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二章 海上

無線電子書    大明新命記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祖克勇聽了楊振的話,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知道楊振必是已經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祖大壽這一次派人北上的意圖,作為祖大壽的嫡系親信之一,祖克勇自是了解得非常清楚。

  說白了就是去送個口信,順便做個姿態,表示寧遠這邊沒有忘了被圍的錦州和松山,同時也是做給朝廷上的那些主戰派文官們看看——寧遠派出了前去解圍的援軍。

  人數雖然少了點,但卻百分之一百是援軍。

  至于一支援軍是不是能夠達到解圍的目的,連傻子都知道結果會怎樣。但這個結果也在祖大壽的算計之中。

  如果這撥人失敗了,那正好說明自己之前堅持不出兵是正確的,出兵必定會掉入韃子圍點打援的陷阱,同樣正好也拿來去堵住朝堂上主戰派文官不斷要求出兵的嘴吧。

  至于錦州和松山城的嚴防死守問題,到最后,還是要靠城中的守軍自己努力。

  因此,祖克勇受命跟隨北上,最擔心的就是,楊振這個新任的寧遠副將不知底細,還是過去的死腦筋,一路北上強攻硬取,不管不顧,硬往韃子的包圍圈里沖。

  現在聽了楊振的話,祖克勇發現,這個楊振并不像以往聽說的那樣喜歡猛打猛沖,喜歡打硬仗,看來自己的擔心倒是多余的了。

  想到這里,祖克勇又說道:“今日下午,軍議結束,大帥把祖某招去,密授了一條線路。祖某左思右想,寧遠與錦州、松山之間,唯有這么一條生路——”

  祖克勇說到這里,略作停頓,而正在埋頭吃肉的徐昌永、張得貴,還要一直拎著酒壇子伺候斟酒的李祿,全都停下了手上的動作,抬頭盯著祖克勇。

  只聽祖克勇在停頓之后,把炕桌上的盤子和陶碗一頓重新擺放,然后指著炕桌上的盤子和陶碗說道:

  “這是錦州,這是松山,這就是杏山,塔山,連山,寨兒堡,這是寧遠——”

  祖克勇一邊兒說著,一邊繞過所有的盤子和陶碗,在炕桌的一邊用手用力一劃,接著說道:“這是過去遼東與蒙古的邊墻!邊墻之內,一直東到大海,如今遍布韃子哨騎!可是邊墻之外——則是一片廣闊天地!”

  說到這里,祖克勇拍了拍手,把手上的牛羊肉殘渣去掉,然后目光炯炯地看著楊振說道:“這條路,走邊外,雖然路程上遠了不少,但卻是目前我們北上唯一的一條活路!”

  祖克勇的北上路線,楊振也考慮過,因為那就是歷史上楊振他們走的線路。

  這條路,正如祖克勇所說,出了寧遠以后,先不往北走,而是沿著寧遠河(即現在的興城河)往西去,一直越過原來的遼東邊墻,然后再轉頭往北,一直到烏欣河(即現在的女兒河)南岸,爾后沿著烏欣河轉而往東。

  東面幾十里外,就是錦州。

  這條路線,正是歷史上楊振領著六百人馬北上救援松山的路線,而且,就是在烏欣河的河口,楊振率領的一行人遭遇了韃子的埋伏,而且很快就陷入了重圍,最后全軍覆沒。

  所以這一次,他高低不能再走這條路了。

  楊振也想過,既然上輩子在這里被埋伏過,那么這一回早點去,可以打韃子一個埋伏,這樣做是不是也可以?

  他已經認真想過了,即便是在這里打了韃子一個埋伏,他的結局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因為戰術上的勝利,挽救不了戰略上的失敗。

  只要他還是如同歷史上那樣走上那條老路,他就躲不過韃子一次又一次的埋伏。

  因為邊墻之外的蒙古人,在崇禎十二年的時候,已經全都歸附了女真人,那些邊墻外的蒙古人現在全都是女真韃子的眼線。

  這是其一。

  那么其二:他如果選擇這條陸上之路,他所賴以求生的火器,就沒有辦法發揮作用。

  騎著馬翻山越嶺,長途跋涉,當然沒有問題,可是無數次的血戰證明,如今的官軍再依靠弓馬騎射,已經不是女真韃子的對手了。

  你弓馬騎射練得再好,再厲害,短時間內也不可能達到滿蒙騎兵那種精通騎射的程度,所以用明朝官軍的弓馬騎射去對抗滿蒙騎兵的弓馬騎射,眼下看絕對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這是作死的打法。

