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五十二章 用兵方略

無線電子書    回到大秦做皇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至于聯合起來,總歸有人是不愿意摻和進去的。

  而既然有人不愿意摻和進去,那自然便讓人擔心這是否會有人趁著雙方兩敗俱傷之際,從中漁利。

  春秋戰國五百年,這五百年間華夏大地上一場又一場戰爭的興起,一個有一個國家滅亡,崛起。

  其中的蘊藏的陰謀數不勝數,彼此之間的算計更是精彩絕倫。

  尤其是戰國時代,變法浪潮開啟之后,縱橫捭闔,張儀,犀首這等縱橫大家奔走于列國之間,更是將智謀人心拔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此情形之下,即便是借鑒前人經驗,也大概能知道今后的事態會如何發展。

  其中或許有諸多不同,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大體是相通的。

  章邯此刻接到了來自扶蘇的書信,讓他就近在敖倉這里休整,暫緩對山東各地的攻伐。

  說起來,這是首次以來,扶蘇干預前線的戰場。

  之前扶蘇對于前線將領如何排兵布陣,如何布置全然不過問。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個道理,扶蘇深切的明白其中的利害。

  倘若前線將領根據戰場情況制定出了方略,而此時在后方的君王又給出了一個完全相左的方略,這時候,這個將領,是執行還是不執行呢?

  執行了,是對前線數萬將士的不負責,不執行,又會招惹君王猜忌前線將領是不是不忠于自己,想要反叛?

  這無疑會讓將領陷入兩難境地,一旦陷入憂慮之中,便會露出破綻,給對方以可乘之機。

  而章邯亦是明白,扶蘇如此做法,大概是要自己配合其戰略。

  而此時大戰結束,要章邯暫緩進兵,原地休整,章邯亦是覺得和自己的戰略不相違背。

  章邯用兵本來就是屬于那種謀定而后動,不動則已,動則必要將對面干趴下。

  而在動之前,章邯自然會做足完全的準備。

  倘若戰事不順,那章邯則是會收攏潰兵,重新積蓄力量,等待下一次對方露出破綻,然后發起進攻。

  這樣的用兵方略,與其少府令的職位不謀而合。

  少府在秦軍的戰爭體系之中,本來就占據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不管是軍械的打造,各種輜重的運輸等等,少府都參與其中。

  即便是糧草的制作,也多半是由少府完成。

  誰讓少府在朝廷的所有的架構之中,其力量只怕略微遜色于丞相府所能調動的力量。

  單單少府在冊的奴隸人數就有百萬之眾,如此龐大的人數,即便是丞相府所掌控的力量也做不到。

  如果說現在誰是天下最大的奴隸主,那么毋庸置疑,一定是扶蘇。

  這是奴隸制的余暉,封建時代才剛剛開啟,很多方面還殘存這奴隸制的影子,所以,造成如此局面,并不奇怪。

  雖然扶蘇已經大肆赦免了一批,恢復了他們的自由身。可是,那些奴隸,本身并不掌握生產資料,他們所能依托的便是少府。

  倘若少府不給他們提供任何生產資料,不過是一場虛偽的解除奴籍罷了!

  所以,少府改為聘用,這些人照舊在少府的指令下進行生產,而少府發放銀錢以及各種生活物資。

  如此一來,自是令那些奴隸感激不已!

  正因為如此,章邯本身又兼職少府令,有著足夠的資源可以調動,不斷補給自身,壯大力量。

  只要章邯察覺到自己積聚的實力已然有了必勝的把握,出手必然重創敵方。

  如此用兵,看上去并沒有太多的技巧,并不值得稱道。甚至可以說,就是直接依靠秦國龐大的國力以及體量,生生的將對手運營至死。

  可是,恰恰是這樣的用兵方略最難以執行。要對于全軍各項數據有一個整體的把控,其難度可比打一場仗難多了!

  大巧不工,如此用兵,方才是最為符合目前秦國的現狀。

  畢竟在山東,秦國可還有著敖倉這個天下糧倉,山東各地搜刮過來的財富悉數聚在這里。

  而過了函谷關,關中和巴蜀兩地,就是兩個巨型血袋,可以源源不斷的為秦軍補血。

  擁有這樣的優勢,自然是不斷積累優勢,最后將優勢轉化為勝勢才是最優的選擇。

  包括蒙恬用兵大致也是如此。

  在構建北方的防御體系,蒙恬挑選了一些險要地勢,在其上筑造城池,然后將所有城池連成一片,如此一來,胡人所看到的便是一個立體,防守有序的秦國邊防體系。

  這樣的防御體系,給人的感覺就是無處下嘴。

  而當胡人真的派兵進攻,那便是中了蒙恬的計策,依托有利的防御地勢,秦軍可以給予胡人巨大的殺傷。

  最后胡人在秦國完整的防御體系面前撞得頭破血流,只能灰溜溜的遁走。

  蒙恬能如此做,其最大的依仗便是秦國的國力以及強大的動員能力。兩者缺一不可。

  沒有強大的國力,如何能有足夠的資源去構建所謂的長城防御體系,要知道,即便是將那些斷斷續續的長城連接在一起,也需要耗費龐大的物資,國力,便是基礎。

  而強大的動員能力,則是必要的條件。只有一個高效的政府官僚機構,才能夠極大的降低內耗,同時,又能夠充分的利用國力,完成這樣的一項壯舉。

  只有多方面的合力,才最終創造了這個世界上的奇跡,中國的標桿。

  即便是兩千多年以后,長城依舊是為國人所驕傲的存在。

  章邯旋即下令駐守在敖倉附近,經過幾番大戰,盡管獲得了勝利,可是軍中的士卒不少都感受到了疲憊。

  這些士卒,其中大半都是新兵,剩余少部分則是羽林軍這樣的精銳。

  即便是扶蘇,面對羽林軍這個無底洞,也著實有些吃不消,消耗的資源實在是太恐怖了!

  要知道,即便是一名普通的羽林軍士卒也能夠讀書寫字,這其中的花費可想而知,而這其中,有許多都是直接少府生產出來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故而,即便就算是讓一名羽林軍士卒到一般秦軍隊伍中充當屯長,也能夠勝任。

  手機站:

無線電子書    回到大秦做皇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