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048.如意算盤

無線電子書    音樂系導演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王逸凡為什么說阿貍的全球化戰略是個天坑?誰進誰死?

  一方面就像前文提到的,全球電影市場,太大了,這個餅太大了。

  這會讓人在控制成本,預測電影的票房容量的時候,產生巨大的誤差。

  原本可能是十億的預計,可是現在多出來一個北美票房,那么是不是可以再翻個倍?

  于是,電影的制片成本,自然就很難控制的住了。

  前世的港島電影,之所以沒落,其實也是因為好萊塢的全球化戰略。

  是的所謂的全球化戰略,好萊塢才是真正的王者。

  首先,因為好萊塢的市場足夠大,所以,他們在拍電影的時候,自然不會忽視北美以外的票倉。

  于是,在港島只能以千萬港幣計來拍片的時候,人家投資的電影,卻是已經數以億計美金了。

  電影本身就是燒錢的行當,你舍不得燒錢,自然比不過財大氣粗的好萊塢電影。

  好萊塢電影早期其實也根本不敢說什么全球化戰略。

  因為那個時候,好萊塢電影還沒有大殺四方,真正的讓好萊塢電影走向全球化,是電影技術的升級,讓好萊塢擁有了最先進,最成熟的技術,打造出來最精彩的視覺特效,于是,無數的海外市場淪陷了。

  當然了,好萊塢能這么做,是因為,北美本身的電影市場足夠成熟,他們才會將目光瞄準海外。

  那么又有人會說,華國的電影市場也已經足夠大了,所以,國內的電影,不是和好萊塢電影一樣,完全可以目光瞄準海外了嗎?

  但是實際,還真的不行,因為,國內的電影市場雖然越來越大,甚至正在追趕北美,但是華國的國產電影卻遠遠稱不什么經驗豐富。

  廣個告,\\咪\\咪\\閱讀\\app\\mimiread\\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快!

  很多電影在國內尚且無法獲得觀眾的肯定,更何況是海外?

  但是這種道理誰都懂,可是該心動的還是會心動。

  就像那些毯星,別看國內不少人說什么他們不要臉之類的,說什么丟人都丟到國外去了。

  可是實際,羨慕他們的人比比皆是。

  因為,實事求是地說,人家這么做,的確成功了。

  就算沒作品,那又如何?回來還不是照樣“國際巨星”的通稿到處飛?

  任何一個大戰略,大方向,大舉動,都是需要實際案例來證明的。

  阿貍傳媒搞出這么大的陣仗,全球話戰略,全球第一規模的院線,這些噱頭不可謂不大。

  比之大數據電影戰略,甚至都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大數據電影戰略,本身這個話題的確很高大,影響力也相當大。

  按照阿貍的提出的大數據戰略的理想化的結果,這將會是改變現有的電影格局的戰略。

  但是實事求是地說,任何重大的顛覆,都不是短時間內能看到成效的。

  而且,很多人其實并不是太清楚大數據電影到底是什么玩意,所以,很多人都在觀望。

  但是這一次全球化戰略,卻完全不同,因為那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當然,阿貍傳媒不是做慈善的。

  全球化戰略,不是誰都能享受的到的。

  畢竟,他們也不傻,怎么可能真的隨隨便便什么電影都能享受到阿貍傳媒的全球化戰略。

  所以,顧名思義,你想要享受到阿貍的全球化戰略的紅利,那么自然也必須要有所付出。

  比如,將所有的發行工作都交給阿貍影視發行來負責。

  所謂新官任三把火。

  同樣的,阿貍傳媒入主帝國院線,自然也要做出一些動作來。

  電影全球化戰略,這個動作看起來很大,但是實際,卻是雷聲大雨點小。

  現階段,也就只有那么一些巨頭以外的公司,會想著嘗試一下和阿貍合作。

  而巨頭們或許也會動心思,但是卻絕對不會貿貿然嘗試。

  別人不知道國產電影的海外的發行的情況,國內的影視巨頭們,卻都門清的很。

  畢竟,都是和好萊塢公司合作過的,他們那邊的套路,大家其實都明白的很。

  阿貍傳媒收購帝國院線,的確是讓大家很吃驚,但是要說阿貍能一下子掌控一條完整的電影發行渠道,大家還是保留意見的。

  所以,阿貍傳媒最需要的,其實和之前大數據電影戰略是類似的。

  他們急需一個成功的案例來推行這個電影全球化戰略。

  需要一個成功的案例,來堅定大家對電影全球化戰略的信心。

  但是很尷尬,誰都知道,電影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電影這門生意,一直都是周期性很長的生意。

  而且有過《數字王國》的雪崩,阿貍傳媒再怎么互聯網思維,也不會傻到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還有一點,阿貍傳媒目前的情況,也同樣的很尷尬。

  就算想要搞大事情,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本來,巨頭之間,都是合作和競爭并存。

  但是阿貍一來就一副想要當老大,甚至想要成為華國影視第一影視巨頭的意思。

  又是大數據電影戰略,又是電影全球化戰略。

  高呼一聲狼來了,真的不為過。

  再加阿貍一貫的強勢的商業行動,所以,實際,包括未來星傳媒在內,對阿貍傳媒都是帶著警惕的。

  做互聯網的,很多時候,張口是賽道,閉口是獨角獸,或者是馬太效應。

  可是影視產業,卻從來都不是互聯網。

  影視產業,最重要的從來都是內容,是人!

  可惜的是,阿貍傳媒現在很難堪,二三線導演倒是簽了不少。

  可是讓這些個導演,去拍大制作,去用他們的電影搞全球化戰略?

  別扯了!

  所以,理所當然的,齊東明就像到了之前和華新合作的那部《功夫》!

  這個模式就很好嘛!

  現成的,而且票房本身有保障。

  所以,阿貍傳媒再次找了華新。

  “阿貍傳媒的齊東明親自找的我。”林滬生笑著道。

  “哦?我猜該不會是想讓我們幫著實驗他們的電影全球化戰略吧?”王逸凡笑著問道。

  林滬生點了點頭道:“不錯,就是這樣。而且開出的條件,說實話,我都有些心動。”

  “說說看!”王逸凡也有些好奇,阿貍傳媒到底開出了什么樣的條件。

  “他們想要《珍妮號》的北美發行權,零分成發行,同時,國內方面,他們也會給予宣傳資源的支持和院線的支持。”林滬生笑著道。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文字版

無線電子書    音樂系導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