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四十三章 技術派和融資派

  會后大家一起聚餐,席間聊起各種行業消息,馬沄找了個機會問了孟謙一句,“孟總,你們是準備發力外賣行業了么?”

  2013年的下半年,國內外賣競爭越發激烈,而且由于網絡發展的提速,這一世的整體發展速度相比之下更快一些。

  而大風娛樂旗下有口碑生活,龐大的商家資源擺在那,這事根本沒等孟謙去說,整個市場趨勢就擺在那,顧俊輝直接拍板干了。

  “嗯,不過我現在主要在盯一些技術上的事情。”

  “技術上的事情?”馬沄等人看似很隨意的在聊這個事情,其實大家非常在意。

  因為到了2013年的下半年,O2O成為一個全球熱門概念,外賣在大家眼中就是O2O潮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大家都已經手癢了,一堆人想要進入這個行業。

  但如果大風集團準備好好發展自己的口碑外賣的話,大家多少會有些顧慮,畢竟一想到要跟大風集團競爭,誰都會有點慫。

  “現在外賣平臺基本都已經從網頁版走向手機版,既然是APP,自然要往智能的方向考慮了,現在的外賣平臺大多還只是根據定位把周邊商家羅列一下,根據評分或者銷量做一個排行。這都已經算比較成熟的了。

  顯然這個產品本身的優化還有很大的空間,理解用戶的喜好,給與用戶更多的選擇標簽,這都是平臺方該去解決的技術問題,尤其是在用戶理解上,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算法,因為飲食這個東西是很獨特的,一個人連續點一周清淡的食物不一定是因為它喜歡吃的清淡,或許是因為他生病了。

  而且大部分人都會傾向于時不時換換口味,現在主流的算法在外賣行業并不怎么適用。

  這是我們現在攻克的第一個技術難題。”

  孟謙故意說了一句第一個技術難題,馬沄順勢就把話接下去了,“孟總方便透露更多么?”

  “其實也沒什么可隱瞞的,另外一個在攻克的技術,在配送方面。

  外賣跟團購看起來很相似,都是一個整合線下資源的事情,但仔細一想就會意識到區別,最明顯的,團購基本不用配送,但外賣需要配送。

  之前外賣平臺都是商家自行配送,但隨著今年外賣的快速發展,很多商家都已經出現了配送能力不足的情況,如果要讓商家專門雇幾個人負責配送,這個人工成本又成了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所以最近業界比較明確的一個方向就是平臺建立自己的配送團隊。

  那么這個時候問題就出現了,餐飲配送雖然很早以前就出現了,但建立大規模的配送團隊還真是頭一遭,這個時候不論其他,一個合理的調度系統建設就成了必然,因為他們不屬于餐廳,他們需要穿梭于不同的商戶和用戶之間,甚至外賣行業如果真的發展起來,這個隊伍會非常龐大,說不定會成為一個能解決大量就業問題的社會崗位。

  對于這種可預見的未來,如果前期什么都不做后面很容易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就比如配送這個工作的特殊性和薪酬之間的天然矛盾性,我們假設做了一個模型,配送員正常合理按時配送,一天工作八小時可以賺6000塊錢,你從整個社會薪酬標準的角度來說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但配送員說我想多賺點錢,按照系統計算他一小時只能送五單,但他硬要接七單,然后去闖紅燈,去違章,你們說怎么辦?

  也許有人會說,那就處罰,好,那么請問這個處罰規則怎么定?如果今天碰到了一個客人讓配送員在樓下等了他十分鐘導致后面的訂單全部超時了,客戶又不承認自己讓配送員等了這么久,你也沒有監控,怎么辦?

  一刀切的讓配送員承擔么?”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現在整個市場對外賣發展就是搶用戶的概念,直到孟謙今天這么一說,大家才開始有了這么點意識,這個行業繼續發展下去,事情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你們都知道我喜歡把事情做在前面,對于配送員這個未來很可能爆發的行業來說,我們前期一些工作一定要做好,不然后期很容易出事。”

  “那孟總現在有什么想法?”

  “現在也還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首先在收入問題上我認為一定要避免過度的薪酬誘惑,配送員就是一個低門檻的工作,有些東西就是應該直接了當,這也不存在任何的侮辱和歧視,反而非要把這種低門檻工作跟月入兩三萬的高薪劃上等號,這才是真的對誰都不負責。

  人家配送員奔著兩萬的月薪來,結果發現一個月賺一萬命都得搭進去,原來的工作又辭了,怎么辦?矛盾必然就產生了啊。

  其次,宣揚多勞多得當然可以,同時必須宣揚規則,多勞多得不是違法亂紀的理由,當然這話說的可能重了一點,但是不遵守交通法規,有時候葬送的確實不僅僅是別人的利益,更可能直接就是配送員自己的生命。

