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一八章 外線

  在崇禎十三年七月剩下的幾天時間里,楊振在復州城外的永豐寺休整了兩日,然后又馬不停蹄地往北,去了浮渡河觀馬山一帶查看敵情。

  正如徐昌永、胡大寶等人所說的那樣,位于浮渡河北岸的許官堡舊地,已經成了一個繁忙的工地。

  遠遠望去,正有大批策馬巡邏的兩白旗巴牙喇騎士,看押著鞭策著大量青壯包衣們在那里揮汗如雨地勞作。

  當年被炸塌了夯土的堡墻,最后還被燒成了一片白地的許官堡,如今正在被快速地恢復起來。

  許官堡如此,那熊岳城自然就不必說了,想來必然是已經竣工了。

  楊振親臨觀馬山實地探看了浮渡河對面的敵情之后,便把自己對接下來遼東戰事走向的大體判斷,說給了一路隨行的呂品奇、徐昌永等人。

  楊振告訴他們,遲則十月,早則九月,滿韃子的大軍必然會再次南下。

  但是滿韃子軍隊的這次南下,會與上次有所不同,上次是多爾袞等幾路大軍合兵于一處南下,而這一次很有可能會是兵分兩路乃至三路,然后聲東擊西,以計取勝。

  多爾袞兩兄弟只是其中一路,而濟爾哈朗與被征調出兵助戰的朝人將是另一路。

  至于黑水洋方向的海上會不會有第三路敵人,楊振沒有說出自己的全部判斷。

  楊振只告訴呂品奇他們,這一次金海東路方向將會成為重要的戰場,而金海北路方向會成為滿韃子誘導自己集中兵力的地方。

  楊振告訴他們,一旦自己以及金海鎮的其他將領們,被滿韃子軍隊在熊岳城、石棚山以及許官堡等地筑城屯兵的動作所吸引所震懾,然后像上次一樣,將金海鎮的主要兵力投放到北路方向,那么東路,包括南路大后方,就極有可能受到第二路敵人乃至第三路敵人的突然襲擊。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呂品奇、徐昌永等北路將領才真正認識到楊振之前在永豐寺對他們所說的那些方略的深意所在。

  黃臺吉、多爾袞以及濟爾哈朗他們這些人的確在下一盤大棋,他們想以阿濟格多爾袞兩白旗人馬的步步為營、筑城南下來對金海鎮的北方防線是施加前所未有的壓力,以便引蛇出洞,達成調動金海鎮水陸兵力一起云集北線的目的。

  一旦這個目的達成,而滿韃子又有濟爾哈朗的兵力以及朝人的水師戰船,那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就顯而易見了。

  呂品奇與徐昌永兩個人都是打了多年仗的老將,以往雖然勝少敗多,可是戰場經驗,戰場嗅覺還是很敏銳的。

  以前是因為打慣了陸戰,很少從海戰的角度,從水師運用的角度看問題,但是經過了楊振的多次點撥與敲打之后,他們也漸漸認清了金海鎮的特殊地形態勢。

  一想到滿韃子有可能從李朝那邊征調到大批的糧草、大批的船只以及大批的李朝弓手和鳥槍兵從東面的海上對金海鎮的大后方發起進攻,他們兩個人就不由得脊背發涼。

  而與此相應的是,想到了這些很有可能出現的不利局勢之后,他們對楊振的應對之法也就領會得更加深入了。

  面對滿韃子征調朝人水師參戰這樣的不利局勢,也唯有跳出這個戰局,把戰爭打到外線去,打到滿韃子的后方去,他們北路各部人馬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當年楊振非要出擊敵后,就是為了跳出已經成了死局的遼西,而最后率領松山主力移防金海鎮,同樣是為了徹底跳出遼西,為了打開新的局面。

  他們把追隨楊振前前后后的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事情串聯在一起,這么一想,很快就恍然大悟了。

  卻說楊振在北上觀馬山實地查看了滿韃子軍隊筑城南下的進展之后,便轉頭南下,又到西屏山大營和駱駝山沿海新建的駝山碼頭走了一圈,召集接見了駐兵在這兩地的老部下。

  先是簡要地轉達了朝廷最新的旨意,然后將前番作戰有功的人員現場進行了升賞委任。

  其中就包括了趙長壽和孫二虎這兩個當時投誠過來效力自己的前二韃子。

  他們兩個雖然現在已經做著駝山巡防營下面的哨官和隊官,但是卻一直沒有得到楊振簽發的正牌子官憑告身。

  沒有楊振親筆簽發的這么一紙文書,他們的處境就比較尷尬,加上他們曾經做過二韃子的出身,他們在駝山巡防營里的地位就有些不穩。

  同樣是哨官、隊官,別人有千總、把總的官銜,地位就比他們高出一頭。

  尤其是由楊振這個金海伯左都督親自簽發委任的千總、把總,以及守備以上職級官銜的官告,眼下含金量自然最高,比其他各部人馬原有的千把總都更有地位。

  這是楊振之前沒有想到的。

  但是仔細想想,楊振卻也能夠理解這其中的變化。

  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在金海鎮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兵部也好,吏部也罷,都說不上話,一切都由楊振說了算。

