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一十五章 沒錢萬萬難

無線電子書    我的岳父是劉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劉邦傳來了密旨讓張敖做好隨時支援韓國的準備,這對趙國來說絕對是一件大事,張敖馬上將丞相貫高、中慰孟舒、太傅趙午都叫到了侍衛營的作戰室。涉及到了軍事問題,在這里說比較直觀,查閱起資料來也容易。

  張敖自從當上趙國的大王后有意的改變著朝堂的運行模式,趙國重大事務的決定權被張敖牢牢的抓在手中,這倒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一個國家必須有一個核心,按照一個思路去治理。在這一點上張敖做為穿越者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個作最后決定的人只能是張敖。另外張敖更傾向于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種涉及到王國安危的事不是發揚群策群力的時候。如果這些拿到朝堂上討論不但沒有一個好結果,連一點兒秘密也保守不住。

  “這個任務十分兇險。”中尉孟舒看了劉邦的密旨之后說道。

  此時趙離已經擺好了馬邑地區的沙盤在旁邊等候。

  孟舒走到沙盤邊講解道:“根據我們獲得的情報,匈奴人已不同于往日,冒頓單于統一了匈奴各部,實力變得十分強大,如果他愿意的話可以召集起幾十萬的騎兵對我大漢進行襲擾。馬邑孤懸于長城之外,周邊地勢平坦是騎兵作戰的好戰場。我們趙國雖然自胡服騎射以來,善于騎馬之人大增,但也比不過自小生活在馬背上的匈奴人。最為主要的是我們缺少馬匹,集趙國全國之力能夠出動的不會超過五萬人。至于兵卒在人員數量少的情況下根本無法與匈奴人作戰,去了也是累贅,此戰,我們不但不能戰勝匈奴,想要全身而退都難。”

  孟舒講解的同時趙離在沙盤上擺出了雙方的態勢。貫高和趙午也是經歷過戰陣的人,馬上看明白了其中的利害。

  “韓王信就不該遷都到馬邑,大王多次規勸于他,他卻非自尋死路,既然救不了不救也罷。”趙午發泄著心中的不滿,趙離兩次出使韓國的事趙午都是清楚的。

  “讓皇帝陛下命令韓王信撤回長城以內。”貫高尋找著最好的辦法。

  “我已經給皇帝陛下上過奏折,這道密旨實際上是陛下對我的奏折的回復。”

  “陛下非但不改正錯誤還把咱們往火坑里推。”孟舒越發覺得此仗艱難了。

  “大王覺得戰事會在什么時候暴發?”匈奴人的劫掠完全看單于的心情,如果在趙國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戰爭開始,結局只能會更凄慘。

  “大約會在秋天左右。”張敖根據自己記得的歷史,以及搜集來的情報估算了一下時間。

  “那我們更沒有勝利的希望了。”貫高嘆氣道。

  “為什么?”趙午震驚于貫高將話說的那么絕對。

  “主要是因為窮,趙國太窮了。停戰后這一年的時間通過對百姓的扶持國力有所恢復,卻支撐不起一支武力強大的軍隊,現在的軍隊能夠投入的錢糧有限。”貫高憂心忡忡。

  “現在軍隊換裝進行的很緩慢,到秋天也形不成戰斗力,主要還是缺錢。”對此孟舒也很著急,但他也沒辦法,整個漢國才從戰火中走出來,主要精力集中在恢復經濟上,軍隊的建設自然要退居次席。

  “要不然上書皇帝陛下,讓皇帝派其他人去救援。”趙午向張敖問道。

  “就地理位置上來看,韓國與趙國相鄰,周邊地區只有我們出兵馬邑到達的最快。而且我們又不能坐視馬邑丟失,如果馬邑失守,大漢失去了長城外的據點,匈奴人可能隨時選擇長城上的突破口,進入到長城以內搶劫,這會給大漢造成巨大的損失,連我們趙國也同樣受到威脅。并且此戰一旦失利,將會影響到皇帝陛下對匈奴人的政策,大漢會被匈奴人壓制的喘不過氣來。所以此戰躲不過去,一定要打。”張敖不愿看到大漢同匈奴和親的屈辱。

  “如果加大投入,將我國軍士訓練的更加勇武在此戰中沒準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孟舒努力推算著。

  “可我們真的很窮,沒錢萬萬難,加大軍隊的投入百姓生活必然受到影響,王國發展的速度會減慢,發展的速度慢了,苦日子會過的更久。”貫高無奈的說道。

  “皇帝陛下既然下了密旨,我們只能全力備戰,爭取在戰爭暴發時及時趕到戰場,減輕韓王信的壓力,努力支撐到其他援軍的到達,如果匈奴被吸引到馬邑,沒準這還是給予匈奴人打擊的機會。至于錢的問題,我想想辦法。”張敖做了最后的決定。他想既然劉邦已經提前做了部署,自己帶趙國部隊盡快趕到戰場,韓王信不見得投降匈奴,然后再攔著劉邦不要冒進,哪怕與匈奴人打個平手,也不至于讓大漢對匈奴產生畏懼之心。

  大王下了決斷,貫高等人告退去做自己份內之事,為將要到來的大戰做準備。而籌錢的事又落到了張敖的頭上。

  張敖坐在那里盤算著自己的家底,趙國地盤不小,也算是個大國了,可剛結束的戰爭對趙國的破壞太大了,以前的貴族被殺的差不多了,百姓也被盤剝的干干凈凈。朝廷想增加收入主要手段就是增加百姓的賦稅。但如今經過一年的恢復百姓剛有飯吃,張敖可不想在趙國的土地上出現大面積餓死人的情況。

  “大王,呂祿、呂產求見。”內侍進來報告。

  “請他們進來。”張敖心中一喜,趙國的財政困難有望解決了。

  “趙王一向可好。”呂祿、呂產進到大殿之內規規矩矩的向張敖行禮。

  “一家人不要客氣,快快請坐。”張敖客氣的還禮。這兩個人不行,可人家有厲害的爹媽。

  “趙王,我們倆個拿著您給我們的食鹽樣品去詢問了各諸侯,他們都表示愿意購買。”呂祿歡喜的說道。

  “主要是趙王給的食鹽質量又好價格又便宜,這下便宜那幫人了。”呂產覺得這么好的東西應該賣貴點兒,可先前同張敖商議的時候張敖沒同意。

  “我娘去見了皇后,皇后不反對我們作這件事情,皇帝陛下也默許了。”呂祿和呂產說動了母親呂媭打通了皇家這最后一道阻礙。

  “經商這種事我不好直接出面,今后所有販鹽方面的問題你們直接找劉樂聯系好了。”張敖知道這次的買賣牽涉甚廣,他隱在后邊能多一些回旋的余地。

  “那好,那好。”呂祿和呂產大喜,由表妹劉樂出面,自然不會坑害他們。

無線電子書    我的岳父是劉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