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

  康寧案就像一個支出水面的線頭,不用力往上拽,永遠不知水面下究竟牽扯著多少人與事。經過數日的發酵,有所牽涉的西京權貴們對于康寧案的態度,也都逐漸顯露出來了。

  大部分人多少是要過問一下的大部分人也都能穩得住,他們是不怎么信康寧能有多嚴重,又能如何牽連到他們。當然,這是對那些牽扯不深的權貴而言。

  而有些人則不然,做賊總是心虛的,自審自量,都難以真正穩坐釣魚臺,能夠坐望局面發展,容后而動,都是心態沉穩的了,坐不住的已經迫不及待地去察問干預了。

  當然,眾生百態,也少不了像國舅李業那般,視風險為機會,視危機為良機,暗地里蠢蠢欲動、磨刀霍霍之人,可是一點不少,尤其在李業的親自邀請串連之下,動心者就更多了。

因此,往大理寺打招呼、探聽情況的人明顯多了,而目的也明顯不盡相同,這也讓大理寺少卿向敏中更加迷惑了。尤其是,當有御史明奏彈劾,責他審案不盡力,懷有私心。這樣的指責,讓向敏中既驚且怒,同時對留康寧案的迷茫與焦慮也加深了,更加謹慎保守,不敢貿然動作,將下面職官們想法壓制得死死的,一切唯上命是從  陽邑侯府坐落在北城,在西京內城的東北域,陽邑侯張永德則是一等侯爵,幾十年過去,大部分功勛老將不是凋零,就是退居幕后,但總有少部分人依舊堅持在崗,處在軍政權力的中心位置,張永德便是其中之一,時任侍衛司都指揮使。

  夜幕降臨,侯府也進入了一種寧謐而安詳的氛圍中,剛與家人用過晚餐,享受了一番天倫之樂,張永德照常回書房,準備讀讀書,看看一些重要消息情報,還未進入狀態,便有仆人來報,谷陽伯來了。

  谷陽伯乃是已故邢國公的外甥李重進,同樣與郭家關系親厚,但比起張永德一生的順風順水,李重進的際遇要明顯坎坷曲折些,說他命途多舛或有些過,仕途多難卻是勛貴之中公認的。

  若是李重進本身不堪也就罷了,但偏偏不是。李重進雖有些性格缺陷,意氣多發,沖動易怒,但他為人努力,做事認真,打仗也勇猛,對朝廷也一向忠誠,早年也立過不少功勞,又有郭家勢力影響,提升并不慢,至少在早期不比張永德的升遷慢。

  但是,每到升職的關鍵時刻,李重進總會出現些問題,或是自己捅了簍子,比如淮南之戰中的殺俘行為,或者就是干脆打了敗仗。

  最典型的一次,便是乾祐北伐之時,與史延德兩個人立功心切,貿然追擊,狂飆急進,結果中了遼軍埋伏,損了朝廷幾千禁軍精騎,教訓之慘痛,使李重進成為乾祐北伐后少數不升反貶的高級軍官,這對心中始終有股傲氣的李重進而言,實在是個不小的打擊。

  在后續大漢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李重進也撈到了一些仗打,立了一些功勞,但比起來同資同輩了一些將領已然落后不小。

  開寶初年,劉皇帝賜爵授勛,有司經詳細、嚴密、綜合權衡后,議封李重進二等伯爵,劉皇帝也沒有異議,賜封谷陽伯,而張永德的陽邑侯可是一等爵,這樣的落差,讓李重進如何能夠平衡,因而長期處于一種憋屈與不甘的情緒之中。

  開寶初年的大小戰役,每一次李重進都會主動請命,但也都沒有撈到什么出眾的功勞,一直到開寶北伐,李重進已近五十,仍舊積極請戰,希望通過這樣一場戰爭獲得軍功,爭取榮譽,升升爵,提提待遇。

為此,不惜與小輩一道擔任危險且辛苦的先鋒差遣,結果出師未捷,舊疾復發,轟轟烈烈的開寶北伐,最終成為了一個看客,還是在靠近戰場的地方  開寶北伐之后,即便意志堅定如李重進,也不免心灰意懶,在開寶十年便開始隱退,先是自請調出禁軍序列,被安排到燕山南道擔任副都指揮使,兩年后徹底退役,離開待了大半輩子的軍隊。

  退出軍隊的李重進,開始步入政壇,并且到了地方官府,直接便從州長官開始做起,考慮到他沒有治理民政的經驗,當年趙普是打算在道司中給他安排個虛職先掛著,但李重進背景夠硬,資歷夠老,最后跑了個商州刺史的實職。

  然而,李重進終究只是個武臣,統軍尚可,在治政上,實在沒有什么可稱道者。一沒有經驗,二少耐性,三還一心想著做事出成績,最后結果,出的自然是亂子。

  就在當年,因此秋稅收繳之事,李重進行事過于操切,作風過于粗暴,結果激起了民變,為撲滅民亂,他又選擇強硬鎮壓,搞出來幾十條人命.