  就算兵部吏部派來了將領,或者給誰發了什么委任狀,如果楊振這邊不認可,那也跟廢紙一樣,不過一紙空文而已。

  在這樣的形勢面前,楊振簽發的官憑告身委任狀,自然水漲船高了。

  崇禎十三年八月初一日上午,楊振在西屏山大營大發了一批千把總等低階武職的委任狀之后,告別了北路諸將,領著隨行人馬去了駝山碼頭,并從這處新建的碼頭登上了奉命前來接應他們的仇震海船隊,一路南下,返回旅順口去了。

  仇震海原本正在旅順口經辦南路水師營征兵擴軍的事務,一聽聞楊振命他盡快推薦人選北上金州船上接收新船,當時就將征兵擴軍編哨整訓的事情交給了手下人,然后親自帶著定下來的人選北上了。

  仇震海推薦出來的人選,也不是外人,而是與他同宗的族弟仇廣義。

  仇廣義跟著仇震海從田莊臺投降了楊振之后,被楊振提拔做了仇震海船隊的千總官。

  年初移防到金海鎮這邊以后,楊振設立了南路水師營,這個仇廣義又做了南路水師營的都司。

  先前在松山城的時候,楊振叫仇震海派出人馬沿著海岸南下,尋找勘察可以駐軍的島嶼,仇震海當時就派出了海上經驗豐富的仇廣義。

  什么小筆架山島了,打漁山島了,酒簍山島了,包括后來被楊振直接命名為葫蘆島的那個小半島,也都是仇廣義帶著船隊前去勘察開發的。

  從發現島嶼,到修建碼頭,再到搭建營房,最后修筑炮臺,一整套流程,都是這個仇廣義具體負責。

  所以這一次,仇震海接到了楊振的命令之后,立刻就推薦了他。

  而當楊振登上了返回旅順口的大船,見到了仇震海的面之后,一聽說他推薦了仇廣義這個人選,當即點頭同意。

  “仇廣義可以,老成持重,去瀛洲島的新船隊交給他管帶,很是穩妥。但是只他一人率隊前往,恐怕也不行。得有人帶著咱們跟李朝君臣達成的密約,前去與瀛洲島上的朝人辦理交接。”

  楊振在仇震海的戰座船上,聽了仇震海對南路水師營擴軍以及新船隊組建情況的匯報之后,一邊想著一邊對仇震海這么說道。

  “這樣吧,叫郭小武也去。郭小武也該放出去好生歷練一番了。新船隊就以仇廣義這個都司為主,以郭小武這個千總為副。”

  “卑職遵命!”

  “另外叫忠義歸明軍的那個安益信也去,帶一個指揮去。要對付瀛洲島上的朝人,還要多用忠義歸明軍的人馬!”

  “安益信?”

  “對,安益信。就是忠義歸明軍都指揮使安應昌的那個兒子安益信。”

  “卑職明白了!”

  忠義歸明軍跟著楊振回到大明朝金海鎮這邊以后,除了光海君李琿、前江華留守洪命一這些人質,被帶回到了旅順口關押之外,其他所有人馬都被安置到了金海東路的軍前。

  楊振希望在金海鎮接下來的戰事之中能夠發揮他們這些朝人的獨特作用,但是他也不可能就這么白白養著這些人。

  眼下,派人前往瀛洲島接管這個大島的事情,不能再拖延下去了,而接管瀛洲島的事務,顯然又離不開朝人的從中協助。

  楊振想來想去,也只有跟隨自己來到金海鎮的忠義歸明軍最合適了。

  而在忠義歸明軍幾個將領之中,也只有安應昌的兒子帶上一個指揮的歸明軍前往瀛洲島最為合適。

  其父安應昌留在金海鎮這邊,既能夠繼續統帶指揮整個忠義歸明軍,同時又可以令安益信不能生出二心。

  相應的是,將安益信派到瀛洲島去,讓他跟仇廣義、郭小武的隊伍在一起,其父安應昌就不能不服從指揮。

  這其中的道理,根本不需要楊振明說,仇震海一聽就全都明白了。

  至于將深得楊振信任的總鎮府侍從副官郭小武,派到了南路水師營新組建的這個瀛洲島船隊里擔任副職意味著什么,那就更不是仇震海愿意深究的了。

  所以,面對楊振的這些安排,他也沒有提出自己的任何異議,當下全部接受了下來。

無線電子書    大明新命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