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90章 最后質疑,尺度問題

無線電子書    學霸的無限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剛剛辯論過的,一模一樣的問題,只不過換了攻防對象。

  為什么?

  因為挑刺是容易的。

  沒有理論是完美的,能夠解釋一切的。論文寫的再好,遇見那些精于挑刺的導師,也有概率通不過答辯。

  歷史上,理論完美但被忽略被無視被遺忘的結果太多了,阿爾貝的英年早逝,羅巴切夫斯基的抑郁,康托的精神病…都是因此。

  但處于挑刺的位置就不一樣了。

  你的論文用理論A,我說理論A不完美不簡潔不客觀,完全不如理論B,可以如何如何如何…

  你絞盡腦汁說理論B需要怎么重復怎么驗證,才能證明有效…

  抱歉我是挑刺的,只是提出一種可能性。你把理論A做的扎實了,嚴謹了,完美無缺了,B自然影響不到你。

  如此這般,借著新理論出現對方還不夠熟悉的機會,夾在套路里一通亂拳將對方擊倒,才是獲勝的不二法門。

  大道之爭葉寒了解的不多,但論文答辯這事他是專業的。

  對面車馮其實也差不多,在地球上的頂尖學府呆了這么些年,這些事都是極熟的。

  無奈場上場下的亂事干擾了他的心態,雖然他很快進行了調整,還是落入了被動。

  只能硬著頭皮,將剛才充分辯過的內容再來一次。

  一邊來,一邊再次陷入迪化。

  究竟是完全重復之前的內容,力爭不得不失維持平局呢?還是另辟蹊徑,用另外的理論加以解釋?

  如果完全重復,天曉得葉寒有沒有在剛才的答辯了留下陷阱,按照他的路子會遭到暴風驟雨般的打擊。

  可如果另辟蹊徑,天曉得葉寒是不是嚇唬自己,并沒有陷阱。但如果自己另辟蹊徑,新的思路不夠成熟完善,就給了他可趁之機?

  對方是要沖高地呢?還是屠大龍呢?我們是中路開團,還是冒險換線呢?

  一時間進退不得,左右為難。

  于是答的黏黏糊糊,磨磨唧唧,說了半天全是轱轆話…

  可就算轱轆話也沒難住葉寒,就著他黏糊墨跡的話題,愣是扯上了新理論,將之拍倒在龍坑里。

  也合情合理,新理論既然叫做第三理科,敢與物理、化學相提并論,其適用性,也就跟物理化學一樣的廣泛。

  《凝聚態物理的分形、分維與分形子》、《淬火退火的晶體分形區》、《溶液大分子鏈分維結構》、《粒子的分形模型以及復數維》、《地震、閃電的時空分形》、《高分子粘性分維、降解分維和結晶分維》、《聲發射理論的分維》、《流體力學中的分維》…

  這些都是地球上直接能找到的和第三理科相關的研究文章。

  而且是因為地球上處于末法,通過分形汲取真空能量太難了,很多現象觀察不到,才只有這些。

  否則還會更多,指數級的多。

  比如葉寒最近正在寫的幾篇,《基于蛋白質結構的靈魂分形以及與此相關的修行天賦研究》、《宇宙樹、人體經脈、時空結構的分形轉化》、《二維符咒與三維法陣的能量通路研究》…

  從物理到化學到生物,從力學到凝聚態到溶液,從聲波到高分子到靈魂,幾乎涵蓋了所有領域。

  除非車馮不講科學,只要討論科學,就根本撇不開,避不掉。

  其實葉寒欺負的就是車馮上界不久,還來不及對這些展開深入研究。

  以車馮的科學素養,轉世之前對競技場的了解,只要給他時間,基于無限分形思想的第三理科是遲早會被發現總結出來的。

  但是他只有三天。

  之前他一直呆在地球的末法環境中,根本沒有條件做這些研究。

  葉寒怎么知道的?裁判透露的唄。

  既然挑戰者選擇了這么個時機,還用了秩序天平,不講武德,那裁判稍稍偏向一點,才是真正公正吧?

  原來是這樣!

  原來是這樣!

  原來是這樣!

