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189.商業和藝術

無線電子書    音樂系導演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其實華國這邊的普通人對于奧斯卡的印象,或者說了解,大多數其實都還停留在,蹭紅毯之類的花邊新聞當中。

  每年的奧斯卡,其實都和華國這邊的電影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

  有的,也就是某某女星亮相奧斯卡紅毯之類的。

  《泰坦尼克號》沖擊奧斯卡?

  這個話題,很快地在華國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沒辦法,王逸凡,已經在票房方面,在商業方面登頂了。

  杰克·柯蒂斯,夠牛逼吧?堪稱商業方面的世界第一導演,累積票房世界第一,超過百億美刀的票房累積。

  可是結果呢?還不是被《泰坦尼克號》打的落花流水?

  那么讓王逸凡成為真正的世界之王,名副其實的電影世界之王,就只剩下奧斯卡這個號稱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獎項了。

  “《泰坦尼克號》不拿獎,天理不容啊!”

  “就是,老美不是一直標榜不搞種族歧視嗎?那王逸凡絕對最有資格拿今年的奧斯卡了。”

  “樓上的太天真了,不搞種族歧視?嘴上說說罷了!”

  “王逸凡現在還真的什么都不缺,就缺一個奧斯卡這樣的獎項了。”

  其實華新這邊,林滬生也問過王逸凡,對奧斯卡是不是有想法。

  “你要是有想法,華新肯定全力支持你,公關費用不設上限!”林滬生說道。

  開玩笑,奧斯卡是高冷,但是也沒高冷到拒絕公關的程度,鈔能力在奧斯卡還是相當有用的。

  而《泰坦尼克號》的全球大賣,幾乎讓華新的股價漲停了好幾次。

  讓華新的市值再次飆升。

  沒辦法,《泰坦尼克號》太嚇人了,幾十億美刀的票房,折合華幣,高達上百億啊。

  所以,花個幾千萬能讓王逸凡這個送財童子高興高興,林滬生絕對是全力支持的。

  “算了吧,奧斯卡沖獎,需要做的工作太多,而且耗時耗力,還要去給那些個鼻孔朝天的老家伙陪笑臉,我實在沒興趣!”王逸凡淡淡地道。

  此一時彼一時吧。

  早些時候,如果說對于奧斯卡,王逸凡還是有點念想的,但是現在,他是真的對奧斯卡金像獎沒有太大的想法。

  無他,因為奧斯卡金像獎,對于如今的他而言,其實真的沒有那么重要了。

  前世有媒體披露了征戰奧斯卡最佳影片公關成本。據報道,每年最佳影片征戰奧斯卡的成本約為1000萬美元,而好萊塢的總花費是1億至5億美元之間。

  說白了,奧斯卡金像獎,本身也是一門生意而已。

  也就是人家門面工作做的好,所以,讓獎項顯得很有吸引力,可是最終拿奧斯卡獎項的目的依然還是利益。

  花費一千萬,能拿到獎項,那么他們就可以從市場上賺回超過一千萬美刀的沖奧成本。

  可是一千萬美刀,對于王逸凡來說,毛毛雨啦!

  北美的影評人,為什么一直都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一方面固然有因為,曾經在紙媒時代,影評人這個群體對電影的票房的確是有很大的影響力的。

  那個時候,北美的影評人行業,很是興盛,影評人的收入也更高,不僅僅如此,逼格同樣的很高。

  可是到了互聯網時代,在蔑視權威的年輕一代成為主流消費者之后,影評人的影響力就一去不復還了。

  他們能對電影的票房影響力也越來越微弱。

  甚至開始起到反作用。

  他們吹捧哪部電影,哪部電影反而就會撲街。

  可是影評人們依然一副高冷的樣子,當然是因為,他們還有所恃!

  因為影評人對于電影的獎項的影響力還是蠻大的。

  奧斯卡金像獎,別看好笑很高冷,但是實際上,奧斯卡金像獎,真的是老人獎項。

  因為根據統計,奧斯卡金像獎一共有六千多會員,而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

  同時,很多奧斯卡金像獎的會員,通常他們投票的時候,都是用腳投票的。

  因為很多電影,他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或者看過。

  這個時候,你指望他們能夠根據電影內容投票,那不是扯淡嗎?

  而想要沖擊獎項,其實很多電影,都會根據奧斯卡的提名時間,頒獎時間,來制定電影的上映流程。

  每到頒獎季,特別是奧斯卡提名正式公布前一段時間,好萊塢絕對處于群魔亂舞以及經紀公關遍地走的狀態,奧斯卡頒獎典禮對于大大小小的明星來說,是最好的宣傳秀場,如果連入場券都拿不到,何談其他。

  除了能跟提名沾邊的人外,那些二線明星或者是新晉的影星們,無不使盡渾身解數,四處奔走聯絡,希望可以獲得組委會的邀請,成為嘉賓或者邀請人員之一。

  宣傳公關可以說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當你有所圖,而所圖又巨大的時候,偏偏還不能直接說出口,以免引人反感,成為眾矢之的,其中的度和學院的心理底線一定要掌握好。

  每年公關大戰最激烈的時候,都會有人暗中收到一些隱晦的警告告,如果此時還不知道收斂,電影學院絕對不會介意將他們扔給媒體,借此顯示自己的公平公正。

  就算是有風險,依然有無數明星灑下大把金錢,雇傭最著名的公關公司,因為做了未必會拿到小金人,不做的話,幾乎肯定與獎項無緣。

  當然,相對于《泰坦尼克號》這個級別的電影,其實如果只是提名的話,倒是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

  但是想要拿獎,那么哪怕是,《泰坦尼克號》也依然要進行大規模的公關。

  其實這也是奧斯卡金像獎能夠成為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獎項的原因之一,那就是,它會向商業妥協。

  《泰坦尼克號》是藝術片嗎?

  這玩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以《泰坦尼克號》的票房而論,顯然這部電影,和藝術電影,還是有偏差的。

  至少,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你電影想要大賣,那就別說自己是藝術片。

  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商業和藝術從來都是很難共存的。

  那么《泰坦尼克號》呢?

  你要說這部電影,是爆米花電影吧,還真不是,但是要說有多高的藝術成就,同樣的也不好說。

無線電子書    音樂系導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