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章 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無線電子書    好萊塢往事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拍戲啊…’

  當羅蘭get到大衛的想法時,本還想繼續觀看家庭教育大戲的他,放下了手中的奶昔。

  朝著主座方向露出了個笑臉,與此同時,思緒,也飛至天外。

  奧爾森,是什么?

  這是一個姓氏。

  但若是加上姐妹一詞后,那就特指阿美利加的電視明星,十八歲就掌握了四億財富的傳奇,其知名程度,和家喻戶曉的電視喜劇之父比爾-科斯比不相上下。

  曾經,人教版的英語試題中,就有她們。

  如果這樣說,都沒印象。

  那便可以加上伊麗莎白。

  漫威電影中的緋紅女巫,便是奧爾森家族中,年紀最小的那一位。

  也就是現在那個尚未足歲,在樓上呼呼大睡的嬰兒。

  如果說,十歲這個尷尬的年紀和天使之城無法聯系在一起。

  如果說,高額的遺產稅宛若達摩克利斯之劍,令羅蘭無奈又迷茫。

  那若是再加上奧爾森這個姓氏,以及北美最為出名的童星姐妹花呢?

  一切,便全都豁然開朗了。

  這不是赤果果的暗示他,重操舊業,干回老本行嗎?

  實際上,在了解清楚自身處境后,羅蘭和所有穿越者一樣,思考過這個問題。

  現在的他,究竟能干啥?

  當個文抄公?

  開什么玩笑,點娘的作品那么多字,他就只記了個大概,這怎么搬?

  況且,這其中,還得考慮水土不服的因素。

  至于影視劇本?

  這就別想了。

  且不說他抄不抄的出來,光是維權狂魔迪耗子的厲害,他前世就已經品嘗過了,若是這一世的他抄出了一部各家影視公司劇本儲備庫里的作品,那不得再次站在被告席上?

  他可不覺得自己,杠的過那些大腿。

  繼續解說電影,寫影評?

  這就更別想了。

  不論版權問題,就算他寫出來的影評價值千金,又有何用?

  還不得看別人的臉色吃飯嗎?

  別人拍啥,他才能評啥!

  若是幾年以后,突然碰上了以阿拉伯裔為主角的人類清除計劃和王牌特工,面對高喊著安拉阿胡阿克巴的中東投資方,他到底該不該評呢?

  風險更大,更不好干。

  至于穿越者最喜歡干的投資——

  這得先解決遺產稅的問題。

  挑挑揀揀之后,能選的道路,其實非常有限。

  順著大衛叔叔的提議,伺機入圈,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在圈中混了這么多年的他明白,三百六十行,或許只有這一行,才最為困難啊!

  不是每個人都是塔拉維斯-奈特,有一位能在自己剛出唱片時,便自掏腰包清場購買的老子;不是每個人都是埃迪-雷德梅恩,想拍啥就拍啥;不是每個人都是約翰尼-德普,能和弗朗西斯-科波拉的侄兒尼古拉斯-凱奇稱兄道弟;不是每個人都是哈里森-福特,即便和喬治-盧卡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廝混,也不會把自己是猶太人的身份,掛在嘴邊;不是每個人都是詹姆斯-卡梅隆,能夠碰上蓋爾-赫德這個好老婆。

  富二代馬特-達蒙的機油本-阿弗萊克就曾經說過,剛入行時,沒有名氣,為了角色,他們可以付出一切,在聯想到馬特-達蒙之前不遺余力的幫助哈維-韋恩斯坦遮掩丑聞,以及由米拉麥克斯投資發行的心靈捕手,成名前的辛酸往事,是所有無資本之人,必經的道路。

  畢竟,就連大衛-埃里森和梅根-埃里森都相繼在這個行當里交了兩個億和三點五個億的學費,若不是最后有老爹注資,他們就要回家繼承甲骨文,過著與錢打交道的無趣人生了。

  奧爾森姐妹,或許是羅蘭眼下的最好助力。

  但——蹭著對方當一名兒童演員,其實并不是什么好選擇。

  所謂的兒童演員,又有幾個能善終的?

