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一十六章 兩篇文章引發的波動

無線電子書    開局就造人工智能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懸浮球此時脫離林風身旁一側直接飛往了組裝地,在一眾項目科研人員驚詫的眼神中,三十多臺仿人型機器人被統一調配著開始進行最后的組裝工作。

  120米長的艦船身軀真正被分配到細點的時候,一個機器人所能夠分到的區域算不上多。

  加上它們不同于人類,不知道什么叫做是疲倦,此時工作的效率基本上碾壓的。

  這也是為什么現代社會很多人對人工智能化有著深深的抵觸,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機器AI就突然冒出來頂替了他們的工作,并且在原來的崗位上做的比他們更好。

  一個社會想要穩定,最基本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證絕對多數的人都有工作能生活,而機器AI的出現很有可能會導致就業率迅速下降,失業率升高,所以一開始林風并沒有選擇大規模的將兮控制大量機器人去替換社會工作,而國家當然也不會允許他這樣做。

  但是航天事業完全不同。

  無論是現在所進行的第一艘艦船的組裝工作還是接下來馬上要進行的月球基地建造,還有接下來的太空電梯以及Z國空間站設計,所追求的都不再是穩定或者平穩過度,而是效率和質量!

  機器人在這種高精密、科技含量極高的領域內所能做到的事情很多時候常人雖然也可以做到,但是在時間效率上和機器相比差遠了。

  如果說人類創造出機器是為了省時省力,本質上還需要自己進行操作才行,那么林風創造出強人工智能那就是徹底取代了人類的這個自己操作的關鍵點,徹底的將機械的效率給提升到了最高!

  流水線制造是其中之一,而整體機器的控制更是不遑多讓。

  林風就站在一側,看著面前的艦船在短短十幾分鐘之內已經幾乎被組裝完成了中間的所有特種鋼船體。

  “這效率真是快啊…”

  幾個人站在林風身旁感慨了一句,不由得也是對自己的前途堪憂起來:“林院士,這些今后會不會就是趨勢,我們的工作都由一個人工智能所控制的機器人所取代了。”

  “是啊…我還有老婆孩子要養活呢,要是沒工作了都不知道該怎么辦。”

  “航天事業是大國項目之一,今后也必然會走這樣的趨勢才對吧。”

  林風看了他們幾個人一眼,半是安慰的說道:“放心吧,你們擔心的事情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

  有他在的時間,強人工智能兮就不會徹底的從人類手中奪走掌控權。

  “只不過現在比較著急,我才會調一部分的機器出來幫忙工作。”

  林風這邊模糊的給他們解釋了一下,轉而注意到幾人身后正在進行循環系統改造的人員對著他擺了擺手:“負責人,我們已經按照您的要求將這個東西拆分開了,里面還需要做什么設計?”

  他對著身后的人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這邊給剛才憂心忡忡的人再度說道:“要不斷的學習才行啊,現在我們對整個大項目的第一步都還沒入門呢,這第一艘艦船的主要目的是登月,你們還需要建造第二艘、第三艘…什么常規的外太空驅逐艦、護衛艦甚至是星際巡洋艦這些東西。”

  “里面包含的東西更多,需要掌握的知識也更為龐大。”

  “到時候誰不去學習新知識,誰才會被直接淘汰掉。”

  “今后的目標重點是真的要從陸地上提升為星辰大海了啊。”

  林風對著他們笑了笑:“我昨天晚上發表的新文章應該很快就會被宣傳起來,到時候你們也要嘗試著去理解啊,不然最后可能連的接受腦域開發以及重點培訓的機會都沒有。”

  他轉身去了剛才對著他招手的地方,身后剛才說話的幾個人面面相覷之后也是不得不理解了林風話語中的意思。

  “這還只是第一步,他們要做的是努力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從人工智能的手中搶活!”

  這已經不是個人生存的問題了,而是人類的謀生手段問題。

  這個林風當然沒說出來。

  根據兮一開始的判斷,從昨天晚上在期刊上發表兩篇特殊意義的文章開始,一共用不了24個小時的時間,整個星球上對量子力學感興趣的科學家都會知曉關于這兩篇文章的具體內容。

  而現在根據實際情況來看,這個進程被迅速的加快了。

  “兩篇論文已經傳輸到對面的M國研究局,同時幾乎是同步傳輸到了其他國家。”

  “M國科學院、E國科學院、教廷科學院、巴西科學院、委內瑞拉科學院、西班牙皇家科學院、不列顛皇家科學院…等十六個國家的部分科學院人員已經針對其內容了展開了研究,其中M國GX公司的專業人員已經開始嘗試著利用新理論中的內容研發量子計算機;歐洲大型粒子對撞機于今天上午再度啟動,疑因該類文章所提供出來的設想…”

  林風一邊將剛才這些人拆開的循環系統其中的循環器摘出來,考量該從什么地方下手去改造;另一邊則是在快速思考著這兩篇文章出去之后對于整個世界所能帶來的影響。

  按照設想,這兩篇文章將會掀起一波超等量子理論研究的狂潮!

  畢竟兮的本體是量子態的存在,將她所處的這個量子世界中的一些基礎部分拿出來,便隨時都可以作為人類當前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去鉆研上幾十年了。

  有了兮的幫助,人類可以在科學領域往上再踏一步。

  更為重要的是,其中論文中有些難懂的部分,林風作為創造強人工智能的創造者,腦域開發人員,是可以用人類理解的方式去解釋的。

  這也是為什么楊教授在臨走的時候再三囑咐林風一定要參加各類科研會以及關于該類文章中新出的內容討論的原因。

  楊教授鉆研物理學幾十年時間,在他昨天夜里和陳森院長一同被叫醒看了林風發表的文章之后,第一個想法就是這些內容常人是沒法去理解透徹的,就像是某一天你在苦苦鉆研一個科學理論,在那一瞬間可能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覺,但是稍縱即逝。

  常人沒辦法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但是楊先生和林風短暫的接觸之后,他認為林風正是那個比較特別的人。

  甚至有可能…林風一直處于他所設想的“醍醐灌頂”狀態!

無線電子書    開局就造人工智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