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三五章 勉之

  楊振可不敢隨便接受他們的吹捧,誰知道這些吹捧的背后是不是在給自己挖坑呢?

  事實上,楊振已經注意到了,褚憲章、張若麒、方一藻他們身后的隊伍里面,只有屈指可數的幾輛馬車而已。

  其中一輛是帶轎廂的馬車,其他幾輛都是尋常拉貨的大車。

  楊振打眼這么一看,不用詢問就知道,這一回,朝廷又沒給自己送來多少糧餉軍需等補給物資。

  當然了,楊振已經做好了自力更生的準備,朝廷那邊給不給他糧餉物資,或者能給他多少糧餉物資,他實際上已經無所謂了。

  但是他的這個打算或者說這個想法,卻不能當著朝廷欽差們的表面公開表現出來。

  現在他一聽方一藻、褚憲章夸他屯墾搞得好,又是說他屯墾大見成效,又是說他這里像是世外桃源,于是連忙予以否認。

  移民屯墾的事情,整個金海鎮上下,最近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而且今后還要一直進行下去,直到把他所能占領的土地全部填滿為止。

  他可不想在這之前,朝廷為他募民屯墾大開方便之門的政策有所變化。

  另外一個,說他這里是世外桃源,那也意味著現在他這里比較安寧穩定。

  而他自己一旦承認了這個事實,那么接下來面對朝廷大舉抽調金海鎮主力兵馬入關圍剿流寇的要求,他可就無法拒絕了。

  雖然楊振不知道方一藻、褚憲章以及張若麒他們三個在前來金海鎮的路上,是否已經溝通過,或者是否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

  但是楊振自己這里,卻相當的小心謹慎,他可不想給眼前這幾個各有企圖的人尖子,留下任何套路他的機會。

  “哈哈,楊都督,你也太謙虛了吧!依我看,眼下你們金海鎮,絕對當得上是我大明九邊諸鎮之中,最強的一鎮了!”

  面對楊振滑不留手的低調與略顯刻意的示弱,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卻絲毫也不買賬。

  “朝廷給你們的餉額非常有限,所以若論兵力,你們當然不是最多的;同時金海鎮處于敵后,而且孤懸海外,所以若論形勢,你們更不是最有利的。

  “但是,本官乃是兵部職方司郎中,對萬歷以來歷次對虜征戰結果了如指掌,若是單論對虜征戰之勝負斬獲,你們金海鎮若稱第二,敢問九邊諸鎮哪個敢稱第一?!

  “今次,本官請纓前來金海鎮,親自面見都督,除了奉命傳旨之外,正有一件事關平虜的大事,與都督相商,正要都督再接再厲,再立新功吶!”

  張若麒仍以一副好發大言夸夸其談而且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老樣子。

  不過,面對張若麒甩過來的高帽子,楊振同樣笑著否認了。

  “張大人過獎了,過獎了!金海鎮開辟以來,托天子洪福,蒙諸位關照,又得全鎮將士效命,方能僥幸有所斬獲,但是若說九邊最強,那是萬萬當不得的!”..

