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章 所謂三分(下)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世人大多數都知道諸葛亮的隆重三分對策,卻少有人知曉江東老實人魯肅在多年以前就提過三分之名。

  有人謠傳說諸葛亮沒什么真才實學,就連三分天下也都是照著魯肅抄的。

  然而世人卻不知,這兩位本就是知交密友,時常有書信往來交換自己對天下勢力的看法跟見解,何談抄襲一說。

  而且魯肅這老小子還總想把諸葛亮拉入江東集團去,變著法的想要給自己主公孫權招攬大才,只可惜諸葛亮早已心有所屬了…

  再說兩人三分天下也不過只是表面上有些相似而已,都提倡者‘先三分天下,再一統王朝’的戰略理念。

  但深入探討之后,就會發現兩人的版本其實有不小的差別。

  首先,魯肅對于到底是那三個人并分天下這事就更看好原荊州牧劉表,而不是諸葛亮目前的主公劉備。

  這倒也不是魯肅老花眼看不清現實。

  而是當初劉備名聲不顯,空有皇叔的名頭,卻只能在族兄劉表手下做一藩屬壁壘,純粹就是個工具人,負責在曹軍南下的時候做第一道防線的。

  換了誰也不會將劉備當做將來有機會爭鼎的諸侯吧,魯肅自然不會將他放在計劃里,自然而然的提出了劉表占三分之一的位置。

  至于為什么不是益州劉璋,不是諸葛亮跟魯肅小瞧這位益州牧,實在是他根本就入不了他們的眼…

  當初劉璋的老子劉焉趁著黃巾之亂的時候提出恢復州牧制度,然后跑到了益州做起了土皇帝,打的正是在益州內慢慢積累等待時機,然后一朝出川威震天下的目的。

  可惜了,這個所謂的時機對于劉焉來說太晚太晚了,甚至他生命到了最后的一刻也沒有出現,只能將自己的諾大家底交給兒子劉璋來管理了。

  然而虎父犬子的劉璋,根本就沒有他老子劉焉的魄力和胸襟。

  不僅跟劉焉派出去鎮守漢中的張魯鬧翻了,更是一點想要出益州的打算都沒有。

  就是在曹操南下荊州最混亂的時候,也不過是調遣益州大將嚴顏并偏將冷苞,劉璝等屯兵魚復而已。

  表面上看起來嚴顏的五萬大軍有點躍躍欲試出川進攻荊州的味道。

  可實際上呢,嚴顏自己倒是想要打出來,但頂頭上司劉璋不干啊,沒有他的命令誰敢亂動。

  導致了荊州打生打死亂成了一鍋粥,直到最后都赤壁之戰曹孫劉三家決出了勝負以后,劉璋仍然沒有半點動靜。

  并且最讓益州眾將鬧心的是,他們的主公見到孫劉聯軍大勝曹軍之后,竟然嚇得連夜遣人把嚴顏又調回了江州,生怕刺激到在他眼里如狼似虎的孫劉聯軍。

  也是,曹操在北方名聲震天下,先平兗州后拿徐州豫州,又在官渡之戰干掉了比自己強大數倍的袁紹,風頭無人可敵。

  偏安益州的劉璋哪里敢跟曹操敵對。

  現在劉璋眼中最強大的曹操都被人擊敗了,那孫劉聯軍自然取代了曹操在劉璋心中地位,還不得趕緊撤軍保平安…

  這種窩囊膽小,只知道享樂毫無野心斗志的諸侯,怎么可能有機會在天下大勢上占據一分之地,也正是因此諸葛魯肅二人均為將其放在眼里…

  如果說三分人選上是諸葛亮與魯肅的第一個分歧的話,那在地域劃分上,就是兩人最大的區別了。

  魯肅想的是荊州,江東,中原三地并行于世,并且在曹操攻略遼東的時候主動提出攻打荊州,盡可能在曹操反應過來之前拿下荊州之地進而逼范益州,做到跟曹操劃江而治的南北政權局面。