  當然,最后還是要落到平臺,平臺必須要擔起責任,這就是我說的技術問題,我們要全力打造一套智能系統,這套系統先要算出相對合理的薪酬空間和工作強度空間,不能把配送員當牲畜,徹底壓榨他們的勞動力,也不能說一個幾乎沒門檻的工作真的輕輕松松月入兩三萬,這會破壞一些東西,而且還要考慮用戶能接受的配送價格。

  然后要建立盡可能便捷的服務機制,比如引入智能客服方便解決常見問題,最大力度拒絕一刀切的做法,不要讓配送員無辜受罰,也不能讓用戶被道德綁架,我始終都是這句話,做平臺,服務最重要,不然就是流氓。

  總結來說就是三點,第一,要讓大眾清晰的認識配送員這個崗位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二,要讓配送員這個行業規范化,有序化,第三,最重要的就是平臺得擔起責任,而不是只負責搭平臺,其他就不管了。”

  孟謙的話給了大家莫名的壓力,因為現在根本沒人去想這么復雜的問題,可孟謙卻想了,孟謙把前期工作做的這么詳細的話,大家還拿什么跟它斗...

  然而其實大家并沒有理解孟謙真正的意思,孟謙也注意到大家沒理解,所以主動說了下去,“雖然在這說了半天,但看的出外賣行業的未來對于大家來說可能還是比較陌生,其實我們可以看看另外一個行業,另外一家企業,一家被米國譽為O2O時代下經典代表的企業,Uber。

  Uber明年就要進入華夏了大家也都知道,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Uber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數據。

  Uber現在推行的三人團隊低成本開拓模式在十幾個國家都已經取得了看似成功的結果,但如果打開Uber的數據卻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東西。

  通過部分國家對Uber的調查數據顯示,Uber的假單率超過35,而且操作假單是Uber推廣團隊親自教學的。

  Uber確實是O2O模式下一個經典代表,因為它開啟了一個新的企業模式,這個模式就是,燒錢,獲取用戶,用戶流量數據化,編故事,轉換成融資。

  其實絕大部分產業都會打價格戰,但是過去我們打價格戰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比如像液晶面板打價格戰,目的是為了拿到訂單,拿到客戶,拿到市場,然后客戶和市場會給我們帶來利潤。

  這兩種模式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過去燒錢歸燒錢,最后還是以產品為核心的,但像Uber這種模式,產品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流量,因為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融資。

  我可以跟大家打個賭,Uber到華夏之后必然會開啟猛烈的燒錢大戰,而且華夏市場十有八九會成為Uber燒錢最狠的一個市場,因為華夏用戶基數太大了,燒的越多,數據越好看,回頭能換取的融資就越多。”

  作為重生者,孟謙說的自然沒錯,華夏確實就是Uber最大的燒錢市場,而目的,也確實就是為了用戶,Uber在華夏的假單率超過40,世界第一,一切都是為了融資,很多人覺得Uber在華夏失敗了,其實并沒有,Uber華夏賣了個好價錢,30億米元,后來證明根本不值。

  同時,Uber通過在華夏的數據案例在米國又撈了一票融資,還把燒錢燒的完全不講道理的華夏市場留給滴滴等平臺繼續斗去,Uber這波根本不虧。

  而當孟謙講完Uber的例子,現場很多人終于明白孟謙今天到底在說什么了。

  Uber就是O2O時代下的一個標志性產物,打破了曾經的企業發展規律,開啟了流量融資時代,而這,也是移動互聯網泡沫中的一個重要泡沫。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尤其是現在這個O2O概念出來之后,產品虛擬化了,數字化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玩概念,產品越來越飄,非常可怕。

  但資本永遠是驅利的,明知道有問題又怎么樣呢,如果資本知道有問題就愿意放棄利潤,早就不會有當初的互聯網泡沫崩盤了。

  Uber的模式成為了一眾企業的信仰,流量融資時代從2014年開始在華夏也盛行起來。

  孟謙始終記得2105年那場瘋狂的APP融資潮,多少資本打了水漂,如果這些錢能進到實業,能進到研發,那該多好啊。

  當然,資本驅利性不是孟謙能改變的,而且孟謙也沒資格去要求別人怎么怎么樣,他只能用實際行動來作斗爭。

  所以不管是外賣還是打車,孟謙都要去涉足,孟謙要以一個重技術,重服務,重平臺管理的模式去推動這些行業的發展。

  而孟謙也把這個態度在西湖會提前亮明了,大家怎么選,那就是大家的事情。

  在這個O2O開始的時代,孟謙要跟以Uber為首的融資派斗一斗,就像當初的技工貿和貿工技之爭一樣,孟謙倒要看看互聯網技術派和互聯網融資派的爭斗會有一個什么樣的結局。

無線電子書    重寫科技格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