  特別是,楊振一聽見張若麒所說的什么事關平虜的大事,他的心中突然一驚,不僅不接他的這個話茬,而且立刻哈哈笑著打馬沖前,迅速與他們幾個人拉開了距離。

  在原時空之中,崇禎十四年的這個時候,盡管楊嗣昌的病亡,給大明朝的關內剿賊戰場蒙上一層十分不祥的陰影,可是崇禎皇帝依然想著要優先解決并且盡快解決清虜的問題。

  歷史上導致大明朝九邊精銳一朝盡喪的松錦大決戰,就是在崇禎十四年的初夏時節發起的。

  當然了,在原來的歷史上,這場大決戰的直接誘因是錦州城被圍,然后祖大壽向朝廷求援。

  不過在這一世,此時此刻,錦州城安然無恙,而且短時間內,也看不出清虜會有圍困錦州城的苗頭。

  因此在楊振的預想之中,大明與清虜的主力大決戰,不會像歷史上那樣在今年發生,也不會像歷史上那樣在遼西的松錦地區發生。

  這也是他現在積極打造大批炮船,準備渡海往東,以瀛洲島為跳板,進攻倭奴國九州諸藩,狠狠撈一把的主要原因。

  本年度的移民行動結束之后,最遲在冬天以前,楊振就準備以新移民里的青壯男丁為基數抽丁為兵大舉擴軍。

  而在這次大舉擴軍以前,楊振必須完成對倭奴國九州諸藩的征討,必須要從那里獲取大量的金、銀、銅、米、硫磺、硝石等各種軍需物資,

  如果得不到充足的金銀財富和軍需物資,那么楊振接下來的擴軍計劃就會受到財力物力的限制。

  與此相應的是,在這次大規模的擴軍計劃完成之前,楊振是絕不會主動北上,去跟清虜的主力發起決戰的。

  當然了,如果清虜偽帝黃臺吉對金海鎮的存在仍然耿耿于懷,仍然不能容忍,仍要對鎮江堡城或者復州城發起攻勢,那么楊振也只能繼續奮力反擊了。

  但是,考慮到清虜大軍在復州城方向,在鎮江堡方向,已經接連失敗了兩場,而且第二場還是黃臺吉親自下場指揮的,也依然對自己無可奈何,所以楊振不認為短期內清虜主力會第三次對金海鎮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也因此,楊振覺得未來幾個月內正是渡海往東,前往倭奴國九州諸藩干一票的絕佳機會。

  等到他征討九州諸藩回來,然后完成了金海鎮的大舉擴軍計劃以后,才是布局并發起對清虜的滅國之戰的時候。

  也就是說,在楊振的計劃之中,起碼要到崇禎十五年的夏天,才是大舉北伐遼沈之地的合適時機。

  當然了,最好的北伐時機,其實是等清虜偽帝黃臺吉暴斃的時候,也就是崇禎十六年的秋天。

  但是楊振也很清楚,崇禎皇帝以及京師朝堂上的大臣們是不會讓他等到那個時候的。

  因為到了崇禎十五年,關內形勢再次惡化之后,哪怕是瞎子也能看明白兩線作戰的嚴重危害了。

  到那時,楊振要么立刻開始北伐,對清虜發起滅國之戰,要么就必須分兵渡海南下,到中原剿匪戰場上助剿流寇。

  卻說當日下午申時前后,楊振這個金海伯親自率隊打頭,領著朝廷的欽差以及領了旨意后陪同欽差一同前來金海鎮的方一藻等人,終于抵達了旅順南城。

  沒有跟著楊振前去迎接的金海鎮常駐旅順口的將領們,全都來到了城門外迎接,一時間旅順南城外人頭攢動,旗幟招展,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張若麒、褚憲章看見這個場面,自然也是非常滿意。

  他們又見在迎候的人群前面,接旨的香案已經擺好了,于是兩人一商量,決定就在這里傳達朝廷的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去歲以來,天下事多,及至今春,洛襄罹難,以致中州賊情復熾,朝野上下惶惶難安。

  “當此之際,幸有漢卿坐鎮金海,一腔精忠,實心任事,不畏艱險,屢獲奇捷,使朝廷無東顧之憂,此皆漢卿之功也。

  “朕聞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卿于人心畏懼之日立此奇功,大張撻伐之氣,朕心實慰。今特遣欽使,賜卿尚方劍,蔭子錦衣衛世千戶,并由卿總領金海、登萊二鎮防務。

  “金海、登萊二鎮轄內防務,可暫由卿自行裁決主張,二鎮所隸將佐升遷,此次亦由卿自行論功選任,爾后報部與聞。”

  “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由張若麒宣讀的圣旨,前面一段重點說了楊振以及金海鎮不久前的功勞,后面一段則重點說了對楊振的封賞。

