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414.獎項從來都沒有那么重要

無線電子書    音樂系導演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電影雖然說自從誕生之初,就是作為一種商品,可是卻又被稱作是第七藝術。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地,電影開始被分為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

  而商業和藝術,從來都是對立的。

  一部電影,如果大賣,那么絕大多數時候,都肯定是被貼上商業的標簽。

  因為,藝術從來都是少數派,藝術從來都是小眾,從來都不是大眾的。

  而電影大賣,就說明,這部電影獲得來的大眾的肯定,那么這還是藝術嗎?

  《靈異第六感》也是如此,這部電影,很明顯的,有大賣的潛質,再加上《靈異第六感》的編劇是王逸凡。

  雖然說王逸凡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項。

  但是實際上,《泰坦尼克號》拿獎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那絕對不是因為《泰坦尼克號》的藝術成分有多大,藝術成就有多高。

  而是當一部電影,票房達到了創紀錄的程度,那么這個時候,商業就會反過來影響所謂的藝術。

  畢竟,哪怕奧斯卡標榜藝術殿堂,但是實際上,奧斯卡的運作模式卻是非常商業的。

  所以,王逸凡拿獎,實際上,并不會被貼上是藝術導演的標簽,相反,很多人認為,王逸凡才是商業上最成功的代表人物。

  因為,他用商業電影,逼迫著奧斯卡的藝術向商業妥協。

  同樣的,杰克·柯蒂斯,他的百億大導演的名頭,天然的就是商業電影導演。

  眾所周知,不管是導演也好,演員也罷。

  其實那些所謂的文藝人士,都是帶有明顯的歧視的。

  比如前世的小李子。

  他天然的就不受奧斯卡待見,否則的話也不至于扮丑最終從奶油小生到了中年油膩男才拿到了獎!

  而這還是因為,小李子一直在跪舔奧斯卡的緣故,他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在追逐藝術。

  而杰克·柯蒂斯如果想要再拿奧斯卡最佳導演,那么他也同樣的必須拍一部真正的藝術電影,一部真正的小眾電影。

  不,一部可能還不夠,因為這無法讓那些老家伙們認為,你是真的在追求奧斯卡。

  而《靈異第六感》顯然不是所謂的小眾影片,這部電影,天然的就無法獲得獎項的肯定。

  當然了,到了王逸凡和杰克·柯蒂斯這個程度的導演,實際上,對奧斯卡,并不會像小李子那樣重視,甚至都成為了執念了。

  杰克·柯蒂斯也拿過奧斯卡,所以,獎項對于他而言,也不是真的就那么重要。

  同樣的,其實奧斯卡對于《靈異第六感》來說,也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因為,這部電影的大賣幾乎已經成了定局,觀眾口碑堪稱爆棚。

  哪怕是那些標榜藝術的影評人,對于這部電影,也不得不稱贊一句,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只是缺乏藝術元素。

  所以,奧斯卡對于《靈異第六感》從來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其實奧斯卡的影響力之所以那么大,從來也都不是因為這個獎項的藝術成就有多高,有多純粹,而是因為,奧斯卡作為一個獎項的品牌。

  對,就是品牌,這個品牌做的足夠好,影響力足夠大。

  而影響力是怎么來的?

  為什么那么多電影對這個獎項趨之若鶩?

  卻諷刺的是因為,這個獎項一旦拿到,那么對電影的收益有非常大的加持。

  到了最后,同樣的還是用商業上的東西說話。

  其實在好萊塢,影后影帝,并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的受人敬仰!

  君不見很多影帝,或者影后,拿到奧斯卡之后,卻反而事業上出現巨大的滑坡。

  說白了,就是被忽悠的。

  “奧斯卡真的沒那么重要嗎?”陳少軍卻是有些不理解。

  是的,實際上,對于很多國內的導演來說,奧斯卡那真的是夢寐以求的最高榮譽。

  是的,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實際上,影響力的確如此。

  “這要看你怎么想了,你要知道,在國人沒有拿到歐洲三大的時候,其實歐洲三大的影響力未必就比奧斯卡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王逸凡笑著道。

  “而當有國內的導演拿到歐洲三大的任何一個電影節的獎項的時候,你又會發現,國內會有很多自來水,幫你吹捧這個獎項,甚至他們會對奧斯卡不屑一顧,認為,奧斯卡不純粹。”

  陳少軍聽了,仔細想想,還真的是這樣。

  “其實原因很簡單,早年,我們華國的電影市場很小很小,可以說,拍電影,就是賠本生意,那么怎么賺錢?去國外刷獎項,刷到獎項,那么外阜就好賣了,于是越來越多人,開始拍的電影,本身就都是為這些電影節準備的。”

  “而當這些電影節上拿獎的人多了之后,你又會發現,除了在拿獎的時候,會讓媒體和大眾狂歡一下,其他的時候,其實反倒是直接被人忽略掉了,其實我們國內有不少年少成名,拿到這類的獎項的,但是現在混的卻未必有多好,所以,獎項這東西,真的很多時候,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你沒成名的時候,拿到獎項固然會讓你成名,可是這個名,卻是反倒是很多時候會局限了本身的發展,因為拿到獎之后,就是國際影帝,國際影后了,那么是不是身價也會水漲船高?可是實際上,票房號召力并沒有增加多少,對于投資方來說,頂多也是多一個噱頭而已。

  但是對于演員本身,拿到獎項之后,你是選擇繼續深耕文藝電影,還是轉到商業電影上?

  繼續深耕文藝電影,那么只要你沒有繼續拿獎,就不算是成功的,可是連續拿獎本身就不太現實,可是轉到商業電影上,卻又有一個問題,拿獎,不代表你真的實力或者演技就比其他人高,票房號召力也更是和獎項沒有太大的關系,那么這個時候,就會變得有些尷尬了。”

  “當然,不是說拿獎沒用,至少當你成功名就的時候,那么你的獎項就會成為你的背景夯實的基礎。”

  王逸凡笑著說道。

  其實這真的不難理解。

  前世的時候,夏雨可以說是威尼斯電影節最年輕的影帝。

  可是但就是活躍度與熱度明顯和他拿到的獎項不匹配,甚至如今在娛樂圈夏雨的存在感也是極其的微茫。

  所以,獎項不是救命良藥,也沒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無線電子書    音樂系導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