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九章 英杰公瑾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江東周公瑾,歷仕孫家兩代,殫精竭力忠心耿耿,是孫策能夠打下江東最大的臂助,也是孫權坐穩江東之主最有力的支持者。

  這樣的一個人可以說已經站在了當世英雄豪杰的一等之列,留名于世傳唱千古已是必然。

  人都知江東美周郎懂音律有才情,長得帥不說,還風流倜儻心胸大度,更有江東二喬中小喬為妻,簡直是羨煞旁人。

  嬌妻美眷,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等周瑜是一樣都不缺,可謂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更有赤壁一戰大敗曹軍數十萬人馬,風頭當世無兩,為自己在后世的史書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天底下沒有永遠完美的事,自然也不可能有完美的人。

  周瑜這身子骨的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他,從小到大一直都未曾徹底的解決掉。

  多少大夫都找過了,可就是看不出真正的毛病來。

  說是從母體出生時先天的病癥吧,這好像也不對勁,因為周瑜家里可是世代官宦。

  父親周異做過洛陽令,掌都城地方政務;從祖父周景,從叔周忠皆官至大漢太尉,位列三公,妥妥的官宦子弟。

  周瑜母親懷他的時候,什么補物營養一概不缺,出生的時候白白胖胖,哪里會是有先天病根的意思…

  也許這就是天命吧,注定了周瑜完美的人生當中會出現這困擾他一生的病痛。

  早年的各種病癥,就算是有治愈的恐怕也落下了不少的病根。

  再加上其結義兄長,也就是孫權的老哥孫策被人刺殺身亡,獨留下一份偌大的家業給其弟孫權掌管。

  那時在孫策臨終之際,就鄭重的委托周瑜代為管教自己的弟弟孫權,也拜托周瑜務必要保住江東孫氏,保住他們兄弟倆聯手打下來的基業…

  兄弟臨終所托,周瑜自是盡心竭力的去完成,哪怕有種種萬千困難,卻也無法阻擋周瑜的腳步。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瑜在孫權尚且稚嫩的時候,一個人挑起了江東的重擔。

  不僅沒有讓失去孫策的江東陷入混亂,反而使得江東更加穩固,更加發展壯大起來,這才有了后面赤壁大敗曹軍的機會…

  可也正是因此,周瑜終是身體疲弱積勞成疾,咳血都能算是日常現象了。

  周瑜自己也很清楚,如果再這樣下去,他恐怕要走上英年早逝的道路了。

  但總歸有些事情需要人拿性命去完成,比如説劉備劉玄德一直堅持的仁義之路,比如説曹操曹孟德所崇信的順我昌逆我亡的唯我霸道,也比如説他周瑜所承兄弟之遺托…

  赤壁之后,忙著攻占南郡。

  曹仁誓死抵抗,拼盡全力阻擋周瑜的進攻。

  周瑜其實大可不必要這般拼命的,孫權在合肥開辟第二戰場,早就已經派人傳書,打算征調周瑜過去幫忙,至于南郡這里對于江東而言,或者說對于孫權而言著實是有些雞肋。

  可自知身體每況愈下,恐怕時日無多的周瑜則更加看中南郡,或者說他更加看重南郡所連通的長江水路,開辟進入益州的戰場路線。

  一個小小的江東不足以作為平定天下的根基。

  如果妄想靠著一州之地于占據半壁江山的曹操抗爭,那恐怕只是在癡人說夢罷了。

  人口,資源,經濟糧食等等等等,這些都極大地限制了江東的發展。

  中原的和江東的對比大家一目了然,周瑜為了完成先兄的遺愿,為了江東孫氏的未來,他必須要有更大的野心,也必須要有更長遠的目光…

  益州,就成了周瑜眼中的一塊肥肉,也是他計劃當中坐擁南地于北方曹操抗衡的關鍵所在。

  當初魯子敬所言三分天下,不也正是想著攻伐劉表接連益州以圖南北對峙的局面嗎…

  只有打下了南郡,江東孫家軍才能夠有一條貫穿揚州,荊州,益州的水上進軍路線。

  長江把三州連為一體,這中間一點所在,這個是南郡江陵!

  所以周瑜拼著性命,哪怕是被曹仁那廝陰了一箭也不下戰線,拖著傷病之軀應是將曹仁趕出了江陵,只能退守襄陽以保證南陽不失…

  在周瑜原本的計劃當中,他是準備在表面上做出兵壓襄陽以圖北進的意思,實際上暗地里卻打算偷偷摸摸帶著一支大軍西進益州。

  爭取速戰速決打劉璋一個措手不及,能盡快平定益州東部則是最好的結果。

  如若不能,則威壓襄陽一代的軍隊立即后撤布防江陵一線,以保證水路不失,則繼續加派兵力攻擊益州。

  只要拿下了益州一切都豁然開朗,荊州自可重新恢復戰略主權,亦有第三條北上之路。

  等到那時大可休兵養息數年,待兵甲充沛糧草滿盈之際,便是孫氏全線北伐于曹操決死一戰的時候…

  不得不說,周瑜的設想真的很完美,這個人對天下大勢到一地戰事都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掌控力。

  江東第一統帥之稱名副其實,孫權想不服都不可能,只能在心底里暗自羨慕加嫉妒了…

  至于占據了荊南四郡的劉備,在周瑜眼里更是一只極具威脅的老虎。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劉備不除荊州不復,江東不寧。

  只礙于曹操勢大,兩家聯盟乃時事而為,就算加上了聯姻,也更多是保證雙方眼前的利益關系。

  如若周瑜的計劃成功實施,那等到益州平定歸入孫家的時候,恐怕就是孫劉聯盟徹底崩壞的時候,兩家必有一戰。

  到那時,手握三州之地兵精將廣士卒敢戰的孫家又豈會怕一個小小的荊南劉備,揮手之間便可將其碾滅…

  連一向對孫劉聯盟很上心的老實人魯肅都不得不說,周瑜這個計劃真的很周祥。

  別看魯肅是傾向于聯盟,更跟諸葛亮是書信至交,但眼下各為其主,江東孫權才是魯肅真正的主公,若能獨抗曹操無需借用外力,那所謂的孫劉聯盟意義自然不復存在。

  兩家自為敵手,那面對敵人毫不留情的滅掉他才是最正常的事情吧…

  只不過可惜了,天不遂人愿,本以為自己還能為江東孫氏發光發熱一段時間呢,卻不曾想在返回江陵的途中便箭傷迸裂,直接引動舊疾復發。

  周瑜那已經成功了一半的完美計劃也只能到此為止了,真是時也命也啊……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