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四發大運

無線電子書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騰飛出品,必屬精品。

  空中專車Ⅱ方案也不例外,基于運17原本的模塊化設計,騰飛集團在運17基本型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延伸艙段,使得總長度增加了5米,達到米,由此獲得了更大的改裝空間。

  基于此,騰飛集團經過各項優化,令運18擁有了一個長22.3米,寬7.1米。高6.8米,總容積達1076.6立方米的巨大貨倉。

  可別小看了這個貨倉,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使用的主力運輸機,安—124戰略運輸機的貨倉容積也就是1148立方米。

  只比運18的多了不到100個立方,由此可見運18在大尺寸貨物運輸方面的能力有多強。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二炮部隊所裝備的現有裝備、在研裝備甚至是預研裝備的彈體、燃料儲存罐、儀器艙、載入器等關鍵性的大型設備,運18幾乎都能輕松裝載。

  尤其是對東風Ⅴ改進型大尺寸彈體外殼的裝載,這種直徑在3.35米,長度為20米的大家伙,無論是火車還是重型卡車都很難進行運輸,以至于以往的情況下,只能分段裝運。

  哪怕是用運—16這樣的特種運輸飛機也不行,因為運16的貨倉長度只有米,東風Ⅴ改進型的大尺寸彈體雖然能裝進運16的貨倉,但卻沒有固定纜索的系留空間,根本就沒辦法裝載,所以只能按照18米的規格來切割裝載。

  只是這樣一來總裝時的連接點不免會多出不少,既影響導彈的安全性,又增加了不必要的結構總量。

  運18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20米長的大家伙輕輕松松裝進去不說,還能連同內部的燃料箱、控制設備、導航設備等其他附件產品一道起運飛走。

  畢竟運18的最大載重量達到了33噸,比上一代的運噸高出了11噸,因此在執行運輸任務時,能夠承載完成度更高的產品,從而提升生產效率。

  貨運載荷就達到了33噸,運18本身自然也是個重量級選手,空重就有38噸,最大起飛重量更是達到了105噸。

  成為騰飛集團迄今為止研制生產的最大的航空器。

  這要是放在幾年前,別說是達到100噸,這個大飛機的門檻級程度,就是超過80噸,騰飛集團都不敢去碰。

  沒辦法,實在是很多大飛機的關鍵生產制造設備騰飛集團沒有不說,國內同樣空白,就是想做都沒地方做,只能盡可能的想辦法降低結構總量,在80噸以下打轉轉。

  然而這一切隨著俄國圖波列夫設計局提供的一批大飛機生產的專業設備,算是徹底解決了騰飛集團的難題。

  盡管俄國人的初衷是聯合生產圖—204客機,并借此機會擴大俄國在民航客機領域的市場份額,然而俄國的這個打算卻被波音、空客這些航空巨頭們給按死了,好在圖波列夫已經把關鍵設備交付過來,雖然無法聯合生產圖—204不免有些遺憾,但卻讓騰飛集團有機會染指100噸這個以往連想都不敢想的指標。

  于是以往斤斤計較的騰飛集團航空工程師們這次徹底的放飛了自我,若不是二炮那邊有限制,別說是100噸級的,就算是150噸級別的都有可能給你攢出來。

  沒辦法,誰讓騰飛集團的航空發動機早就為這一天做好準備了呢。

  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曾經可是準備作為國產化圖—204客機的主動力存在,盡管圖—204項目胎死腹中,但這款最大推力為12.5噸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并沒有停止研發,始終在莊建業的推動下,逐步完善,并在近些年開始小批量投入生產。

  所以騰飛集團的航空設計師們根本就沒有國內其他同行那種“動力恐懼癥”,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就在那兒可憐兮兮的等著他們壓榨,蹂躪和索取呢。

  再加上騰飛集團另一個拳頭板塊,高端航空材料同樣無限制的開放,這些個航空工程師簡直不要太幸福。

  如此這么一折騰,說是在運—17的基礎上改裝,實際上就是造了一架新飛機。

  于是之前莊建業親自命名的運—17NB算是沒法用,只能價格一,變成了運18。

  之后的地面靜力試驗、整機結構試驗、試飛、評估等環節整整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期間自然也出現波折,比如飛機高空震顫、高原起飛時發動機會偶爾出現推力不足等現象。

  好在騰飛集團都一一解決,如此在會在短時間內打造出如此優異的特種運輸飛機。

  當然,性能優異不等于運18沒有確定,幾乎與其他騰飛集團出產的產品一樣,運18最大的缺點就是貴。

  5.6億人民幣的單價,直接刷新了國產航空器的價格記錄。

  以至于第二炮兵的首長們接到最終報價單時,差點兒沒集體瘋掉,5.6億一架,6架就是33.6億人民幣。

  33.6億呀,能買多少導彈!

  但最后第二炮兵還是咬著牙買了6架,沒辦法,誰讓運18是能夠進行東風Ⅴ改進型全尺寸分段整體運輸的唯一平臺呢。

  不僅如此,為了增加導彈的可靠性,減少分段連接,二炮下一代路基機動式戰略導彈東風ⅣX導彈分段同樣需要運18才能運輸。

  即便陸基導彈不用,要求更高的海基巨浪Ⅰ改和巨浪Ⅱ也需要運18才能更好的解決自身的運輸問題。

  正因為如此,哪怕運18打破了國內航空產品的價格紀錄,將上限直接推進了5億這個關口,可介于運18今后發揮的巨大作用,二炮部隊還是砸下大錢,買斷入手。

  從這方面來講,二炮的首長們,要比總部首長要大氣的多。

  連二炮買了都說好,空軍總要意思一下吧,結果呢,總部首長一句:“這東西不實用。”

  就把騰飛集團擴大銷售的念頭徹底斷掉了。

  當時前往總部推銷的莊建業,與此時此刻簡易機場內的重裝部隊干部的表情是一模一樣,都是詫異與茫然,然而與莊建業不同的是,重裝部隊干部終究是部隊內部的人,在聽了薛衛東對運18不實用的評價后,稍微詫異一下,便不自覺的點了點頭:“的確如此,不說別的,光33噸的載重就有些尷尬,陸軍的88式坦克的戰斗全重要38噸,最起碼40噸的運載能力才勉強夠用,所以…唉…可以現如今咱們除了進口的幾架伊爾76,還沒有這樣的運輸機。”

  “誰說沒有?”

  薛衛東聞言,嘴角微撬,意味深長的問了一句,結果還為等他話音落下,天空之上引擎聲轟然而至,旋即一架通體天空灰的四發大運便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

無線電子書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