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1)地字第十一號房

無線電子書    1625冰封帝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偌大的東京城幾乎空了下來,由于其旁邊就是遼陽城,最后尼堪干脆將此地設置成了一個學校集中地。

  此時,大夏國已經將遼東改成遼寧省,于是,在東京城的幾所學校紛紛以“遼寧”冠名,它們是:

  遼寧軍政學校,專門培訓并沒有經過大夏國境內各級學校學習出身的官員和軍官,如今重點是降官和降將,設置在金州;

  遼寧海軍學校,設置在旅順,從此之后帝國便有兩所海軍學校了(海參崴還有一所);

  遼寧高等技工學校,設置在遼陽,遼寧煤、鐵、銅礦產資源豐富,將來這里肯定會成為大夏國境內最大的工業中心,肯定要提前進行人才儲備;

  遼寧高等師范學校,設置在沈陽;

  遼寧陸軍學校,設置在東京城,學員正好守衛城池;

  除此之外,在梨樹城、定方城新設瀚海騎兵學校,吸納附近牧民、農戶子弟加入,如此一來,帝國境內便有了五原、梨樹城、定方城三所騎兵學校了。

  而步軍學校,也有赤塔、哈爾濱、東京城三所,帝國重視軍事的傳統可見一斑。

  當然了,在每個省的省城都設有帝國高等技工學校、高等師范學校,對于人丁稀少的帝國來說也算是傾盡了全力。

  原東京城阿敏的府邸如今改成了軍政學校,校長是當今國舅、遼寧的鎮守使阿克墩,副校長則是新近上任的遼寧按察使馮如京。

  說起這馮如京,他本來是孫傳庭的幕僚,投奔尼堪之后先后在理藩院、樞密院、政務院干過,還下放到下面擔任過知縣、知府,以三十余歲的年紀便高升大省遼寧省的按察使,不可謂不位高權重。

  阿克墩管轄的軍事分校主要教授瀚海軍的軍制、紀律、操典等,還要按照步軍學校、騎兵學校、海軍學校的規制進行至少三個月的訓練,這也是以前的軍政學校放在濟州島,如今遷到金州的原因,只有靠海的地方才能滿足三個兵種的需要。

  而馮如京管轄的行政分校則主要教授大夏國的官制、各種政策、政令、大夏律法等,文官們管束倒沒有武官那么嚴格,不過統一的作息、學習還是需要的。

  對于那些投降過來的軍官、文官,尼堪進行了一刀切,武官超過四十歲的、文官超過五十歲的一律不錄用,于是,像祖大壽這樣的人就不能加入瀚海軍了,他如今也只能靠祖澤潤、祖澤洪兩個兒子過活。

  目前,祖澤潤也在軍政學校學習,他同尼堪同歲,也三十三歲了,不過他投降時便是明軍的副將,投靠滿清后也是一個副都統,在軍政學校學習三個月后如果被認為“合格”,還是能獲得一個不錯的職位的,當然了,像以往那樣年紀輕輕便位高權重肯定是不可能了。

  祖澤洪今年才十五歲,不過他從小讀書、習武,在尼堪的建議下,他進入到了梨樹城騎兵學校。

  還有一人也是很尷尬。

  洪承疇。

  對于洪承疇這樣的人,尼堪還是準備重用,就憑他在投降滿清之后成了清國攻略長江以南地帶事實上的首席督撫來說,他的能力還是有的,如今在大夏國的旗下,像他這樣的文武雙全的老成之人還真不多。

  說尷尬是因為洪承疇今年正好五十歲,若是大夏國再蹉跎一年收服遼東,洪承疇便不能進入大夏國的文官序列了。

  閑話少說。

  金州。

  大夏國占據此地后便準備擴建一番,讓其成為遼寧南部工商重鎮,而讓旅順專門成為軍事重鎮。

  故此,占據此地后不久,大夏國便讓工部在此地擴建城池,準備將原來方圓四里的城池擴大一倍,如今已經過去幾個月了,城池仍在建設當中,不過舊城之中,原本的屬于金復分巡道衙門所在,已經改成了大夏政學校。

  既然是軍政學校,就不能像軍營那樣一間大通鋪,可以住上兩個班的人員了,都是五人一間,還是火炕的大通鋪。

  前面說過,大夏國在拿下遼東的戰事里,接受的滿清千總以上降將有好幾百,其中有的年紀大了,按照帝國四十歲的年限,就不合適留在軍營里了,最后尼堪還是放棄了將所有旗人全部殲滅的心思,對于在遼東各大城池有宅子、家眷、錢財的依舊給彼等保留,但以后就要靠自己了。

  對于千總以下的軍士,愿意從軍的全部撥到新設的幾個步軍旅,不愿意從軍的則按照普通百姓分配田地。

  以上幾宗都不愿意的,也好辦,全部分配到本溪、鞍山、撫順各大礦山、作坊或作為礦工,或作為工匠學徒。

  也有的被聞訊過來的山西商人、大夏商人收入囊中,多半作為商隊護衛。

  大夏國新近成立的西伯利亞公司、美洲公司也要了不少人。

  對于在四十歲以下,依舊愿意從軍的則全部進入軍政學校學習。

  軍政學校軍事分校,地字第十一號房間,正好位于分校的東南角,住著五個人。

  李思恭,三十三歲,李成梁之孫,在梨樹城大戰中為瀚海軍識破地道立下大功,肯定是瀚海軍今后要啟用的人員,不過究竟擔任什么職務,用在哪里,尚需在學校學習半年之后才能定。

