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敖在小村內轉了一圈,親身體會到了什么叫貧困。
“這真是兩個世界。”張敖坐在那里自言自語。張敖兩世為人,在現代大家在為了減肥控制自己的食欲,每個人似乎都有很多煩惱,但都和極度貧困粘不上邊。即便是在這個世界,張敖母親的娘家是外黃地區有名的富戶,張敖自出生就沒受過什么苦,要不是穿越了,張敖肯定是快樂的過著趙王世子的生活,不可能去真正窮苦的百姓中走走。
張敖的情緒低落了一會兒,決定還是要為百姓們干點兒事情。
人們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吃、穿、住、行。”
張敖現在很羨慕其他的穿越者人家一穿越要么帶著倉庫,甚至帶著一座城,從不為吃一頓飯而發愁,此時的趙國百姓的主食還是粟米,真正能夠保證全年吃飽的應該沒有多少人家。
穿更別說了,在漢初連棉花都沒有。百姓穿的是麻布衣,布是可以當貨幣用來交易的,每一寸布都是十分珍貴的,至于絲帛那是奢侈品,同普通百姓沒有關系。
解決不了吃穿只能先從住入手了,張敖沒能力在漢初開發房地產賺錢,將百姓的房子改造的堅固一點兒,保暖性能好一點還是能做到的。
“你們過來我教你們怎么做土坯。”張敖將侍衛叫過來說道。
世子有令侍衛們當然要圍過來裝出十分認真的樣子,實際上大家對于世子玩泥巴也很是好奇。
“首先用木板做一個四方的木模,然后找一些泥土,最好是黑色的粘土和麥稈放在一起和成泥,沒有稈放些雜草也行。攪拌均勻后放在木模中壓實,這樣一塊土坯就做成了。”張敖不但親手做了木模,而且拿著泥巴給侍衛們示范。
“這有什么用?”一個頭腦靈活的侍衛及時站出來為世子捧哏。
“這些土坯晾曬干凈一塊塊砌在一起就是墻了。”張敖對自己的勞動成果很滿意。
“這個能行嗎?”一個頭腦不太靈活的侍衛實話實說。
“沒問題,只要在砌好的墻上再涂一層泥,就能夠經受住風吹雨打。”張敖對此很有信心,因為兩千年后有的地方還可以看到這種土坯房。它們為百姓遮擋了數千年的風雨。
“用這土坯建房有個好處,家中的婦女兒童都可以干做土坯的活,平日里做一點兒,土坯積攢的數量夠了,很快的就可以建起一座房。”現在的房屋不是采用的木板墻,就是利用夯土建造的。這兩種方法都費時費力,百姓只好在破房子里對付。
既然世子說行,那肯定能行。做土坯這種活十分簡單,大家一看就學會了。張敖在做了一次示范之后,就沒有機會再玩泥巴了。在張敖幾句話的鼓動下侍衛們開始了看誰做土坯多的比賽。
張敖也沒閑著手拿斧子在那里指揮做房屋的梁架。
土坯房房頂的重量主要還是壓在房子的木柱之上,因此柱子的位置和房梁的形狀還是很有講究的。
張敖祖傳木匠的記憶力這時發揮了作用。經過千年的實踐,中式木制建筑達到了頂峰,木匠們雖然不懂力學原理,但在無數次的勞作中找到了最合乎科學規律的方式。
“世子還會建房?”貫高在旁邊看著張敖玩泥巴,玩木材,怎么看這些也不是一個富家公子能干的事情。
“我從小就立志為天下百姓謀幸福,覺得只要能改善百姓生活的工作都不是低賤的,所以看到有用的手藝就去學。”反正吹牛也不用上稅,張敖在那里盡情的吹,同時貫高在今后將是張敖左膀右臂,張敖需要慢慢改變他們對民眾的看法,以后張敖還要做出更多新奇的東西,不能讓貫高太驚訝。
“世子真是仁心寬厚。”既然張敖將這些賤業說的這么高大上,貫高也不好說別的了。
“土坯的房子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在屋子里盤炕。”張敖想到了土坯,思路就開闊了起來。
“炕是什么東西?”貫高對張敖說的新名詞聽不懂。
“炕就是用土坯在屋子里砌一個平臺,煙道從底下通過。利用灶膛里的火給炕加熱,夏天可以防潮,冬天可以取暖。”現在火炕還沒有出現,富裕人家可以有床,窮人只能鋪張席子睡在地上了。張敖叫過侍衛教他們怎么砌火炕,順帶著還要科普一下什么是灶膛。
“還可以這么干。”侍衛們有許多是趙國本地人,在每年的冬天沒少受寒冷之苦。在屋子里生火要被煙熏火燎,不生火又要挨凍,那滋味實在是不好受。
新式灶膛用陶是做不成飯的,張敖只好將帶來的鍋也貢獻了出來。張敖感覺又一道難題擺在了自己面前,做為趙國世子怎么也要讓趙國百姓每家有一口鍋吧。
張敖指點之后用土坯建房這事侍衛們就可以自己干了,村民中有好奇心強的跑過來觀看。張敖讓侍衛將技能隨便教給這些百姓。
幾天下來百姓同張敖等人已經混的十分熟悉了,同張敖說話不再遮遮掩掩,張敖村里村外的走,已經將村內的情況摸的差不多了。
眼看土坯干燥的差不多了,張敖一聲令下侍衛們半天的時間就將房子建了起來。
張敖在屋里屋外轉著看很滿意。驚的娘連吃了幾天飽飯,身體完全好了,跟在張敖身后不停的說著感激的話。
驚坐在爐膛邊不停的向里邊填著劈柴,新砌好的火炕上飄著蒸汽,灶膛上的鍋里散發出陣陣香氣,那里侍衛打來的野味正在鍋里煮。
“驚,照顧好你娘,等你長大了咱們還會見面。”張敖和這一家人告別,在這幾天里村里的百姓確實給了張敖不同的體驗。
張敖離開小村后,又走訪了幾個地方,每個村莊的情況都大同小異,現在大家都缺吃少穿,問題集中到一個窮上,反而讓其他的問題變得不那么突出。
張敖結束了調查返回信都。
“這幾日吃住可好?”張耳對張敖還是很關心的,聽說張敖回來立即將他叫過去詢問情況。
“相比那些百姓,我吃住要好的太多了。”張敖向張耳介紹了所看到的鄉村現狀。
張耳也是唏噓不已:“孩子,你能有關心百姓的心很好,今后好好干,你干的越好,百姓受的苦越少。”
張耳努力的在培養張敖做王的興趣。張敖覺得當個諸侯王其實壓力還挺大的。特別是還有個一天到晚想著要諸侯命的劉邦。
“耶耶,要不咱們勸說漢王遷都吧。”張敖想到了一件事,于是對張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