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四十一章 煙火中的恥辱

無線電子書    六指門魔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4月12日,又是兩輪歐冠。

  如果盧西奧不是以中六合彩的概率連續兩場自擺烏龍,如果巴拉克勢在必進的頭攻不是被古德約翰森在球門線上奮力瓦解,如果科瓦奇早起跳0.01秒遏制德羅巴的甩頭,如果胡特的解圍球不是擊中自家的門梁而是再低10公分...慕尼黑人也許真的可以在奧林匹克體育場創造大逆轉的奇跡。

  但足球比賽從來就沒有“如果”,有的只是“結果”——結果是:英國球隊留下,德國球隊離開。

  如果說切爾西首回合主場比賽是依靠傳統的英式沖吊打法擊敗了拜仁;那么,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這樣的打法已經失去了大半的效果。

  一來,德國人接受了血的教訓,在大多數的時間里不惜利用兩人的前后夾擊,以封鎖德羅巴的空中打擊;二來,客場作戰的藍軍整體陣型只能相對后撤,即使德羅巴能夠爭到第一落點實施頭球擺渡,卻在第二落點的控制上明顯人力不足。

  于是,藍軍的進球只能寄望于通過其他的手段了——比如,遠射、快速反擊以及定位球。

  蘭帕德的遠射以及喬科爾和德羅巴“兩個人的快速反擊”先后修成了正果;而德羅巴的兩次單刀以及達夫在接到右路開出的任意球之后的近距離搶射,也都險些破門。

  德國人在抑制了切爾西的高舉高打之后,卻并沒有能夠完全抑制藍軍其他方式的攻擊。當卡恩兩次從自己的球網中撿出皮球的時候,拜仁距離逆轉翻盤的目標也變得苦難重重了。

  百密難免一疏。

  與其說拜仁的防守出現了一些的問題,不如說真正的問題還是暴露在進攻上。

  實際上,至少出現在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切爾西,后防的質量遠遠低于其自身的最高水準。尤其在右邊路,取代約翰遜的德國人胡特有著無比高大的身材卻也有著無比緩慢的轉身速度,甚至沖刺跑的動作看上去也像是“高抬腿”,其所鎮守的區域是藍軍整體防線上最最薄弱的地帶。

  比賽最開始的10分鐘,拜仁非常明確地將主攻目標鎖定在了切爾西的右路。

  皮薩羅和澤羅伯托聯手向胡特發難,利扎拉祖也不時從后面趕來增援。在局部的戰斗中迅速取得了優勢,幾次有效的傳中給藍軍的球門施加了很大的壓力。遺憾的是,雖然連巴拉克都更多地扮演起了中鋒的角色,但在所有的門前包抄搶點行動中,馬凱消失了。

  只有皮薩羅,而沒有馬凱,拜仁為翻盤而重新祭出的最強鋒線組合的威力生生打了50的折扣。

  從比賽的第一分鐘開始,直到第72分鐘被換下,其間荷蘭人的身影幾乎沒有一秒鐘不是被淹沒在切爾西后衛的人海里。

  馬加特過晚的換人,對馬凱也許是一種信任,但對本隊及早掀起進球風暴卻是一種十足的耽擱。

  德羅巴的進球讓總比分以6比2領先的切爾西不自覺開始了提前慶祝勝利,一部分慕尼黑球迷也失望地選擇了提前退場,似乎一切都可以提前結束了。

  然而在隨后形似“垃圾時間”的比賽中,德國人傳統的精神突然浮出水面。

  第64分鐘,薩尼奧爾傳中送入禁區,巴拉克甩頭攻門讓切赫作出世界級撲救。但早已等候多時的皮薩羅在門線上將球補射入網,將比分扳為1比2。

  第78分鐘,施魏因施泰格禁區內右側得球怒射被切赫撲出,格雷羅在門前將球墊入網內,將比分扳平為2比2。

  第90分鐘,紹爾門前接應隊友橫傳,倒地鏟射入網,把比分反超為3比2。

  德國人用比賽最后的時間挽回了尊嚴,贏得了比賽。但最終,還是輸掉了歐冠。

  6年前,拜仁最后時刻的兩個失球曾經將歐洲冠軍的獎杯拱手讓給了曼聯;6年后,拜仁最后時刻的兩個進球,卻依然不得不接受失敗的命運。

  在自己第100場歐洲冠軍聯賽的比賽中,拜仁只能以一種相對體面的方式告別,人們不會忘記,他們是本賽季迄今為止唯一一支在90分鐘之內三次洞穿切爾西球門的球隊。

  德甲球隊告別了歐冠,切爾西辭別了慕尼黑,繼續朝歐洲之巔前進。

  如果說奧林匹克球場的比賽令人蕩氣回腸,那另一邊的圣西羅球場,內拉們從驚慌,到憤怒,再到哭泣。

  沒有奇跡,只有恥辱,一幕繁華煙火下的恥辱。

  舍瓦的精彩進球以及只剩下17分鐘的比賽時間本來就讓國米懸在了被淘汰的邊緣,或許這一刻內拉們已經開到了出線無望,他們開始用屬于自己的方式向球員,向俱樂部高層,向全世界表達著不滿。

