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四十二章融合

無線電子書    沙漠中的農場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既然是吃的烤全羊,就沒有在飯館,也沒在誰的家里。

  而是在種植花的大棚里,烤羊的馕坑是前幾天早就打好的。

  正好這個大棚的花已收割完畢,正要繼續下種子,現在的地是空著的。

  大棚里雖然空氣有點悶,但是還有一股青青的氣息。

  地上鋪了幾塊地攤,還有兩個炕桌在上面。

  大伙都是農場或者屬于集團其他單位的人,也沒叫餐廳的服務員或者是自己的手下來幫忙準備。

  都是一齊動手,有在切瓜的,有拿出早就在家洗好的黃瓜等蔬菜,還有在擺上盤子,小刀等。

  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兩個炕桌上擺滿東西,就連每個人跟前的酒杯里也到滿了酒,是白酒。

  大棚里雖然是沒了花,但是進來后還是打開了暖氣的閥門,本來大棚在白天就有日曬,不冷。

  現在又開了暖氣,一會就熱的穿不住外衣。

  現在是三月底,雖然白天氣溫已經升高,適合春播,但是夜晚還是很涼,也就在個零上一度左右。

  大家都是生活在邊疆的人,知道早穿棉襖,午穿紗的道理。

  大家外套基本都還穿的厚衣服,即使外面穿的是春秋的夾克,但是里面也得穿個毛衣。

  但是大棚里的暖氣,設計之初是為了滿足花卉生長所需的溫度,大多都在25—35度之間。

  暖氣在安裝時候就是用的自動控溫,所以就是適合花卉聲音的溫度,這對人來說,就稍微有點偏高。

  不過有腦子聰明的,又去把通風打開,這才解決了大棚內溫度高,濕度大,憋悶的問題。

  現在穿個體恤正適合,李赟一直以來里面就是穿個體恤,即使是冬天,也都是穿體恤,不穿秋衣。

  所以韋欣給李赟買,都是單獨買秋褲,像是那樣整套的根本不適合李赟。

  等擺好桌子,艾買提的烤羊也放在一個大茶盤里端了上來,今晚他烤了兩只羊,如果不夠吃的話,還烤了些魚。

  農場的這些人都是從苦日子里出來的,沒有浪費的習慣。

  在這方面,深受那些牧民民族的影響。

  牧民朋友在吃肉時,都是用皮夾克把骨頭上的肉剮的干干凈凈,說句粗俗的話就是比狗啃的都干凈。

  更何況還有艾買提個李赟這樣從部隊出來的,部隊更是一個嚴禁浪費的地方。

  在部隊,吃米飯,必須得保證碗里的米粒一個不剩的全吃到肚里,盤里的菜也必須吃干凈,嚴禁吃不完倒進垃圾桶。

  所以烤兩只羊,不夠再用烤魚,這是最合適的安排。

  雖然吃的烤全羊是正宗的邊疆烤全羊,也是在邊疆的這個地方。

  但是今晚,農場的眾人,不管是漢族還是民族。

  都沒有照搬民族的那一套,而是融合民族特色,加入自己方便。

  馕坑烤全羊,鋪地毯坐著,每人備有皮夾克,這些是民族特色。

  但是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元素在里面。

  每人一套餐具,這一點和民族朋友聚會那種不論多少人,就用一套餐具,輪流不一樣。

  前文說過,民族朋友在一起聚會時,特別是吃肉喝酒,肉就裝在一個盆里,不管坐幾個人,都得從這盆里拿。

  喝酒就一個酒杯,到滿了是挨個的喝。

  但是現在是每人跟前都有酒杯,比民族朋友就多了一個共同捧杯的豪爽。

  雖然這樣,羊肉上來后,也是先有艾買提把烤全羊分成小塊,但是這樣是每人從大盤里取了放在自己面前的碗里,顯得能從容些,能吃的舒服點,至少在吃的姿勢上能做到盡量文雅些。

  而不是以前那樣雙手抱著一塊肉再啃,毫無形象。

  李赟以前見過一個十四五歲姑娘,雙手抱著一個羊頭在啃,那畫面一直沒忘。

  一個白凈的小姑娘,雙手抱著一個跟自己臉差不多的羊頭再啃,這是什么樣的畫面!

  所以在農場,一些事,一些場合,都在原先民族那種傳統中,,加入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

  這就是一個融合,人與人,人與事情,生活方式,說話方式在農場范圍內,都在加速這種融合。

無線電子書    沙漠中的農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