  聽著葉寒一次次批判自己中規中矩其實沒什么創見的理論,然后提出讓人豁然開朗的新理論,車馮終于知道,大道之巔,葉寒為什么比自己要高一層了。

  不過他畢竟是上位智天使,西方世界數一數二的人物,又在世界頂尖學府浸淫多年。

  一旦拋開雜念,進入辯論正題,思維敏銳,質疑合理,角度刁鉆。

  要不是葉寒占了挑刺的便宜,每次只要應付過一輪攻擊,就可以強行要求這家伙轉回正題。這輪雖然不一定輸,還真不一定能贏。

  沒辦法,第三理論雖然新穎,并不高深,畢竟分形混沌理論出現也五六十年了。

  普通人可能很難將之和萬物理論聯系起來,對于頂尖科學家來說,這就是一層窗戶紙。捅破了,就立刻看到了一個船新的世界。

  雖然還沒有機會深入研究,僅憑一孔之見,已經發散推理出不少東西了。

  幸虧葉寒進入新世界的時間足夠久,仿佛小狗尿尿一樣,把能見過的地方基本都占了一圈。

  有多深入不好說,應付僅一輪的詰問卻沒多大問題。

  反而顯得舉重若輕,旁征博引,壓倒性優勢。

  車馮的臉色漸漸發白。

  不說這場辯論若輸了,他的大道會被如何懲罰,僅是新科學被葉寒發現并占據這一點,就足以讓他難受到吐腦漿了。

  就仿佛前面提到過的專利護城河,新科學就在前方,然而目光能及的地方都被葉寒圈占了…

  那后人想要繼續前進,用地球的說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頭上,心里客氣客氣就完了;用諸神競技場的說法,卻屬于你追隨了先賢之道。

  一入道門深似海啊!

  除非你有決心自廢武功,破門而出,終身不行此道,或是有能力將此道徹底推翻,比如日心說取代地心說,廣義相對論將牛頓力學變作低速條件下的特例…

  那時候才能獲得獨立地位,否則一輩子都要屈居先賢之下。

  這里的先賢自然就是葉寒。

  偏偏這門新科學的應用是如此廣泛!場景是如此豐富!只是隨便想想就能強烈感覺到,這極可能是有機會觸及大道本源的科學,還在化學之上,說不定可與物理并列。

  我自廢武功轉生,是為了成為先賢,不是為了追隨先賢的啊!

  已經追了幾千年了還不夠嗎!

  車馮牙齒崩裂,嘴角咬出血來,暗暗觸動秩序天平,壓上了更多砝碼,然后提出了辯論以來最沉重,最深奧,也最有可能突破葉寒圍堵的問題——

  “我知道我的解釋有缺陷,但是你的理論也不是完美的!分形這幾年確實很熱門,但數學是數學,物理是物理,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在極限尺度下,你的理論置信度夠嗎?”

  馬上他又補充了一句:“可別說你做了重整化。”

  他說的是葉寒理論的尺度問題。

  縱觀科學發展史,尺度,從來都是個大問題。

  牛頓的微積分因此被質疑很多年,集合論鼻祖康托因此住進了精神病院,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因此而撕裂,久久無法彌合…

  這在分形上也不列外!

  因為根據數學模型,分形顯然是能夠無限分裂下去的,從極小到極大,似乎分散卻又嚴守某些規則秩序!

  這就是理論。

  但大是宇宙星球,小到原子分子,再小到弦或者膜…一級級有著極大的不同,顯然是無法相應的無限分裂下去的!

  這就叫現實。

  理論和現實不一致,那理論肯定就是錯的,需要修改。

  不愧是浸淫科學之道數十年的頂尖大牛,車馮敏銳的找出了葉寒理論上的薄弱點,發起了進攻。順便還堵死了目前最廣泛有力的一種解決方案——重整化。

  什么叫重整化?

  想要理論統一,就得數學上自洽。不能根據這個理論算出一個結果,根據另一個理論算出另一個結果。那不用說就知道有問題了。

  后來就有科學家搞出了重整化,專門用于解決量子場論從極小尺度往極大尺度推演的發散困難。

  通過將尺度設定的更大一些,然后修正參數,將某些失去的東西補償回來,如此一級級放大,得到更大尺度上可以精確再現小尺度數據的新模型…

  說人話差不多就是,用類似四舍五入的方式,這里舍,那里入,讓最終簡化的算式可以得到跟之前一模一樣的結果。

  歐拉全體自然數和等于1/12的結論為什么重要?

  一個原因就是這里可以用上,將原本一個無窮大的發散積分,簡化成了一個數字,還幾乎不影響最終結果。

  就是這么神奇。

  但車馮特別注明了,別跟我扯重整化啊!

  重整化思想確實能解決一些問題,但并不是什么問題都能解決的,比如湍流、三體等等。

  事實上,混沌分形理論就是從三體運動和湍流中總結出來的。龐加萊關于三體問題的研究,就蘊含了最初的混沌思想;洛倫茨的“蝴蝶效應”研究的就是湍流。

  這些系統對初始值極端敏感,一點點微小的變化,就會讓未來產生極大的不確定,很難重整化求解。

  極限尺度的情況,你解釋一下吧!

  別想著用重整化把我繞暈,那沒用,我知道。

  唉!葉寒微微嘆息:雖然是其他世界的人,車馮對科學的理解,真的相當深入而且敏銳。

  只可惜遇上了自己…

無線電子書    學霸的無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