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九十八章吏治病疴如退愈

無線電子書    活在原始時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李晨和候寶林兩人在下象棋,太上皇發明的象棋在華夏帝國頗受歡迎,很多地方每年都要舉行公開的比賽,可謂華夏第一棋類運動。

  不過李晨純粹就是個臭棋簍子,用侯寶林的話說,那就是終于在他身上找到了勝利的感覺,因此平時只要有空,侯寶林就會找李晨下棋。虐人的感覺實在不要太爽!

  又輸了一局的李晨,一邊收拾棋子一邊隨口問道:“寶林,以后有什么打算?”

  侯寶林這個人相貌英俊,口才又好,多才多藝,在女兵中頗受好評。前不久,他還在兵團的報紙上發表了一首歪詩,那知名度更是水漲船高,蹭蹭的往上漲。

  “呵呵,能有什么打算?當初來的時候我就下定決心,要扎根北美,建設華夏新領地。哼哼,我可不是立場不堅定的人。”侯寶林頭也不抬答道。

  “嗯,我是說將來,如果,如果以后你后悔來到這里,想家了,你會怎么辦?”李晨小心地措詞。

  “既來之則安之!我絕不會后悔的。我向太上皇保證!”候寶林信誓旦旦地道。

  “我就是打個比方。如果,我是說如果將來兵團撤銷了,這里改為普通的城鎮,你想做什么工作?”

  “改為城鎮?這沒什么不好啊,嗯,我最想進學校當老師!幫助兵團的戰友培養下一代。”

  “哦!對了,我聽說你的學歷很高,大學畢業。為啥不參加科舉?混個一官半職的,至少也可以光宗耀祖啊!”

  “嘿嘿,晨哥,實話告訴你,要能當官,我早特么的參加科舉了。科舉里面貓膩太多,自己算不上特別優秀,肯定沒什么指望,才參加建設兵團的。”

  “哦!此話怎講?看樣子,寶林是吃過科舉的虧呀!來來來,反正閑來無事,說來聽聽,大伙兒就當逗個悶子。”

  侯寶林平時就有點憤世嫉俗,李晨很好奇,忍不住想要刨根問底,另外兩人也有了興趣。大伙圍了過來,想要聽個明白。

  侯寶林搖搖頭,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憤憤的吐槽說道:“嘿嘿,科舉沒那么玄乎,里面的黑幕算不上什么大秘密。不過就是找人代考,泄露試題,監考官徇私舞弊,甚至幫著遞條子。這已經屢見不鮮了。”

  說到這里,他嘆了口氣。繼續往下說:“去年我參加鄉試,算是見識了一回,我有兩個同學是商賈子弟,平時學習也不怎么樣,沒想到鄉試的時候,人家竟然排進了前十,獲得了公務員的資格。”

  “當時我落選了,有些想不通,后來還是他們自己喝醉了以后,在我面前炫耀,才知道了真相。原來考試前兩天,他們就拿到了試卷。然后請人代筆,這才考了一個好成績…”

  “…其實不光鄉試如此,聽人說,這兩年,有人甚至能夠搞到進士科的卷子。這太令人匪夷所思了,然而知情者信誓旦旦,不由得我不相信。”

  “哎!太上皇定下的規矩,就讓這些蛀蟲毀于一旦。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呀!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可惡啊!”

  李晨聽了,忍不住問道:“那你怎么不去舉報?難道上告無門?”

  “呵呵。你怎么知道我沒有舉報?可是官官相護呀!舉報沒幾天,就有人上門找我麻煩,家里的產業也被我連累…算了!都過去了,我不想說這些了。”

  “哦,竟然還有這種事,你老家好像是杭州的吧。”

  侯寶林神色黯然地答道:“是啊!我家里開的是染坊,本來還指望我出人頭地。嘿嘿,結果一場科舉,我被逼的遠走他鄉。“

  ”官場潛規則啊!你不懂的,一旦你打破規則,在圈子里你根本沒辦法混下去。”

