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仔細算過,準確地說,金國人年均口糧只夠維持四十四天。”秦檜肯定地說。趙鼎插話道:“金國經濟如此不堪,所以才窮兵黷武。”
“金國人以打獵為生,不務農事,全民皆兵,不發軍餉,發動戰爭動輒有數十百倍之利,所以打仗對金國人來說,不啻一件一本萬利的大買賣。”秦檜深有感觸地回答。
李昕頻頻點頭:“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金國武力強大,若非耳聞目睹絕難想象,上皇因此才不得已手書議和協定,這是副本,請王爺御覽。”秦檜掏出書信,李昕忙接過議和書誦讀:“趙氏自太祖兵不血刃取天下,百余年間不識兵戈,斯民仰視俯育,衣食無憾,今若因而存之,則世世臣屬,年年輸貢,比之拿舟交廣,馳馬閩蜀,躡足關陜,決大計于金鼓之間,得失可見矣。聞嗣子有在南方為國人所倚,此祖宗恩德在人,未易忘也。如蒙郎君以佶前言為然望賜采擇。佶當遣專介諭嗣子予以大計,郎君可不煩汗馬之勞而坐享厚利…。”
秦檜眼神閃爍,趙鼎卻已經憤懣得按捺不住了。李昕故作目瞪口呆,半晌才說:“如按父皇所言,國恨家仇就不報了?奇恥大辱又當如何化解?”
秦檜一愣,趙鼎早已怒不可遏:“秦檜!你回朝是專為金國當掮客來了!”
“不敢,提出議和的是上皇,是否議和在王爺,在下只是為上皇代達信使而已。”秦檜對趙鼎一揖。趙鼎仍懷疑地盯著他:“金軍怎么會讓秦相公帶著家眷,安然無恙地逃回來?”
“金軍每次出征都帶家眷,這是他們的習慣,沒什么可奇怪的。”秦檜回答。趙鼎更加懷疑:“燕至楚遠隔兩千八百里,中有金兵和偽齊層層封鎖,敢問秦相公是如何回來的?”
李昕看著秦檜,趙鼎逼迫道:“秦相公請講!”
“秦檜于楚州殺死金兵看守,奪船渡海,從漣水軍登陸,被劉光世水軍送回。”秦檜朗聲回答。趙鼎根本不信:“秦相公說得好神勇,不到勾欄瓦舍說書實在可惜!”
“久聞趙相公是犟脾氣,果真是聞名不如見面。”秦檜和趙鼎對視,隨即一笑。
李昕說道:“接著說,據秦相公看,今后對金方略該如何?”
秦檜答道:“今后如欲天下無事,須是南自南,北自北。”
“秦相公說南自南,北自北…”李昕不由得沉吟,趙鼎也不知所以。秦檜一時摸不清李昕的心思,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張叔夜隨上皇北狩,誓死不過界河,王爺應加以褒獎。”
趙鼎不解地跟李昕對視,李昕只好點頭道:“張叔夜有氣節,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號忠文,相公對本王還有何建議?可知無不言。”
“新年到了,王爺應率百官遙拜二帝,今后作為定制,為天下表率,以明人倫,厚風俗。”秦檜顧左右而言他。
“秦相公說南自南,北自北,究竟何意?”趙鼎急了,單刀直入。秦檜這才不慌不忙拿出國書:“以黃河為界,南北罷兵議和。臣已替王爺給金國完顏昌草擬了一封議和國書。”
“以黃河為界,那河北呢?河北就不要了?”趙鼎驚訝地接過國書。秦檜眼睛一翻:“完顏昌坦言,我若北伐,他就在東京立淵圣皇帝復位。臣以為,以黃河為界不為失算。”
“這是威脅!赤裸裸的威脅!”趙鼎大怒,李昕沉默不說話。
“這也就是完顏昌一說。王爺英明雄武,足以一展宏圖。今秋敵不渡江南下,天意可見。”秦檜猜不透李昕心思,看著他,小心地把話圓回來。李昕道:“治亂安危,固有天命,也必修人事以應天命。今秋敵不渡江,本王當廣修人事以答天意。”
“圣訓及此,天下幸甚。”趙鼎敬佩施禮,把國書遞給李昕。李昕接過國書卻不看:“秦檜任禮部侍郎,賜銀帛兩百匹兩,租賃房子暫且安身。”
“臣南歸,多虧船夫孫靜等三人舍命護衛,臣請把王爺恩澤轉授予他們三個。”秦檜立即道。所謂大奸似忠,趙鼎果然被蒙蔽:“秦相公真厚道人。”
“補船夫三人承信郎,令吏部擢升。”李昕端茶送客,秦檜和趙鼎躬身退出去。
秦檜跟趙鼎走后,李昕先給遠在燕京的梁興去了一封信,把自己這邊的情況跟他講了一遍,并讓他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宋徽宗跟宋欽宗,然后讓他再尋找千里江山圖跟清明上河圖,這兩份稀世珍寶現在應該在金人手里呢。
發了信之后,李昕叫來了高平道:“秦檜回來了,從今日開始你派人看住他,他每天去了哪里跟什么人接觸都要給我記錄下來。”
高平抱拳道:“是,王爺。”
高平走后,李昕又派人把趙鼎叫了回來:“趙相公,秦檜回來就是金人派來為了讓我們不要北伐而和談的,甚至可以說他就是金人派來的密諜。”
趙鼎皺眉道:“那王爺為何還要留著他?”
李昕問道:“趙相公可讀過孫子兵法用間篇?”
趙鼎試探著答道:“王爺可是想將計就計?”
李昕點頭道:“正是,既 然金人把秦檜派回來了,那在大宋必然會有人跟其聯系用來傳遞消息,我們正好可以利用秦檜給金國傳遞一些假消息以迷惑金人,再說了我們現在也暫時無力北伐,穩定跟發展江南、整頓軍隊、修整軍備都需要時間,北伐是一件大事,一旦施行就要傾盡全力。”
趙鼎嘆息道:“是啊,從靖康之后,我朝幾乎就沒有喘息的機會,金人年年南侵,打得我們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李昕說道:“所以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要把戰火擋在長江以北,給江南留出發展的時間,不過此事只能少數幾人知道,趙相公,適當的時候我們還要在秦檜面前演戲。”
趙鼎答道:“放心吧,王爺,臣心里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