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游

無線電子書    地球最后一位仙人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兩個月的暑假,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眼看著七月中旬即將到來,由于李雙陽提前跟廠里請好了假,他在13號的傍晚騎車趕回了家中。

  這一次李雙陽回家,照舊買了一大堆零食,李良不咋吃這些玩意兒,只能便宜了曼曼。

  其實李雙陽回來并不需要帶禮物,李良不止一次跟他說過,可能這種帶禮物的行為,是他內心的自我釋懷吧,總覺得給李良買好多好吃的和玩具就能彌補他對李良童年的陪伴。

  廠里這次給李雙陽批了有半個月的家,從沒閑過的他,最開始回家的第一天他還有點不適應,明明第二天不用上工,結果隔天凌晨六點他就醒了,醒來也不知道干啥好,就去廚房里笨手笨腳的給家里人準備早飯。

  天色漸漸亮起。

  升起地平線的太陽為清晨帶來了溫暖的陽光,廚房里,李雙陽穿著輕便的居家短袖,端著鍋勺翻炒雞蛋,這一幕令他內心十分平靜,有種十足的充實感。

  老兩口醒來后聽到廚房里的動靜,急忙去攔李雙陽,要他回屋歇著,實際上李雙陽很享受休假在家為家人準備早飯的過程,這時候的李雙陽才能感受到作為人子、作為父親、作為丈夫的充實感,而不是一個僵硬的工廠流水線操作工,他倔強的把父母推出了廚房,還用后背頂住了廚房的房門,死活不愿意讓父母插手。

  “良蛋兒,吃早飯啦!”

  李雙陽端著香噴噴的煎雞蛋走出了廚房。

  主臥里,老兩口聽著李雙陽的呼喊聲,有些酸溜溜嘀咕著,這沒良心的,一回來滿眼都是他寶貝兒子,準備的早飯都是第一個喊兒子來吃,酸溜溜之余老兩口又有種莫名的幸福感,這些年李雙陽在廠里上班很難回家,雖然這是個完整的家庭,但總是因為李雙陽的缺席而不那么完整。

  兒子兒媳在前,孫兒也是健康成長,對二老來說,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家。

  “良蛋兒等會兒準備去干啥?要不咱們去游樂場吧,我好久沒去玩過…emmm,我是說,我好久沒帶你去玩過了。”李雙陽一邊吃著早飯,嘴里還閑不下來,跟李良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

  如今放了暑假,蘇芹也賦閑在家,她在旁邊聽著李雙陽的嘮叨,忍不住胳膊肘捅了他一下,不由笑道:“你想去玩就你想去玩吧,干啥非得說是帶良蛋兒去,真是個長不大的家伙,哼。”

  男人致死是少年,但在兒子面前,李雙陽不可能承認自己是多么的想去游樂場。

  “怎么樣?想去嗎?咱們可以去劃船,坐摩天輪,開碰碰車。”李雙陽不停地慫恿李良。

  李良同意道:“好啊,不過我等下得陪曼曼做完晨練再說。”

  “你答應了?那咱們拉鉤,誰不去誰小狗!”

  “不用,我答應的事不會反悔。”

  “拉鉤嘛,我看別人家的小孩都跟父母拉鉤的!”

  別人家的小孩拉鉤是怕父母反悔,李雙陽拉鉤是怕李良反悔,形勢翻轉,總之,吃完了飯以后,李良下樓去了后院,盯著曼曼和小黑晨練,盯了一會兒,隨后向她倆宣布今天休息一天,反正李良不在的時候也不用指望兩個家伙有多么自覺。

  不對,小黑是挺自覺的,李良不在的時候它也能老老實實完成每日的功課,至于曼曼嘛…

  現在還不太好說。

  聽到今天可以休息,那丫頭很神奇的沒有表現出歡呼雀躍,眼珠子咕嚕咕嚕的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反正看上去是沒想什么好事。

