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七三章 薩摩

無線電子書    大明新命記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崇禎十四年九月初一清晨,楊振與樂麥阿的聯合艦隊大小百余艘戰船,在鹿兒島灣入口處的烽煙中,順利沖入灣內。

  當日中午,聯合艦隊以戰列線戰術,一輪集中炮擊,就摧毀了薩摩藩設在灣內櫻島上的炮臺,占領了這個與鹿兒島城遙相呼應的軍事重地。

  包括停泊在櫻島以北海灣內來不及逃走也來不及毀掉的薩摩藩大批水軍船只,也落入了聯合艦隊之手。

  受命駐守櫻島的薩摩藩島津家家老島津久通,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掉,又沒勇氣立刻切腹,最后帶著數百名駐守櫻島的鐵炮足輕繳械,一起成為了聯合艦隊的俘虜。

  有點急于跟薩摩藩島津家達成條約的樂麥阿,并沒有處決島津久通,而是將自己擬定的割取大隅列島與甑島列島的條件寫成了一紙條約,交給了島津久通,當日傍晚讓其帶回了鹿兒島城。

  然而,島津久通乘船過海返回鹿兒島城之后,音訊全無。

  于是九月初二上午,普羅文查號、熱蘭遮號、安東尼號、阿德里安娜號、普特曼森號以及瀛洲號,六艘巨型戰艦一起出動,以與海岸平行的姿態巡航炮擊。

  六艘巨型戰艦上面,除了瀛洲號僅有三十門重型艦炮即大明所謂紅夷重炮之外,其他每一艘上同一量級的重型艦炮都在六十門以上。

  樂麥阿的旗艦阿德里安娜號的兩層火炮甲板上,更是配備了八十門重型艦炮。

  六艘巨型風帆戰艦上的重炮數量,累計達到了三百五十門之多。

  只三輪齊射,就將鹿兒島城外沿海設置的幾處國崩炮臺盡數擊毀。

  同時也將聞訊沿海布防,準備反擊登陸者的薩摩藩大批武士和鐵炮足輕們炸得七零八落,鹿兒島城下町圍城而居的倭人更是四散奔逃。

  而失去了鹿兒島城外沿海的全部炮臺之后,薩摩藩部署在鹿兒島城外的大批武士以及由他們指揮的數千鐵炮足輕、薙刀足輕們沒有了憑借,又硬抗了幾輪炮擊后,一聲唿哨,撤回了鹿兒島城。

  此時,在島津氏依山臨海呈階梯式布局的鹿兒島山城之上,仍有不少炮臺。

  只不過被倭人彷造并命名為國崩的青銅佛郎機子母炮,射速雖然占優,但是其實心彈丸偏小,即使居高臨下射程有所增加,但對游弋海上的戰船威脅不大。

  等到當日下午,鹿兒島山城的外圍工事三之丸城墻受損嚴重,守御三之丸的大批人馬退守二之丸。

  到了此時,二之丸上的國崩炮臺等石火失射出的實心彈,就已經對游弋海上的戰船無能為力了。

  為了節省重炮的彈藥,當天傍晚時分,荷人艦隊的重炮停止炮擊。

  與此相應的是,荷人艦隊的火槍手以及楊振船隊的火槍手和擲彈兵們,紛紛乘坐小船靠岸登陸。

  面對退守二之丸嚴陣以待的薩摩藩大批武士與鐵炮足輕,踏上鹿兒島城下町海岸的荷人火槍手和楊振所部火槍手以及擲彈兵們,并沒有選擇攻城,而是一左一右,兵分兩路沖向了早已陷入混亂的城下町。

