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88 請教

無線電子書    學霸快遞員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吳瀚江把韓總送出去了之后轉回來對麒麟說:“來,我們擁抱一下。”

  齊年有些不好意思的走過去。吳總伸出手臂把齊年擁抱了一下。然后扶著他的肩膀問:“我之前在看你網紅店的視頻的時候,我就有點兒搞不懂。人家的網紅店,要么就是餐飲店,要么就是奶茶店。一個快遞網點怎么可以變成網紅呢?”

  齊年說:“這些都是陰差陽錯、因禍得福。其實為什么會成網紅,我自己也搞不懂。大概是我們那個縣沒什么特色,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新聞熱點,大家都來湊熱鬧吧。現在不是流行蹭熱點嘛。這都是我之前沒有預料到的。全部都是意外。純屬撞大運。”

  吳瀚江說:“不管是不是意外,你把兩個網紅的有利因素用到了實處,這說明你有著比常人更敏銳的商業眼光。”

  齊年說:“吳總實在是夸獎了。我這實在是沒有辦法,都是被賺錢這事兒給逼的。

  吳瀚江說:“嗯,創業維艱嘛。我理解。你剛才說你是撞了大運。你可別小看了運氣喔。做生意運氣很重要。”

  齊年不理解:“是嗎?談運氣總覺得不科學。”

  吳瀚江哈哈大笑:“不管科不科學,運氣這東西確實存在。我們通常講的時機、機遇,也就是運氣中的一種嘛。有的人能夠發現運氣、利用運氣,并能以自己的商業敏感度把運氣利用到極致。有些人就算被運氣砸中無數次,還是任成功的機會白白流逝。”

  “聽您這樣講我就懂了。”

  “成功有時候和能力無關。有句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放在現在不就是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嗎?”

  齊年笑著說:“這倒也是。”

  “所以說古人還是有大智慧的。”

  智慧?這個詞在齊年心中一動。

  昨天晚上和于菡吃飯的時候,于菡就說齊年有智慧,并且慫恿齊年當面問問吳瀚江,當時去丈省大學校招是不是就是沖齊年去的。但齊年不打算問這個問題。他覺得首先這個問題很傻,其次問問題的行為更傻。

  “走,我們一起去吃飯。然后帶你參觀參觀我們公司。”

  吳瀚江帶齊年乘電梯來到十九層。看來這一整個樓層就是這棟樓的生活區,餐廳也在這一層。吳瀚江在服務人員的帶領下,帶齊年進了一個非常精致的小包間。這個包間整個一面墻都是落地窗,風景特別好。

  齊年等吳瀚江點好菜之后說:“謝謝吳總的招待。我這次來南方,一是想看望下您,另外是有事相求。”

  “哦?什么事?”吳瀚江等著看齊年有什么事需要請他幫忙。

  “我想向您請教些公司經營方面的問題。”

  吳瀚江聽到齊年所謂的有事相求原來并不是要他幫忙,而是要向他請教問題,既覺得有些意外,也認為是情理之中。這正是這個小伙子的獨特之處。

  吳瀚江問:“哦,是哪方面的問題呢?”

  齊年說:“我們快遞這個行業相對而言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行業。但是我做快遞這幾個月以來,發現這個行業里面有很多的弊端,或者說我們國家的快遞公司和國際上那些大快遞公司之間有很大的區別。我們依賴的是薄利多銷,經營的方式相對較為簡單粗暴。國際大公司卻早就完成了精細化管理的變革。”

  “嗯。”吳瀚江點頭。

  齊年繼續說:“也許他們的發展速度沒有我們快,也許他們面臨的市場變化沒有我們多,但是他們卻發展得十分穩健。打個比方來講,我們的快遞員大多數把我們快遞公司當做一個跳板。沒有哪一個員工致力于在快遞員的崗位上連續工作五年甚至十年的。他們只不過是在找到其它更好的工作之前,先送送快遞而已。

  而那些國際大快遞公司的員工會把快遞作為一個終身的職業。快遞員就像電工、消防員一樣,他們可以從學校畢業開始一直做到退休。而且為他們的職業而感到光榮。”

  “來,快趁熱吃吧。邊吃邊聊。”吳瀚江招呼齊年。

  齊年拿起筷子象征性地夾了一片燒臘放進嘴里吃了,繼續說:“貴公司據我了解當年也是從一個粗放經營的公司發展起來的。最初員工流失率也非常高。那么后來是采用什么樣的方式進入現代化的管理體系的呢?網上雖然能找到很多分析貴公司的文章,但是我想聽聽您這位內部人士的看法。”

  吳瀚江笑著說:“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這個不光是你們快遞公司的問題,也是我們很多企業都面臨的重要問題。”

  吳瀚江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說:“企業的組織變革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事。要推動組織變革,它的力量來自于兩方面,一個是內力,一個是外力。你是學管理的,這個道理你應該懂。”

  齊年點頭。

  “所謂內力就是公司內部的需求。當企業的發展速度超過了領導人和管理人員的能力的時候,有些公司就自發地會去尋求變革。通過戰略分析、組織變革、流程優化等若干種手段來完成。

  更多的是由于外力使然。當面臨殘酷競爭的時候,抱守陳規的企業也許會漸漸落后,而完成變革的企業則獲得了更多的優勢市場地位或優勢資源。一旦競爭處于不利地位,企業也會產生同樣的變革需求。”

  “明白了。”

  “但變革是不容易的。在商界人們常說一句話‘變革是找死,不變是等死’。左右是個死,看你選擇什么樣的死法。同時,變革變到什么程度也是有講究的。如果小的變革無法觸及企業的根本,那么也不會取得好的效果。”

  齊年接口說:“您這么說我明白了,為什么我國有那么多企業想學習貴公司,但幾乎是沒有成功的。”

  吳瀚江把背往后一靠說:“那是因為我們公司已經死過,而且死過不止一次。”

  齊年說:“所以就像鳳凰涅之后的浴火重生?”

  吳瀚江笑著說:“你這個比喻很好。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把死亡當作一件神圣的事,我們敬畏它,但是不怕它。很多人和企業恰恰相反,它們從來沒有審視過死亡。當死亡來臨時他們除了瑟瑟發抖,什么也做不了。”

無線電子書    學霸快遞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