  結束了晨練以后李良如約在樓下等父母。

  這一回李雙陽倒是沒大包小包的重裝出行,僅僅是戴了副太陽眼鏡,蘇芹挎著包,戴著一個太陽帽,李雙陽還給李良準備了一個兒童鴨舌帽讓他戴上,一家三口出門朝著公園走去。

  所幸楓葉公園離的不遠,這會兒天氣還不算很熱,于是三個人就以步行的方式趕往公園,李雙陽順便可以在散步的過程中,看看鄰里街區的變化。

  這些年過去,路上的自行車越來越多,自行車不再是尋常人家承擔不起的大件,路上的電車也不見了,頭頂的電網線纜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輛輛燒油的公交汽車,楓葉公園附近還有一大片建筑工地,看那樓層的高度,仿佛要蓋到天上去,看得人頭暈眼花。

  “變化有這么大嗎?”

  除了基礎建設以外還有一件事,楓葉公園不再收門票費了,以前是門票10元一張,現在園區免費向市民開放,這也就讓前來公園游玩的游客人數幾何式上漲。

  人流大了,乞討的和賣藝的也就多了,三個人來到公園的東門,還沒進去,就遇到了三四個捧著碗灰頭土臉的流浪漢上前乞討,本來蘇芹心里挺反感這些手腳健全還來乞討的流浪漢,耐不住李雙陽心軟,也就是些零錢而已,給就給了。

  幾波乞討過去,沒想到口袋里那點零錢就這么被他散完了。

  “咦,那里有人在耍劍哎,我們去看看!”李雙陽指著圍觀的人群,帶母子二人朝那邊走去。

  來到人群外圍,李良往里面一看,咦,居然是熟人。

  這是當初在環城公園遇到的賣藝人,舞劍的爺孫倆,只不過這次只有少女在那舞劍,不見了老人的蹤影,比起過去,少女的劍路似乎更要凌厲了三分,精致姣好的面容也如凝結上了寒霜一般,舞出的套路招招致命,仿佛是有什么心事卻發泄不出來。

  周邊的看客哪懂劍意劍語,看著少女舞劍舞的虎虎生風,只知道拍手叫好,有些看上頭了的觀眾還很大方的扔出幾張零錢,捧了個錢場,而李良就在人群中默默的看著她的劍舞,心中卻是回憶起了那個老人。

  劍圣,余小白。

  李良查過余小白的資料。

  網絡上有一本關于老人的個人傳記,上面寫到,這位老人前半生只是個普通的車間工人,由于酷愛武俠,在青年時期到處拜師學藝,被排擠過,被江湖騙子騙過,在經過一系列現實中的挫折之后,余小白并沒有放棄武俠夢,他不再拜師,開始自學劍術,為了磨煉技藝,他在上世紀中期,參加了北方的抗美援朝戰爭,僥幸在戰爭中存活了下來,練成一身殺伐劍術,后來因為出手戾氣過重,回歸后依次拜訪了少林寺與武當山,最終在武當山沉浸五年,將劍術臻于大成。

  之所以被外界稱作是劍圣,是因為余小白曾出演過一部電視劇,扮演了一位劍圣的角色,劇組曾放料出一句戲言,說是要找一個老頭演劍圣,沒想到找來了一位劍圣演了個老頭,也正是因為這句戲言,余小白的名諱逐漸廣為人知,而他的劍術和槍術造詣,也確實坐實了劍圣的威名。

  不翻他履歷還好,翻了他的履歷這才知道,原來這位偏執的老人,曾為了磨煉技藝還一度上過戰場,個人實力絕對的過硬,而他的孫女,余英男卻不被人們所知,沒有繼承祖父的名聲,只是將他的劍術默默傳承了下來。

  現場中正在拍手叫好的群眾還不知道,他們叫好的賣藝人,正是劍圣的孫女,其中不乏有起哄的,也有打賞的。

  有個熊孩子看別的大人在給余英男打賞,熊孩子也要去撒錢,只不過他撒錢的方式跟其他觀眾不太一樣,都是撒錢,別人是撒那種一塊五塊的紙鈔,他卻是跟父母要來了一枚枚硬幣,朝著余英男砸了過去。

無線電子書    地球最后一位仙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