  別的不說,如果魯肅這事真的成了,那歷史上的南北朝得提前個兩百多年。

  只是魯肅不僅低估了曹操南下的決心,也高估了自家江東的實力。

  一個江夏還得前前后后打了三遍,這還是在蔡瑁忌憚黃祖在江夏的控制力,給予支援很少的前提下…

  打個荊州都這么費力,直到曹操南下劉琮投降,孫權也沒有占據江夏全境,再加上劉表早就咽氣了,魯肅的三分天下自然無疾而終…

  接下來就到了諸葛亮登場的時候了。

  相較于南北政權,乃至魯肅把三分變化為兩分隔江而治的想法,諸葛亮就更加信奉三家鼎力的穩固局面。

  北邊曹操不可一力扛之,江東孫家作為政治戰略雙重盟友,雖然靠不靠譜還另說,但在曹操勢大的壓力下,跟自家主公劉備的聯合自然無可破。

  這三家之下,曹操以后中原跟北地數州之地,孫權亦有揚州兼小部分荊州和交州,而劉備便是大部分荊州跟益州之地。

  而后按照諸葛亮的想法,主公劉備在坐穩益州之后,應當奪取漢中威逼關中之地,出兵雍涼,切斷曹操的河西走廊,最好是能打下長安。

  如此一來蕭函之內盡皆附屬,于曹操跟孫權自是東西之隔,順道就變成了東西兩漢的局面。

  而且相對于劉表來說,劉備更是有著一面中興漢室剿除曹賊的大旗,明正而言順,具備了跟曹操一戰的正確性跟合法性,雖然看起來是個不小的政治包袱,但如果真的運營得當,天下自是可期…

  本質上的區別和看人的眼光不同,使得魯肅跟諸葛亮之間的三分天下高下立判。

  不過今天在場諸葛亮也不可能將那日跟草廬之中跟主公劉備討論的話都原封不動的說出來,畢竟那一日他們倆興頭正盛可是說了大半天的。

  在外面等候的關張二人都不耐煩了,要不是劉備時常還有聲音傳出,說不得都要沖進去看一看自家大哥是不是被他諸葛亮給怎么的了…

  簡潔明了,只曉說出個大概,在座之人該懂的自然都懂,理解不了的也不用擔心。

  反正其中多為武將,劉備說打哪就跟著打即可,知道的太深奧也沒什么用,還白費那腦力,有著功夫倒不如多練一練自身的技法,也免得在戰場之上一不小心失了前蹄丟了性命…

  確立了未來幾年后的戰略目標,今天開會的意義也就算是達到了。

  劉備心下放松之余不由得想起兒子還在自己的懷里,這半天沒有動彈怕不是睡著了吧。

  待他低頭一看,卻發現小劉禪睜著眼睛擺出一副聚精會神的樣子。

  劉備不由得莞爾一笑,他本意就只是想讓寶貝兒子盡早適應適應這種場面罷了,完全沒想過劉禪會聽懂這回事。

  現在自己兒子這幅專注傾聽的神情,到是讓劉備起了逗弄一番的想法。

  “阿斗啊,你聽了這么半天,是不是也該知道為父下面該干什么了啊…”

  本就是逗小孩的話,在場眾位也都笑呵呵的準備看看自家小主公怎么回答。

  “當然是打益州啊…”

  稚嫩的童聲從劉禪的嘴里傳出,卻好似讓時間都靜止了一般,在場眾人一瞬間都愣住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主公劉備的懷里,少主劉禪的身上…

  劉備張大了嘴,眼神里充滿了不敢相信和巨大的驚喜。

  諸葛亮的扇子也不搖了,雖然是風輕云淡的樣子,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那時刻保持微笑的嘴角竟是在無意識的抽動……

無線電子書    漢當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