  孫定遼,跟隨祖大壽投降的大凌河副將之一,也是三十三歲,遼陽人,明朝武舉出身,此人長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劉良臣,近年來剛好四十歲,蓋州青石嶺堡守將,明國鳳陽總兵劉良佐之弟,北京人,身材粗壯。

  遏必隆,三十五歲,滿清開國五大臣額亦都幼子,原本是鐵嶺城守將,鑲黃旗副都統,算是投降大夏國的正經滿洲將領里職位最高的之一。

  身材高瘦,典型滿洲人長相,不過此人后世是康熙上位后的四大輔政大臣之一(另三位:索尼、鰲拜、蘇克薩哈),肯定也不簡單。

  當尼堪得知此人也投降了,心里也是十分詫異,最后還是決定優待他,讓他進入軍政學校學習。

  最后一位,便是很早便投靠了大夏國的原旅順堡的兩名甲喇章京之一的石明雄,石明雄投降后在濟州島的軍政學校學習了三個月,然后就加入到了吳應龍的部下做了一個團副指揮使,按照瀚海軍的規定,凡是降將抑或不是從大夏國各級學校上來的將官,就必須在軍政學校學滿半年才能最終“轉正”。

  故此,這一次,石明雄又來了。

  當然了,像這樣很早“從龍”的降將,在如今降將云集的遼東,自然還有其它的用途。

  石明雄,便是地字第十一號房間五人組的組長。

  若是放在從前,像石明雄這樣不入流的漢軍旗軍官,別說遏必隆了,就算在孫定遼、劉良臣等人面前也是抬不起頭的,也就是李思恭與他有一比。

  不過,當時皇太極為了籠絡李成梁后人,可是讓宗室女子嫁給了李思恭的,這樣算起來,石明雄連李思恭也不如。

  但目前卻掉了個個。

  晚上,地字十一號房依然燈火通明,按照規矩,晚上是學習瀚海軍軍紀的時間,幸好,該房間的諸人都識字,像孫定遼、劉良臣等人都是遼東的軍將世家,李思恭就不用說了,作為額亦都的幼子,其上面有徹爾格、圖爾格、伊爾登等兄長保駕護航,根本不需要自己在一線廝殺,很早就學會了讀書識字。

  反倒是石明雄自己,他本來是一個文盲,大字不識一個,還是投降瀚海軍后在濟州島勉強學了幾個字,如今他倒是腰板兒挺直、聲音洪亮,正在教導其余四人在誦讀《瀚海軍操典之軍紀篇》。

  其實石明雄在誦讀時,這心里既興奮又緊張,特別是他看向遏必隆時,面上也是強自鎮定,以前若是見到此人,他肯定是要趴在地上恭候大駕,口稱“奴才”的。

  遏必隆何許人也,自然明白石明雄這小角色的彎彎繞繞,不過,如今他是額亦都唯一留在遼東的兒子,額亦都家族幾百口人都需要他來周全,若是在這種場合還要耍“主子”的威風,被軍政學校的校長阿克墩知曉了,肯定會讓他吃不了兜著走的。

  可巧了,他的一個尚未成年的侄兒也叫阿克墩,他還在猶豫自己是不是要他改名以避這位大夏國的國舅之諱呢。

  以四人的資質,莫說背誦軍紀了,就算要彼等將操典的內容全部背下來也不成問題,當晚,四人都是一字不差地將“軍紀篇”背了下來,這讓還準備挑挑毛病的石明雄不禁有些意興闌珊。

  “嗚……”

  這時,悠長的熄燈號響起來了。

  “十分鐘洗漱!然后就寢!”

  如今在瀚海軍里,自從用上了掛鐘后,便不再依靠傳統的用滴漏、日晷來確定時間的做法,主要依靠大鐘,當然了,為了保證大鐘的準確性,滴漏、日晷還是同時在用。

  石明雄沒好氣地說了一句,然后端著自己的洗漱用品走向用水間——到這個時候,瀚海軍已經在房舍高處修建了水塔,并利用陶管通到了各個房間,還利用鍋爐、煤炭燒起了鍋爐,自然不能保證全天候熱水供應,不過在固定的時間段還是可以的。

  每一個房間,每人都有一個臉盆,兩條毛巾,一個水杯,用水處是一溜十個水龍頭,兩個房間合用一個,一擰開都是熱水,這是遏必隆等人來到學校后最驚詫的地方,不過一想到十五分鐘以后熱水可能就沒了,所有的人趕緊端著木盆來到那里。

  在那里,遏必隆碰到了另一個房間、名義上是漢軍旗的大將,實際上是佟佳氏的佟養甲,兩人同歲,年幼時就交好,如今見了自然是分外親切,不過按照瀚海軍的規矩,洗漱時是不能講話的,兩人略略點點頭之后趕緊端著木盆就往水池處走。

  雖是這樣,意外還是發生了,如今的水龍頭雖然都是銅制的,還用上了杜仲膠制成的密封圈,畢竟不能與后世相比,這不,估計是這幫沒見過世面的降將們用力過猛,竟然將一個鑲嵌在陶管上的水龍頭擰斷了,導致熱水大量地溢出!

  擰斷水龍頭那人這下驚慌了,不過他趁別人沒注意,在洗漱完之后,用自己的一塊手帕塞到到陶管里,然后故意在那里磨蹭——他知道,過一段時間水流就會停止,屆時就算將手帕取下也沒人知曉。

  這一切竟然逃過了兩個房間組長的眼睛。

無線電子書    1625冰封帝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