  說到這里,候寶林寂寥地走了出去,獨自走到院子里抽起了香煙。

  話不投機,大伙也沒了聊天的興趣,紛紛散去。李晨神情復雜的看著外面侯寶林有些頹廢的背影,想起了自己的心事。

  說實話,李晨幸虧一直隱姓埋名,生活在民間。這樣的事情,李晨不是第一次遇見了。他再也不會像當初一樣,魯莽沖動的去處理這樣的事。

  官場的齷齪事,李晨也見過了不少,記得當初他第一次遇到貪官污吏時,怒發沖冠,親自出面懲罰了貪官。

  當他得意洋洋的把事情告訴太上皇時,太上皇卻并不贊成他這樣的做法。

  當時闞石的講話很實在,他說這個世界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因為人都是自私的。皇帝能做到的是維持相對的公平,盡量保證大多數人民的利益。

  社會發展到今天,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官場出現這種情況是難免的,甚至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利益團體。

  華夏帝國光靠著皇帝是沒有辦法治理好天下的,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皇帝應該站在裁判的位置上,去處理問題。而不應該赤膊上陣,大事小事一把抓。

  按照闞石的想法,對于形形色色的官吏來說,皇帝需要他們的能力治理地方,想貪污不是不行,但不能亂伸手,至少明面上行不通,背地里,只要你能把地方經濟發展起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能貪多少看你本事。

  目前帝國的這個階段,從經濟層面來講,只要官員家屬不違反國家政策和商業法規,那么可以得到國家政策上的傾斜。

  只要你能把地方治理富裕,老百姓生活過得好,手段高明的貪污是皇帝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你們家屬想搞工廠、搞實業都可以,甚至朝廷可以拿一部分錢讓你們搞。

  說的在明白些,那就是帝國的現狀如此。你一旦當了官,就算是進入了官場的上層社會,給了他們一張入場券。

  想到這里,李晨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一段往事。太上皇和自己的父皇私下里的一段對話讓他記憶猶新。

  那天夜里,皇帝闞禹借著酒意問太上皇闞石:“皇爺爺,如何能夠管理好一個國家呢?”

  太上皇見他憨態可掬,笑著回答:“嗯,在每個位置上,配備好合適的官員。”

  闞禹又追問道:“皇爺爺,如今貪官污吏越來越多,如何才能配備好合適的官員呢?”

  太上皇沉吟了一下,悠悠地回答:“用貪官,反貪官。”

  闞禹不解,更加困惑問道:“為何用貪官?這豈不是讓帝國的吏治會變得更壞。”

  太上皇闞石猶豫了片刻,還是答道:“禹兒,人都是自私的。你想叫人為你賣命,就必須給人好處。而你又不可能直接把財富給他們,給他們權,讓其用權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處了嗎?”

  闞禹更加困惑:“這天下,乃我皇家之天下。豈能容他們任意掠取百姓?況且,放任貪官斂財,于我皇家何益?”

  闞石冷笑一聲,說:“你錯了!這天下的確是我皇家打下來的,當然屬于我們。但對外卻不能這樣說,應當宣稱是全體黎民百姓的。“

  ”這樣,在抵御外敵時,帝國將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力,而且頒任何號令,都要以百姓的名義。“

  ”這些,今天暫且不談,咱們還是說貪官。貪官能得到好處,皆因皇帝授之于權。為保住自己的小權,他們必會維護皇帝的大權。如此,帝國的江山便穩如磐石,無慮可憂也。”

  闞禹仍有不解:“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既然用貪官,那皇爺爺為何又要我反貪官?”

  太上皇闞石答道:“這叫帝王權術。試想,沒有貪官,何以反貪?不反貪官,又何以向民眾交待,為皇帝籠絡天下的人心?”

  闞禹似有所悟,躬身向闞石施禮道:“孩兒魯鈍,請皇爺爺痛快直言教我!”

  闞石嘆息一聲說道:“哎,我也不敢保證我說的對!我們如今是家天下,皇室也有私心,那就是維系皇帝的權威。“

  ”人都是自私的,這天下就沒有不貪財的官。官,不怕他貪,怕的是不忠。以反貪為名,除掉不忠的官,既可剪除異己,又可贏得百姓擁戴。這是其一。“

  ”其二,官吏只要貪墨,必留下把柄,一旦背叛了你,也便有了滅他的借口。貪官害怕滅頂之災,自然會聽話效忠的。所以,貪官實為治國之寶,不可或缺。“

  ”換言之,只有貪官在,你方可不斷整肅,以使朝廷上下皆為清一色擁護你的人!皇帝在官場的博弈中,要成為一個裁判者,不要去做棋子,要當棋手。”

  闞禹聽到這里,想了一下點頭稱道:“皇爺爺所言甚是,甚是!”

