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399 不同意

無線電子書    學霸快遞員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這是什么情況?”齊年不解。

  以前在寸島開培訓中心,村里也支持、鄉里也支持,還出錢出力把船長做了一番大改造。現在做直播基地為什么就不行了呢?

  鄉長捧著他那個泡了枸杞的保溫杯說:“你那個培訓中心對你來講是個培訓中心,對我們來講就是個扶貧基地。我們關心的不是培訓,而是扶貧。培訓中心每年可以培養大量的人,然后通過你的人力資源公司送到快遞公司去上班。這就解決了就業和扶貧的問題。這我們當然支持。但是直播基地能解決多少就業、多少扶貧?”

  “這…”齊年倒是沒有想到這一層,“那我們也可以培訓主播啊。您知道現在市場上多缺主播嗎?”

  鄉長搖搖頭:“你一個月可以送500個學員去快遞公司上班,你能送500個主播去上班嗎?”

  “這倒送不了。”

  “那不結了?”

  齊年陷入了沉思。當初培訓中心的確是以扶貧為目的的,也的的確確是解決了扶貧的問題。短短的一年時間就把寸島上的大量富余閑散人員送到了島外的快遞公司就業。而這些貧困戶省吃儉用把賺到的錢送到島上。雖然這些錢暫時無法讓他們過上富足的生活,但足以脫離貧困的困擾。

  現在齊年提出來的是建一個直播基地,這已經遠遠超出了寸島人的想象。因為能跟著齊年做上電商、快遞,和周邊的鄉、縣比就已經是先人一步了。直播那可都是明星才能做的。最不濟也是陶思婭、田雙雙這種長得好看的姑娘。普通人哪里敢想。

  這一點齊年早就有心理準備。思維和認知遠遠不是教授知識這么簡單的事兒。

  關于認知,齊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發布在自媒體平臺上。這篇文章是這么說的——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認知的問題。這個事情在高學歷的人群身上更是常見。這幫人都是一幫自負得不行的家伙,成天嘲笑別人沒有認知,卻不知道其實自己才是沒有認知的那一種人。

  前不久,我在一個飯局上碰到一個教授。教授當著一幫企業家的面,夸夸其談地講了很多企業經營管理的問題。事后,有位企業家用一句話點評說:“這個什么教授當年是留校的吧。”言外之意就是說,這個教授其實根本就不了解現在的企業真正的問題所在,他所講的那些問題,十年前就已經解決了。

  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認知和知識其實沒有什么關系。

  一個人的知識越多,越容易掩蓋自己認知上的不足。

  認知是什么,是對事物的根本認知,是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你掌握的知識再多,就算達到了精通量子力學的程度,也未必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比如說:前幾年Facebook的老板扎克伯格有很多照片流傳于世。很多人都被這些照片感動了——這是一位多么樸素的億萬富翁啊?這是一位多么有愛的父親啊?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照片都是誰拍出來的呢?難道都是不經意間自拍的嗎?這個光線、這個角度、尤其是懂攝影的更能看得出來每次焦距都鎖定得這么好。絕對都是出自專業攝影師之手?

  說白了,扎克伯格的照片全都是擺拍的。

  當你看出了這一點,你還認同他的人設嗎?

  這就是認知。認知這事兒玄乎嗎?

  要提高認知,你只不過是需要一種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于學習的能力而已,和你的學歷根本就沒有任何關系。

  那如何檢驗自己的認知呢?我告訴大家一個方法,這個檢驗的方法叫作“幸存者偏差”。聽說這個詞的人,請獎勵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如果你沒有聽說過這個詞,請自覺站到墻角反省。

  “幸存者偏差”你必須要了解。只有了解這個,你的認知才能達到看清事物本質的標準。

  也只有了解了這個,你才能明白大多數成功學都是胡扯,大多數著名公司都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偉大,大多數創業故事都沒有你想象的那么激動人心。

  我們都喜歡聽成功者的故事,我們也習慣去總結他們成功的規律,認為只要遵循那些規律,我們也能成功。

  但是你知道這些成功者是怎么成功的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來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也是學經濟、金融的人經常聽的故事,連巴菲特也講過:

  說是有100個人每個人拿出1萬美元本錢參加賭大小的比賽,每兩個人一組,獲勝的人除了贏得輸家手上所有的錢以外,還必須參加下一輪比賽,一直到比賽只剩最后一個人,那個最后的勝利者一個人就可以贏得所有人的錢,也就是獲得100萬美元。

  接下來才是重點。

  然后呢,那個獲勝者就可以出一本書,名字叫作《我是怎樣在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的》。

  這還不是重點。

  重點是,有無數人開始研究獲勝者,并且總結了一系列成功的規律。比如說:這個人是來自新澤西州的,這個是是種玉米的,這個人是戴著草帽參加比賽的,又或者說這個人在每場比賽之前都會摸一下下巴。

  好,故事講完了。你聽明白了嗎?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幸存者偏差”的故事。我們只看到一位來自新澤西州的家伙贏得了一百萬美元,卻并沒有看到他的成功只不過是什么?運氣好而已。因為無論是哪一場比賽,都會有一個人贏得一百萬美元。但那些人未必喜歡摸下巴、不一定是戴著帽子種玉米的家伙。

  好了,我們再來看那些著名的公司和偉大的企業家,你還認為他們真的是行業里最頂尖的公司和管理大師嗎?

  很多比他們更牛的管理大師,只不過是因為運氣不太好,就淹沒在了茫茫人海中。

  知道了上面我說的這些,你的認知一定會有那么一點點改變。

  這條文章獲得了幾萬次的閱讀量,點贊超過兩千個。很多人都對此有共鳴。齊年的這篇文章的矛頭雖然主要是指向那些高學歷者,但其實他也明白,低學歷者的認知更是可憐。

  這也是他之所以留在寸島,幫助家鄉父老的初衷所在。

  請:m.xsheng艷8

無線電子書    學霸快遞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