  所以在今后的戰斗之中,楊振要逐步帶著自己的隊伍,往火器上轉變,包括這一次,也得如此。

  然而,大量的火炮、彈藥這些東西,卻沒有辦法跟著他們這個六百人的隊伍翻山越嶺,長途跋涉。

  包括楊振眼下最為依賴的火槍,比如魯密銃,不僅在馬戰中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且在遭遇戰中,也同樣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這個時代的火器,要想充分發揮作用,必須精心選擇陣地,最好是能夠預先構筑陣地,把敵人引到自己的預設陣地上來。

  也就是說,在自己預設的陣地上埋伏韃子,或者等著韃子的軍隊進攻,而且唯有如此,方能發揮作用。

  可是,祖克勇轉達的、由祖大壽設想的北上路線,根本沒有機會做到這一點。

  且說祖克勇興致勃勃地說完了祖大壽設想的北上路線,在場的徐昌永、張得貴、李祿都是拍手叫好。

  只聽徐昌永說道:“妙啊!大帥果然深謀遠慮,給的這條路子太對了!徐某麾下蒙古騎兵,不少人熟悉邊外地形,走這條路,必定得心應手!楊兄弟,你覺得怎么樣?不如就這么定了吧!”

  張得貴、李祿也是連聲說好,個個臉上也是滿面笑容,聽了徐昌永的話,抬頭看著楊振,都是一臉期待。

  結果,楊振卻是沉吟不語。

  祖克勇見楊振無動于衷,一點沒有高興的樣子,心中疑惑不解,連忙說道:“楊協鎮以為如何?”

  楊振對祖克勇的問話充耳不聞,只是盯著炕桌上的盤子、陶碗不說話,漸漸地把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楊協鎮!大帥授給我們的這個法子,有什么地方不妥嗎?難道你還能找出更好的法子?!”

  徐昌永盯著楊振,見大家都贊同那條路線,唯有北上的主將楊振不言也不語,心里困惑不解,遂出聲詢問。

  “并不是大帥的法子不好,而是我等六百人馬北上,若走邊墻之外,翻山越嶺,長途跋涉,火器彈藥、軍需輜重,如何攜帶?”

  楊振抬頭看了看其他幾個人,見他們都盯著自己,繼續說道:“我等走邊外,若是不帶火器彈藥、軍需輜重,我們輕裝前進,固然能夠快速北上,可是到了烏欣河折返往東,可就是步步死地了!

  “我等六百人馬,面對的是韃子數萬大軍,若是光靠騎射,一旦遭遇韃子包圍,就不是九死一生了,而是一點機會都沒有,妥妥的十死無生!

  “兄弟倒是并不怕死!怕的是死了也白死,死得不值啊!完不成救援任務,死了也是罪過!”

  楊振的話,說得徐昌永目瞪口呆。

  徐昌永這個人有點屬于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類型的人物,沖鋒陷陣或許可以,但是戰前廟算卻是外行,或者干脆說就沒長那個腦子。

  徐昌永目瞪口呆之下,對著楊振說:“兄弟托個大,管你叫聲楊兄弟!你說說看,除了這條路,咱們還有什么路可走?”

  到了這時候,祖克勇、張得貴、李祿也都意識到了,楊振怕是早就有了定見了。

  張得貴、李祿二人自是楊振說什么就是什么,除非極其不靠譜,否則他們絕不會反對楊振的決定。

  因此,兩個人看著楊振,沉默著,等候楊振說話。

  而這個時候,耿直漢子祖克勇也忍不住說道:“既然楊協鎮不滿意大帥親授的方略,那么你說說看,你還有更好的方略嗎?

  “此次北上危險重重,祖某人的性命,跟大家是綁在一起的!若是有更好的法子,祖某人也決不會反對!若真是安全可行,祖某不僅決不反對,而且一定贊同!”

  正在琢磨著如何分說的楊振,聽了祖克勇的這番話,放下心來,伸出兩根手指,放到酒碗里,蘸了酒,然后就著方才祖克勇排列的城池地形,在祖克勇畫出的遼東邊墻對面,隔著一堆盤子和酒碗,也就是在炕桌的另一邊,同樣用力地畫出了一條線。

  “海上!我們走海路北上!韃子的騎兵再多,再厲害,他們沒有水師,也到不了海面上!”

無線電子書    大明新命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