  闞石笑著繼續往下說:“禹兒你沉住氣,聽我往下說。其三,貪官日益增多,民怨驟起,你便可祭起反貪大旗,抓誰判誰任你定奪,配之以宣傳,證明皇家心系黎民。“

  ”…久而久之,民眾自然相信貪瀆成風,絕非皇帝的原因,而是下面的官吏未執行好旨意所致。“

  ”其四,對罪大惡極者,取其級,昭告天下,罰沒贓款,令百姓敲鑼打鼓以示慶賀,如此,既維護了皇帝的形象,又將貪官的財寶收回充實國庫。“

  ”這些錢收繳上來以后,皇帝用來改善軍隊的待遇,幫助大多數老百姓,或增加他們的福利,或投資各項工程,創造就業機會。這樣可以獲得軍心民心,嘿嘿,如此皇帝何樂而不為?”

  闞禹聽到這里,愣了片刻,仔細回味以后禁不住大呼:“皇爺爺高見。此法甚妙。妙!妙!”

  這件事讓當初還是個憤青的闞伯益吃驚不小,他沒有想到自己敬愛的太爺爺竟然是這樣看待貪官的,他一時無法接受,在李晨的眼中,這世界不是黑就是白,豈能出現灰色地帶?

  多年在民間的歷練,有一點他深有體會,他認為帝國輝煌不是那些勛貴官吏創造的,而是這些樸實的平民老百姓,正是他們創造了華夏民族的文明,是華夏帝國的脊梁。

  李晨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很有自己的主見。他隱隱覺得太爺爺闞石的話,太過于功利了!他有些接受不了。

  帝國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瓶頸,闞石的方法雖然有利于目前的統治,但他卻不能夠接受,長此以往,會出大問題的。他一直想探索更好的辦法,可惜的是,他暫時沒有找到。

  李晨隱隱覺得,是朝廷的制度出了問題。忠誠需有正義的意識形態以背書,才可以名正言順,吊民伐罪。如果要靠貪腐維護忠誠,必是執政者內心壞了。

  貪腐有用,置法律倫常于何地?是非曲直呢?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功利主義的價值觀里是沒有對錯的,只有利弊。

  忠誠所仰賴的是合法性,權威之所以是權威,因為它能解決社會的問題,證明自己應該是權威。

  當然這個解決問題過程中,皇帝任用的人可以得到好處。但好處這種東西,未必是金錢,而金錢的好處未必就不能光明正大地獲取。金錢之外還有權力,名譽。

  如何獎懲,這是制度設計的問題。李晨常常反復思索這些問題。

  太爺爺闞石立國后百年的歷史上,用作整肅官僚系統的手段不止是反腐,還有肅清反叛,你不忠誠,就當你是叛賊。

  李晨覺得闞石的話有問題,反腐要用貪官去反,平叛豈不是得依靠叛賊去平定?這是荒唐的。

  再者權威身正,何懼清官?皇帝更應該用清官,只不過清官稀有,可遇不可求而已。

  以貪反貪,這只能說是官僚系統完備之后,權威可能使用的“盤外招”,此時用其他手段反貪已經沒有施展空間。

  已經賄賂公行,想找清官都找不到的時候。任用貪官是無奈之舉。這相當于叫他們戴罪立功。如果時勢已經逼到這個份上了,那這個帝國還能存續多久?

  這些年來,經過歷練,李晨對治理國家,有了自己的想法。他隱隱覺得太上皇也很困惑,也在完善他的治國理念。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太上皇不是真正的神仙,他也不是萬能的,不可能永遠正確。

  從太上皇推崇儒家思想就可以看出,闞石是有目的的在完善這一理論,儒學加科學,也許那才是太上皇真正的盤外招。

  如今盛行華夏的儒家思想,最強調的是忠誠的根本是強調“禮”,即正統意識形態,著其義,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

  如果鼓吹貪墨自瀆,朝廷建什么忠義,示民個什么“有常”?這是摧毀忠義的根本。

  朝廷執正義大旗的權威,但凡有政治頭腦的皇帝,就不會拿原則跟貪墨者做交易。或者說,只有貪墨者以為是個交易。

  夜色沉沉,李晨走出住所,看著黑夜里遙遠的星空,心中思緒萬千。

  他暗暗下定決心,吏治!我要改變眼下的弊病,探索出一個全新的吏冶模式,絕不妥協。我要讓華夏帝國長治久安!

無線電子書    活在原始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