  至于前段,圣旨上雖然沒有細說,但是在迎接張若麒、褚憲章以及方一藻的路上,他已經從方一藻那里了解清楚了。

  不僅知道了楊嗣昌的確鑿死訊,而且也知道了三邊總督丁啟睿受命接任楊嗣昌之職的旨意。

  與此同時,他也從方一藻的嘴里,知道了登萊巡撫徐人龍、登萊總兵陳洪范意外死在了流寇手中的消息。

  因為方一藻這次之所以會跟著褚憲章以及張若麒他們一同渡海前來旅順口,就是因為方一藻已經被任命為了新的登萊巡撫。

  從山海關到登萊,路程雖然并不太遠,但是道路并不太平,什么瘟疫了,土匪了,盜賊了,到處肆虐,走陸路反倒沒有海路安全。

  楊振得知方一藻被用為登萊巡撫,當然也很高興,不過當他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其實心中就在琢磨,登萊總兵的人選會是何人。

  褚憲章口風很緊,并沒有提前告訴他。

  而張若麒雖然已經知道登萊巡撫將由楊振兼任,但是有褚憲章在側跟隨,他也不敢在圣旨公布之前,公然透露圣旨的內容。

  同樣道理,方一藻也已經從張若麒那里隱約知道很可能是由楊振兼任,但是在褚憲章的跟前,面對楊振的詢問,他也只能笑而不語,顧左右而言他。

  當時,楊振就心有所動,只不過他還不敢相信這個事情會是真的,因為他從來也沒有向方一藻方光琛父子或者其他人表達過自己有這樣的想法。

  事實上,他從來也沒有生出過這樣的想法。

  因為在他的印象里,文官總督數省軍務或者總督兩個以上邊鎮的軍務,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武將總領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邊鎮的軍務,卻是極少見的。

  雖然現在的登萊鎮,基本上已經沒啥實力了,要兵沒有兵,要船沒有船,要糧沒有糧,要餉沒有餉,民生凋敝,百業蕭條。

  而且有了金海鎮屹立海對面,擋在它和清虜之間,登萊鎮原有的重要地位,也已經大為下降了。

  要不然的話,總督保定、河北、山東三省的楊文岳,也不可能上奏請調登萊巡撫徐人龍、登萊總兵陳洪范跟他一起南下圍剿流寇。

  但是不管怎么說,登萊鎮終究是一鎮啊,楊振根本不敢奢望一貫多疑的崇禎皇帝,會將登萊鎮的防務交給他兼領。

  所以聽到張若麒宣讀的圣旨之中有叫他總領金海登萊二鎮防務這樣的話語,楊振腦袋嗡得一下仿佛有東西在里面炸開一樣,又意外又興奮,連忙叩首領旨謝恩。

  “哈哈哈,本欽差也要先恭喜楊都督了!不過楊都督且慢領旨謝恩,圣上旨意尚未宣讀完畢,請都督稍安勿躁——”

  張若麒見楊振忙不迭領旨謝恩,立刻笑著叫住了他,告訴他圣旨還有下文。

  緊接著,張若麒就大聲讀了出來。

  “卿于鎮江堡被圍數月之久,歷經連番苦戰方得解圍,其中千難萬難,朕雖身在京師,亦能深切體會。若依朕之本心,實欲令卿等休整半載,然后再用兵于關內,然則嗣昌既歿,中州危殆,流寇遍江淮,卿不出兵,賊情恐難了。

  “故而特此詔命于卿,若卿不能親往,則當選一大將,抽金海鎮一半之兵馬,渡海南下登萊,歸登萊巡撫方一藻節制,自籌糧餉趕赴中州并受命于總督楊文岳麾下助剿流寇。卿之難處,朕亦知之,朕之難處,希卿體之。勉之勉之,勿負朕望。欽此。”

無線電子書    大明新命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