  薩摩藩是個大藩,鹿兒島城是薩摩藩的藩廳所在,城下町的面積也大,人口眾多。

  加上薩摩藩此前也是靠貿易起家,城下町多有武士家族、匠人、商戶等人聚集居住,十分繁華。

  雖然戰事突起已經兩天,有一些商販已經聞風逃離,但是仍有相當多的藩廳武士卷屬以及匠人商民關門閉戶躲在家中。

  等到湯瑪士佩德爾以及其他荷人軍官帶著兇神惡煞的紅毛鬼火槍手、烏番奴火槍說登岸,他們的末日立刻就降臨了。

  當然,李祿、張國淦、張天寶他們所率領的火槍手、擲彈兵將近三千人,也都不是善茬子。

  有了楊振對他們在長崎港內町所作所為的默許與縱容,到了鹿兒島城下町的時候,根本不用楊振面授機宜,他們就都知道怎么做了。

  當天夜里,退守到鹿兒島山城二之丸以內的薩摩軍,沒敢出城迎擊,只是據守在二之丸以上的山城內,眼睜睜看著原本繁華一片的城下町,被搶光殺光之后被付之一炬。

  九月初三一早,鹿兒島城城下町的煙火氣還沒消散,樂麥阿就在楊振的提議之下,再次從櫻島俘獲的武士番頭之中選了一個,給退守鹿兒島山城二之丸內的島津氏送去了最后通牒。

  樂麥阿在最后通牒之中,要求薩摩藩的藩主在九月初三日中午十二時前派人洽談投降條件,否則將不惜一切代價毀掉鹿兒島城,并將終結島津家對薩摩藩領地的統治。

  以荷人艦隊和楊振所率船隊的實力,若要下定決心徹底毀掉鹿兒島城,將薩摩藩島津家徹底斬草除根,是能夠做到的。

  只是樂麥阿和楊振都很清楚,他們不能將全部的力量,都投放到薩摩藩這樣一個跟德川幕府關系疏遠的外樣大名這里。

  不管是樂麥阿率領的荷人艦隊,還是楊振率領的金海鎮人馬,他們自打出海以后,就都遠離了自己的彈藥補給之所。

  而他們隨船攜行的補給物資,特別是槍炮彈藥,卻都是有數的。

  雖然他們可以通過搶掠倭奴國沿海藩主大名的城池,獲得相當數量的物資補給。

  但是與荷人艦炮以及楊振所部兵船人馬裝備的槍炮匹配的彈藥,卻無法在倭人那里獲得補充。

  可以說,他們每條戰船所攜行的槍炮彈藥,都是用多少就少多少,所以不能不考慮節省使用。

  而面對依山就勢采取臺階式布局構筑的鹿兒島山城,雖然樂麥阿和楊振他們有能力將其徹底摧毀,但是需要消耗的彈藥數量以及接下來仰攻山城可能造成的自軍傷亡,卻是他們不愿意付出和承擔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只能通過威脅徹底摧毀鹿兒島城并終結島津家對薩摩藩的統治,來迫使城內的島津氏投降了。

  樂麥阿的最后通牒被送進鹿兒島城二之丸后,又是石沉大海一般。

  當日上午,等不到回音的樂麥阿只得下令荷人艦隊以及楊振的船隊,興師動眾地從船上拆卸火炮上岸部署,擺出了一副繼續勐攻并要徹底摧毀鹿兒島城的架勢。

  中午時分,荷人的重炮陣地布置完成,楊振所部炮兵孫登選部,也將數十門沖天炮和飛雷炮運到了鹿兒島城外。

  隨后樂麥阿下令開始炮擊。

  荷人使用的艦載重炮,跟楊振他們所用的天佑助威大將軍重炮屬于同一等級,只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錢豪橫,他們的艦載重炮都是用銅鑄造的。

  彼此口徑雖然大同小異,但是因其不懼炸膛,敢于用藥,所以實際威力卻比楊振船隊裝載的紅夷重炮“高彷品”略勝一籌。

  然而荷人使用的艦載重炮身管長、射程遠、威力驚人,但它終究是一種主要用于平直炮擊的加農炮類型,對于摧毀平原上的城池,自然不在話下。

  但是,對于建在山丘上并呈階梯式遞進分布的倭人山城來說,其原有的長處,卻變成了短處,無法近距離仰射的重炮,反而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荷人重炮碩大的實心彈丸,打在鹿兒島城二之丸的臺基上,土石橫飛,聲勢嚇人,但是對二之丸內死守不出的倭人,其殺傷卻相當有限。