  利塞爾-馬修斯?

  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姐?

  抱歉,她的身家,可不是拍戲拍出來的。

  除了她們以外,奧爾森姐妹也是一樣。

  你不會真的以為,她們僅憑自己的人氣,就敢和有線電視網叫板,拿回自己的肖像版權吧?

  但即便如此,她們能干涉的,也不多。

  她們若是真的掌控雷電,那羅蘭的前世,奧妹也就不可能依靠獨立電影,起家了。

  商業才是好萊塢的核心,就算你演技再好,沒有商業,九成以上,都會被歸于小眾。

  況且,肯讓十歲乃至更小的孩子去混娛樂圈的人,除了演藝世家出生,和本就有著人脈優勢的世家子以外,其他的家庭,不就是為了恰爛飯么?

  真以為人人都是小馬哥?

  普通家庭,多財多億?

  兒童演員的父母大多利益熏心,只想著撈錢,年入百萬童模被踢事件層出不窮,但那也只是報道而出的冰山一角罷了,除非家境殷實之人,不然誰會在意孩子們的感受?

  那些影視劇作品也是一樣,兒童更多只是調劑品而已。

  就像是分類明確的chick flick一樣。

  愛上萊昂的瑪蒂爾達?

  這種角色可是少得可憐。

  而這,偏偏就是最為致命的地方。

  前世的羅蘭大學學的的確是表演,演過撒潑打諢的神經病,演過鄉土氣息的手藝人,演過逼格頗高的大反派,但就是沒有演過小孩。

  除非是像侯祥那樣的特殊案例,不然的話,讓人高馬大的大人反串小孩的表演,劇本中基本上都會加上一個精神病的背景,而演員琢磨研究的,其實是智商降低之后的心理認知障礙,除了六一兒童節,又有多少成年人能夠扮演小孩?

  經歷了世俗之后,純真便會隨之消失,這是一種不可逆的行為,如若不是身體、心理、人生經歷這三重因素,兒童演員這種特行分類,又為何會出現呢?

  就和王晶在圓桌派里解釋星爺為什么不親自上陣去演新喜劇之王一樣:一個人到了某一個年齡,就做不了以前年輕時做的事情,不是有包袱,不是不想演,而是很違和。

  這是一種精神和心理上的雙重抗拒。

  所以,這就很尷尬了。

  失去了孩童的天賦后,就算他能無視幼稚,那種純靠賣萌的背景板角色,他演起來,依舊會不協調,就算大衛叔叔和加耐蒂阿姨幫他爭取到了試鏡,最終,十有八九也會被刷掉。

  而那種讓兒童模仿大人的‘理智向’角色,或者是本就需要一定表演張力的喜劇角色,這些適合他的東西,往往又是相對重要的兒童主角。

  至于主角這種東西?

  甭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兒童主角都是資本操控的產物。

  在這個年代,除非他和格溫妮絲-帕特洛一樣,有個想要挑戰壟斷規則的教父,不然的話,即便有奧爾森夫婦的裙帶關系,想要拿個主角試鏡,那都是在吃屁。

  雖然資源和他的老本行高度重合,但他其實也并不傾向于,以現在這個年歲,入行。

  他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與其把時間浪費在解決星爺、金-凱瑞等人都沒法越過的違和上,還不如多花時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他腦子里裝著的,可是寶藏。

  想辦法找到原始資本,然后將寶藏挖出來,這可比去當兒童背景板,有意思多了!

  當然了——

  奧爾森夫婦畢竟也是好心。

  他們只是希望,羅蘭能夠走出那段陰影。

  不僅如此,在未來的幾年里,他們都會是羅蘭的監護人。

  在這種情況下,順著對方的心意,展示自己的正常,或許才是一個最為明智的選擇。

  就只是浪費一天而已,過了這天之后,他依舊可以規劃自己的人生。

  與前世那種隨波逐流奮勇向上的活著不同,現在的他覺得,所有的一切,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無線電子書    好萊塢往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