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六章 皇家的威嚴

無線電子書    我的岳父是劉邦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你和你父親是有功于大漢的,所做的貢獻并不比被分封的那些大臣少。”劉邦說的話并不是虛假的客套,張敖記得后世流傳過一個漢初十八功臣的排名,張敖竟然排在了第三位,僅在蕭何和曹參之下。

  張敖對自己做了什么還是很清楚的,排名靠前只能說明他老爹張耳確實給劉邦做了許多事情。

  “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直是我的心愿。”張敖此時很想說,我們真不想搶你的帝位,大家和平相處不是很好嗎?但真正涉及到皇權,用什么話也解釋不開的。

  “一家人就不說客氣話了,我問你,制定朝廷禮儀之事弄的怎么樣了,你看現在朝堂之上亂成什么樣子,連我說話下邊的人都聽不到,一點兒皇家的威嚴也體現不出來。”劉邦想起為了爭第一功臣,大殿之上快成為市場的樣子就有氣。

  “禮儀已經制定完畢,叔孫通正在帶領一些儒生演練,等演練熟了就可以實行了。陛下要不要去看看。”張敖其實比劉邦還要著急禮儀的完成。

  “好,我這就去看看。”劉邦現在一門心思就是想收拾那些桀驁不馴的大臣們,不能當個皇帝沒皇帝樣,想說幾句話還得敲桌子。

  張敖帶著劉邦來到了演練的地方。

  長樂宮的外邊張敖專門開辟了一塊場地,場地上用白灰畫出了皇宮大殿內部的輪廓,立上了竹桿草人,橫成排豎成列。叔孫通的弟子和幾十個儒生,在草人之間穿梭而行,他們分別扮作諸侯王和大臣。

  “演練開始。”叔孫通一聲吼儒生們馬上行動了起來,從進入大殿開始,什么時候進,站在什么位置,何時向前,何時行禮,如何進退。一一為劉邦進行了演示。

  “不錯,這樣規規矩矩的很好。只是那些大臣們能學會這么復雜的禮儀嗎。”劉邦對禮儀很滿意,卻對自己手下大臣沒信心,那伙人戰陣沖殺行,讓他們象模象樣的行禮卻很困難。

  “陛下不用為此事擔心,等這些儒生學熟練了就讓他們一對一帶領大臣進行演練,學會之后才讓他們參加朝會。”張敖相信再笨的人一對一的教學也會學的有模有樣的。

  “那些大臣會聽這些儒生的?”劉邦很懷疑大臣們的學習態度。

  “那就要看陛下的決心了。陛下帶過兵打過仗,一定明白什么是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陛下只要規定學不會禮儀不讓上殿議事,在朝堂中出了差錯,要罰俸祿,大臣們自然能學會了。”大臣們當然不能拿自己的政治前途開玩笑,你連皇帝都見不到還想干事情?

  “好,這個辦法不錯,那些大臣是需要管制一下了。”劉邦十分高興,馬上下旨讓大臣們跟隨張敖學習禮儀。

  地位尊貴的大臣在儒生的帶領下一招一式的演練在朝堂上的一舉一動,一開始那些大臣當然不愿意,有的找借口不來,有的干脆不聽儒生的指揮。

  對此張敖也不惱,將幾個人的表現報告給了劉邦,劉邦當即處罰了那些人,大臣們馬上就老實了。跟隨著儒生練習的有板有眼了。

  張敖看演練的差不多了,向劉邦請示大漢國朝會正式啟用新禮儀。

  劉邦早就盼著這一天,馬上應允。

  第二天一大早劉邦舉行了大漢朝會,朝會由張敖親自主持,叔孫通帶領著儒生引導著丞相、御史大夫、諸侯王以及一眾官員依次走進長樂宮大殿。

  張敖大聲宣布:“群臣在朝會時跪拜、行走、站立不合規范、談笑喧嘩、無故離位等都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大臣們心說現在還用講這個,先前那幾個不聽話的已經被你當雞給殺了,用來嚇唬我們這些猴子了,現在是正式朝會更沒有人敢不按規矩來。

  “進!”規矩講完張敖大聲說道。

  眾官員在儒生的引導下來到各處的位置。大殿兩側經過訓練的侍衛站成一排,手持明光閃閃的禮儀武器,文臣站在東側,武將站在西側。大殿上方排著高大的桌案和椅子,那是劉邦的位置。

  眾臣都已立好劉邦這才走了出來。他帶著高高的帽子,穿著絲綢做成的寬袍大袖的衣服。本來劉邦就身材高大氣度非凡,這時更顯出了一股王者之氣。

  大家在丞相的帶領下一齊向落座的劉邦行禮,劉邦只是微微起身了一下算是答禮。

  大臣們此時看劉邦的眼神滿是敬畏,沒有人再敢亂動亂說話。

  朝會很快結束了,劉邦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這才是皇帝應有的樣子,今后的朝會均按此辦理。”

  大漢朝會禮儀從此固定了下來,既體現了皇家的威嚴,也為朝堂議事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張敖專門向劉邦推薦了叔孫通,強調這些禮儀大多為叔孫通所創制,叔孫通是個可用之才。

  張敖這么做一方面是因為叔孫通確實為創建禮儀出了力,另外因為叔孫通是個能看透形勢的人,明白什么時候干什么事。如果叔孫通在劉邦身邊不斷的規勸,讓劉邦把大漢從戰時狀態,逐漸轉型到和平建設上來,那也是利國利民之事。

  叔孫通對張敖十分感激,他覺得趙王慧眼識才,找他來創建朝堂禮儀,給了他施展才華的舞臺,事成之后還不居功,趙王真是個厚道人。

  “張敖你離開趙國已經有些日子了,是回去的時候了。回去一定要將趙國治理好,善待趙國百姓。”劉邦對張敖終于放心了,決定放張敖回國。

  “謹遵陛下教誨。”張敖在劉邦面前一向規規矩矩,他的想法是對自己老岳父好點兒也不丟人。

  “回去記得命人抄寫一萬冊《胎產書》給皇后送來,另外每年送一萬張紙用于整理兵書和皇宮日常所用。”劉邦還沒有忘記張敖答應的事情,在張敖要走時特意叮囑。

  劉邦現在已經用慣了張敖送來的紙,看紙質的奏折可比翻閱沉重的竹簡輕松多了。

  “一切按陛下的旨意辦理,另外張敖想將天下書籍抄錄成紙質書,以便向天下人傳播。”這是張敖一直想干的事情,為了怕劉邦有什么亂七八槽的想法,提前向劉邦講明。

  “有利國家和民眾的事情你去辦好了。”這種消耗張敖財力、精力的事劉邦當然愿意張敖干。劉邦雖然瞧不起讀書人,當了這么多年漢王之后也明白書籍的重要性。

  得到了劉邦的允許,張敖走上了返回趙國的路,整個人有了一種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感覺。

無線電子書    我的岳父是劉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