  特別是對于二之丸以上的鹿兒島山城本丸的打擊效果,反倒不如在海上之時。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楊振帶來的炮兵團營孫登選部,他們所使用的沖天炮以及飛雷炮,原本就以大仰角和可以曲射而著稱,此時正好派上了用場。

  當天中午晚些時候,意識到荷人重炮上岸抵近炮擊,對高高在上的倭人山城的毀傷效果并不顯著之后,楊振下令孫登選帶著麾下沖天炮在荷人重炮掩護下,抵近鹿兒島山城被毀的三之丸下面,冒著可能被倭人下城奪炮的危險,采用最大射角仰射的方式,將開一顆顆開花彈投射到了鹿兒島城的二之丸內。

  三十門沖天炮,一門接著一門,輪番發射,似乎永無終結。

  一顆顆開花彈,越過山坡的斷壁殘垣,投射進二之丸內。

  有的落地后才爆炸,將聚集在二之丸內的倭人守軍炸得人仰馬翻。

  還有的沒等落地,在倭人頭頂就炸開了,炸得密集的倭人守軍抱頭鼠竄。

  楊振所部使用的沖天炮,是一種射角大、初速低、身管短、直線射程小的大口徑前裝滑膛榴彈炮,在海上,面對裝備了重炮可以遠距離打擊的荷人戰船,那肯定不是對手。

  因為在它還夠不到敵人的時候,它就已經被敵人所消滅了。

  但是,在面對近距離的而且是處在高地上的敵人時,它的威力就立刻展現出來了。

  因為它的高弧線彈道,使得它可以曲射,可以輕松松松地將能夠爆裂的榴彈,送到高地之上或者高墻之后。

  就這樣,在楊振下令自軍攜帶的沖天炮進入戰場,發揮了效用之后沒多久,從來沒有見過開花彈的倭人就陷入了混亂。

  當天下午未時前后,當他們發現退守鹿兒島山城本丸之內仍然躲避不了被高高拋射上來的開花彈之后,退守本丸的薩摩藩藩主和家臣們終于服軟,打出了白旗請求停戰談判。

  當天傍晚時分,之前在櫻島被俘后又被放歸的薩摩藩家老島津久通,領著另外一個監督島津久通的藩主侍從,打著白旗走出鹿兒島山城本丸,來到了已經被毀的三之丸外,請求跟荷人艦隊長官樂麥阿談判。

  當然,楊振領著幾個麾下將領,在何廷斌的通譯之下,也參加了談判。

  事實上,薩摩藩投降不投降,與楊振以及金海鎮的關系并不大,一開始楊振并不想浪費彈藥在薩摩藩的身上,為荷人火中取栗。

  但是考慮到不盡快打服薩摩藩的話,樂麥阿就無法與薩摩藩達成條約,同時也就無法于近期北上江戶城,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楊振不得已耗費了不少的彈藥促成了島津氏的投降。

  當然了,楊振所部兵馬既然在戰場上出了力,那么在戰后,自然就要得到應有的回報。

  當天晚上入夜后雙方談判的過程,比楊振所想象的情景要簡單得多。

  薩摩藩藩主島津光久委派的全權使者即其家老島津久通,不僅同意了樂麥阿提出的拆除鹿兒島灣沿岸剩余炮臺并割取甑島列島、大隅列島以及奄美大島的要求,而且同意了楊振所提出的以薩摩藩藩廳全部庫存稻米與金銀支付戰爭賠款的要求。

  不過,島津久通代表其藩主島津光久提出的條件,也有兩條。

  其一,荷人以及明人艦隊要立約保證島津氏島津光久一系對薩摩藩本土領地的統治。

  其二,荷人以及明人艦隊要在達成條約后撤出鹿兒島灣,并歸還鹿兒島灣內的櫻島。

  同樣有點急于跟薩摩藩達成條約的馬克西米連樂麥阿,當天晚上就答應了島津久通的條件。

無線電子書    大明新命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