  今夜,益州的天又要被捅破了,他張任也做了自認為該做的事情,剩下就只能交給老天了……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