  在進入米蘭某餐廳前,俱樂部老板莫拉蒂對記者說:“任務很艱巨,但不是不可能。大家必須相信自己,足球的世界里總是有許多意外。”

  也許是想想沾沾附近米蘭大教堂的福氣,每次比賽前夜,他總是習慣在這家餐廳里請客吃飯。

  莫拉蒂想到了意外,但這次,的確太意外了。

  曼奇尼壓寶阿德里亞諾的4231,完全沒有像上周六聯賽那樣順利。只見攻勢不見進球,而米蘭人按部就班的穩健讓謝甫琴科在上半場取得了進球。

  阿德里亞諾沒能成為救世主,下半場5分鐘便因傷離場。曼奇尼換上了克魯斯和馬丁斯,將陣型轉變成了443,志在一搏。

  總比分3球落后以后,再加上米蘭的客場進球,國米要連續打入4球才能出線。

  很難去奢望國米重演拉科的奇跡,但國米的攻勢卻也讓人賞心悅目。

  也許,下半場如此完成也會讓國米相對體面地完成比賽,但這是米蘭德比,壓抑已久的國米主場終于在第261場米蘭德比出了意外。

  第71分鐘,米哈罰出右側任意球,坎比亞索頭球破門,但主裁判默克認定克魯斯之前干擾了迪達,吹掉了進球。

  抗議的坎比亞索吃到黃牌,而國米球迷的抗議卻是一發不可收拾。

  迪達所在的球門區域遭到了“猛攻”,煙火、水瓶等各種雜物被不斷砸下,迪達本人的肩部也被一顆燃燒著的爆竹擊中,立刻倒地接受治療。

  主裁默克不得不中斷比賽,工作人員進行清理球場的工作。

  ,工作人員清理好球場,雙方球員再次入場。但哨聲吹響后再次丟進場內的煙花和雨傘,讓主裁判直接終止了本場比賽。

  “賽后”,從更衣室傳出消息,中止比賽的德國主裁判默克正在寫報告,說明當時情況,并呈交歐足聯。

  歐足聯很有可能作出以下決定:比賽結果有效;國際米蘭在下賽季歐洲冠軍杯可能會遭受主場關閉幾輪的懲罰,并處以巨額罰金。

  今年兩隊遭遇3次,AC米蘭連贏3場,讓國際米蘭輸得“面無人色”。

  如果不是隊入球被判無效導致球迷爆發“煙花騷亂”,那么國際米蘭事實上將又一次“沉默謝幕”。

  輸球,也輸人。

  近年來,有多少名“超級球星”在國米的“黑洞”中消磨青春?AC米蘭可以讓科斯塔庫塔踢到40歲,讓馬爾蒂尼踢到39歲,這份耐心和信心,就足夠國際米蘭隊學上一陣的了。

  當迪達被煙花擊中而受傷倒地,整個球場亂了。

  在AC米蘭和國際米蘭的同一個“圣西羅”球場、同一片天空下,彌漫起了陣陣煙霧。漫天煙霧中,意大利的“米蘭德比”以一種別樣的方式“猝死”。

  GAMEOVER(游戲結束),AC米蘭球迷用標語牌,嘲諷著對方球迷。

  在彌漫的煙霧中,人似乎總有一種奇妙的罪惡感。一瞬間,煙霧顯得很安全,你可以做任何事情而不被發覺。

  于是煙霧更盛,國米的心更亂。

  “我實在無法相信,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國米主帥曼奇尼的眼睛在賽后也蒙了一層煙霧:“非比賽的因素影響了比賽。”

  年輕的曼奇尼,畢竟沒好意思說出“希望重賽”的話。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另外一邊,在AC米蘭主帥安切洛蒂的足球生涯中,還沒有一次的“冠軍杯征程”如今年這般順利:兵不血刃拿下曼聯,輕松擊敗國米。不經意間,AC米蘭與冠軍杯之間,似乎只有穆里尼奧冷酷的風衣和卡佩羅深邃的雙眼。當然,貝尼特斯的禿頂被他忽略了,因為誰都局的老婦人會在主場1比0拿下紅軍。

  賽后,一張藍黑色的馬特拉奇和紅黑色的魯伊科斯塔站在一起觀看眼花盛宴的照片被全球各大媒體轉載。

  23號的馬特拉奇右手搭在10號魯伊科斯塔的肩膀上,兩人面對著漫天的煙火,不知在談論什么。

  內拉們為自己心愛的米蘭痛哭流涕,雙方球員卻交談甚歡,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

  “是誰那么慌,剪破四月的時光;飛鳥和別姬,都碎在鏡子里...”

  就這樣,在一曲辛酸的《煙花燙》中,國際米蘭再度迎來了一個聯賽冠軍無望,歐冠冠軍無望的賽季。

無線電子書    六指門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