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百一十七章 駐兵朵顏

無線電子書    明公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不可!”

  李桯易立刻拒絕了楊來的提議。

  “再往西深入,就是蒙古各部的地盤了,咱們率兵過大軍糧道還沒有什么,如果分兵西去,恐會引起林丹汗的猜忌!”

  “一旦林丹汗認為咱們對蒙古諸部有想法,很有可能會同意努爾哈赤的提議!”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按兵不動,等柳先生到來,與咱們匯合!”

  作為千戶,李桯易還是很有戰術眼光的,他一口就說出了關鍵點。

  但楊來對他的說法卻不敢茍同。

  “不管咱們去不去,林丹汗都會同意努爾哈赤的提議!”

  楊來臉色凝重道:“那林丹汗是有野心的人,他豈能看不到后金覆滅后的大勢?”

  “現在最好的結局,就是后金與朝廷兩敗俱傷,這樣他才能有機會!”

  “我認為,咱們應該乘勝追擊,既然那林丹汗必反,何不提前應對?”

  李桯易詫異道:“提前應對?”

  “怎么個提前應對法?”

  楊來笑了笑:“當然是出兵平亂了。”

  “別看咱們只有五萬士兵,但兵精糧足,更是有大量火炮器械支持,區區蒙古,不在話下。”

  李桯易覺得楊來腦子燒壞了。

  人家蒙古諸部,少說也能湊出十五萬大軍來,你這五萬,在人家的主場還說能穩勝?

  這已經不是吹牛的問題了,而是飄的太高了。

  不過楊來有句話他覺得很對,那就是林丹汗必反。

  林丹汗此人有野心,天下眾人皆知,大明好不容易變得強盛,他豈能養虎為患?

  但出不出兵這種事,不是他們能做主的。

  “此事,還得向柳先生稟告才行。”

  “就算要打,也得大軍合兵之后再打。”

  “祌牛,你意下如何?”

  祌牛也是將領之一,這種大事自然要問過他的意見。

  但祌牛是個五大三粗,身高八尺的壯漢,如同一只人形棕熊,他平日里可沒想這么多。

  在他腦子里,只有兩個念頭:一個是打,第二個是不打。

  柳安說打,他就打,柳安說不打,他就不打。

  他的意見也是回身詢問柳安。

  三人達成共識后,就在喀爾喀部外五十里處的小河旁扎營,兩日后,柳安率領中軍趕到。

  事情的原委,李桯易等人早就提前通知了柳安。

  經過兩日的深思熟慮,柳安覺得求穩,屯重兵于關外,扼守糧道,待熊廷弼平定遼東之后,再出兵攻伐蒙古。

  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才是取勝之道。

  這就跟楊來等人的意見不一樣了,當負責運送火器的后軍抵達后,眾將在帳中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帳中人馬分為兩派,一派以楊來、祌牛洪熊為首,意思是打,一派以李桯易、孫德勝和李守一為首,意思是不打。

  兩派各抒己見,都不肯退讓。

  至于洪峰等剩下的,則是保持中立。

  “柳先生,如果咱們就放任努爾哈赤去往察漢浩特,等到回過頭來,他們定是帶著大股兵馬來襲!”

  “到時候咱們的處境可就危險了!”

  “無論如何,咱們都要防患于未然,在對方尚未出兵之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楊來說的唾沫橫飛,他是堅決的主戰派。

  柳安也不知道為什么,他如此痛恨韃子。

  “不行!”

  李桯易反駁道:

  “這草原本就是韃子的主場,咱們遠道而來,人生地不熟,一旦貪功冒進,放棄糧道,最后的結局只能是大敗而歸!”

  “咱們只要扼守住大軍糧道,使熊廷弼率領的四十萬大軍后顧無憂,他就能順利拿下遼京!”

  “到時候四十萬大軍回頭,以橫掃之勢平定蒙古,豈不美哉?”

  “你可曾想過,一旦咱們兵敗,結局將是遠在遼東的四十萬大軍斷了糧餉,不出三日,軍心渙散,我軍必一敗涂地啊!”

  李桯易的說法是求穩派,也是柳安的心中所想。

  如果他們是前鋒,柳安肯定毫不猶豫的就下令進軍,但他們是最后的防線。

  既然努爾哈赤去向林丹汗求援,那么他們的任務就從扼守京師變為保護大軍糧道了。

  糧道決不能有失。

  四十萬大軍一旦沒有糧草,崩潰的時刻只在朝夕之間。

  所以柳安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熊廷弼斷了軍餉。

  相較之下,起兵攻伐蒙古諸部就沒那么重要了。

  “好了,你們莫要再吵了,我意已決,駐兵此地,護衛糧道!”

  經過深思熟慮,柳安決定不去管努爾哈赤和林丹汗,在朵顏部領地范圍內暫時駐扎,從后方支援熊廷弼。

  這個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前線熊廷弼的手中。

  得知這個消息后,熊廷弼立刻召集諸將,決定加速進軍。

  他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如果林丹汗選擇出兵,那么柳太師的處境就很危險了。

  必須要盡快拿下遼京,然后回身支援柳太師。

  至于隨軍的圖瑪圖和喀爾喀等幾部的首領,他們在知道這個消息后嚇得魂不守舍,膽戰心驚。

  生怕熊廷弼一個不開心把他們給砍了。

  如果林丹汗選擇出兵的話,無疑是放棄了他們,將他們推上了絕路。

  進退維谷。

  生死關頭,圖瑪圖等幾部首領爆發出了驚人的求生欲,當即一起找到熊廷弼,表達了自己對明廷忠心耿耿的念頭。

  情況很簡單,如果林丹汗不出兵,他們就是大明的盟友。

  自己等人也不必背叛林丹汗。

  可如果林丹汗選擇出兵,將他們置于尷尬的境地,他們為何還要擁護林丹汗呢?

  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是最要緊的事。

  大軍加快速度,沒有數日光景,便抵達了遼京城下。

  這時,關寧防線內的明軍也接到了命令,袁崇煥和孫承宗率三萬將士趕到遼京以南,安營扎寨。

  足足四十三萬大軍將遼京圍了個水泄不通,放眼過去,遍地都是明軍的大旗,城中的韃子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努爾哈赤不在,沒人做決定,女真的幾部首領聚集在一起,天天吵得人仰馬翻,卻始終拿不出一個好的注意。

  眼下,除了努爾哈赤以外,沒有人能救他們。

無線電子書    明公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