  于是,當了不足半年的商州刺史,直接被奪職,李重進也由此徹底淪為一個閑人,并且一閑就是十幾年。

  這十幾年,與一些勛貴不同,李重進在歸養之后,很安分,也很適應,畢竟不亂軍旅還是仕途,經歷的挫折起伏太多了,退下來之后,反而看開了,竟然參悟出一些淡泊之志。

因此,李重進不是勛貴中日子過得最滋潤的,但絕對是最舒適、平靜的  如果西京有一張實時的熱搜榜,那康寧案絕對位列榜首,一道驚雷霹靂,朝野俱動,許多平日里不顯山不露水的人都冒出來了,以一種讓人驚詫、意外的方式。

  沒有例外,李重進等陽邑侯府的原因,同樣與康寧之事有牽涉。原本李重進是不打算來的,但架不住同樣有幾個不成器的兒孫,流言蜚語的,里里外外都施加著壓力,逼得李重進不得不上門商討一番。

  郭、柴這一大勢力集團、兩大家族,如今的聲勢自不如以前了,但只要宮還有郭寧妃,宮外還有兩國公那便還是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而數遍兩大家族當權之子弟,能夠讓李重進折腰登門的人,也唯有張永德了,這二者算是勢力集團中輩分最高同時資歷也最老的了。

  書房內,氣氛稍顯沉凝,張永德聽完李重進的描述,老眉微蹙,飲了兩口茶,又深思好一會兒,方才問道:“你所言確實無誤?與那康寧之間只有這點債務關系,沒有其他事吧?”

  看張永德隱隱有些懷疑的意思,李重進壓抑了十多年的暴脾氣一下子復發了,蹭的站起,指天肅聲道:“我都拉下這張老臉,上門請教了,還有什么可避諱的?若不是為了那兩個逆子,我豈能求到你這里?我那個逆子,不過是中了別人的埋伏,真要牽扯,他們無職無權,又能牽扯多深?”

見李重進憤憤的模樣,張永德也拍了下桌案,他心里知道,對這頭老虎,還是得壓著才能正常溝通下去。李重進在旁人面前的時候,都是正常的,唯獨面對自己,總是易怒,那是心里有道難以跨過的坎  “你沖我吼,又有何用?不搞清楚情況,貿然動作,誰能知道結果是擺脫泥潭,還是泥足深陷?”張永德冷著臉對李重進訓道:“我早就提醒過你,要管教好家人子孫.”

  “我家還不夠安分守己嗎?”聽這話,李重進不服氣了:“平心而論,這么多年,我家又何曾惹過麻煩,是違法了?還是作惡了?你那侄兒雖不成才,但從來本分孝敬!你家孫兒此前都差點害人致死,你又是怎么管教的?又憑什么責我?”

  見這老東西當面就揭自己短來了,張永德臉色自然好看不了,不過,看李重進那白發蒼蒼、怒發沖冠的模樣,又注意到自己花白的須發,不由苦笑兩聲。

  平復了下情緒,擺手道:“我們在這里爭什么?于事何補”

  張永德語氣軟了,李重進也發泄過了,沉聲道:“總要設法彌補!現在京城都因此事鬧得沸沸揚揚,別人怎么想怎么做我管不著,我就怕陛下啊?那康寧絕不是什么好東西,處心積慮,包藏禍心,如今事發了,他死不足惜,就怕陛下籍此大搞株連,這等事,陛下可是做得出來的!”

  “慎言!慎言!”雖然是在私密的書房內,但聽李重進這么說,張永德恨不能沖上前去捂住他嘴巴。

  見其反應,李重進也反應過來,知道話過頭了,果斷閉口。張永德也得以再度認真思考了一陣,緩緩道:“這事不至你所言那般嚴重!若只是債務關系系,那便咬死這一點,趁還無定論,把錢還上,先撇清關系!向康家借了多少錢?”

  “兩千貫”

  提及此,李重進便氣不打一出來,他怎么說也是一個谷陽伯,還能缺區區兩千貫?

  “兩千——”張永德明顯被噎了一下,看著李重進,也有些不可置信,感慨道:“為了區區兩千貫,惹出天大的干系,此事過后,你真要好好管教管教我那侄兒了!”

無線電子書    漢世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