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八十八章 價格戰

  趙主任和方勇如此吃驚很正常,因為在他的之前的討論中,預計承擔的項目應該是MD—90客機。

  結果莊建業在拿到FAA的材料認證后,直接就把承擔的項目從MD—90變成了MD—11。

  型號的數字變小了,可實際兩個型號卻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MD—90是一款起飛重量為70噸,航程5000公里的中遠程客機。

  而MD—11則是一款起飛重量達到270噸,航程12000公里的大型遠程客機。

  兩者技術孰強孰弱,一看便知,但也正因為如此,趙主任和方勇都很擔心,莊建業一下子把要價提的這么高,對面的麥道話事人能答應嗎?

  要知道MD—11的意義可比MD—90要大得多,畢竟MD—90的定位比較尷尬,麥道喊得很響亮說什么MD—90要對標波音的737和空客的A320,可實際無論從航程、載客量、舒適度還是可維護性MD—90根本沒法跟波音和空客的爆款機型相比。

  因為MD—90充其量不過是介于干線客機和支線客機中間的夾生飯,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也就國內航空產業處在一個新老交替的歷史節點,把MD—90當成個香餑餑,實際在國際市場這款機型剛一出來就被波音737和A320按在地好一頓摩擦。

  于是只能下探市場,搶占支線客機訂單,結果又遭到龐巴迪的CRJ—200的狙擊,沒辦法CRJ—200擁有更靈活的機場適應能力和運營成本優勢,更重要的是CRJ—200將點對點的支線客機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因此盡管CRJ—200在載客量和航程不如MD—90但更加靈活,適應性更好,不但抗住MD—90的下探沖擊,而且還隱隱有種反殺的趨勢。

  這就讓MD—90的處境非常尷尬。

  MD—11就不一樣了,盡管在主流的大型遠程民用飛機領域,MD—11同樣很尷尬,但那只限于民用客運運輸,在民用貨運運輸方面,MD—11可就獨領風騷了,就拿美國聯邦快運來說吧,正在用MD—11替代以往的舊型號,組成新一代的全球快遞運輸的主力。

  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也紛紛效仿。

  而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MD—11的市場前景還是很不錯的,至少不像MD—90那般高不成低不就。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關鍵的在與,這種大型遠程飛行平臺的生產制造是一項極為龐大的系統工程,數遍世界也只有歐洲、美國、俄羅斯有能力生產制造。

  說是國之重器也不為過,也正因為如此,這類大型遠程飛行平臺的生產技術各家都握的死死的,輕易不會交予外人。

  可莊建業卻就這么提了,如果不是場合過于正式,趙主任和方勇都覺得這小子是在開玩笑,當然,就算場合再怎么正式,兩人也不相信對面能答應。

  然而下一刻趙主任和方勇就被眼前的一幕驚的是目瞪口呆,只見李斯特與身邊的默林茨交流了幾句,有偏過頭跟其他人低聲說了幾句,最后抬起頭沖著莊建業苦笑一聲:“麥道公司只同意將鋁鋰合金地板、第8段和第12段的碳纖維復合材料連接件與結構支撐件、第22段的鈦合金桁梁加強件以及垂尾和水平尾翼交給你們,至于輔助動力系統、機翼加強筋、中央翼盒以及內部油箱以及液壓電纜等方面卻不行。”

  “我可以保證,所有的項目交到我這里,成本會進一步降低30。”莊建業也不廢話,直接拿出自己的殺手锏。

  此話一出,對面的李斯特和默林茨都有些猶豫,但最后李斯特還是說道:“實在抱歉,莊,麥道方面給我的授權只有這些,其他的我無權答應你,更何況就算答應了,依照美國最新的航空安全法,也要對你們的產品和材料進行審核,你知道的,美國的官僚動作比蝸牛還慢,而麥道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這話李斯特說得是異常陳懇,事實如果不是因為跟麥道捆綁過深,加之與莊建業交情不錯,李斯特說什么也不會接這趟活。

  沒辦法,實在是這幾年麥道的日子不好過,就如同他們的MD—90飛機是一鍋夾生飯,進入九十年代的麥道公司何嘗不是一鍋夾生飯。

  民用飛機領域受到波音壓制,空客狙擊,就差被壓成夾心餅干了。

  軍用飛機領域,似乎F—15和F—18已經耗光了麥道的所有好運,先是在海軍的A—12隱形攻擊機項目慘遭下馬,后又在與洛馬競標YF—22中遭遇慘敗。

  兩大項目可都是燒錢的大項目,接連慘敗直接就把麥道脊梁骨差點兒打斷,直接導致麥道連續三年巨額虧損。

  現如今麥道就指望美空軍另一項YF—35能夠絕地反擊,讓麥道東山再起了,于是麥道公司幾乎將寶全部壓在這個項目,聯合諾格公司準備向洛馬和波音發起決死一擊。

  可問題是這個項目又是個無底洞,美軍的前期合同經費顯然不夠,絕大多數還得自己往里填。

  但麥道自身的也他業務全面下滑,造血功能不足,支撐不了這么龐大的項目,怎么辦?

  除了在金融市場籌措資金外,就只能在民用飛機市場刺刀見紅的也拼一把,用亮眼的業績代用現金流的收攏和金融市場的信心。

  想到達成這個目的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價格戰。

  問題是想打價格戰,自身的產品最起碼也要具備超高的性價比才行,如果買一架虧到姥姥家去了,那就不是打價格戰而是在割肉了。

  偏偏麥道的民用客機繼承了他們軍用飛機的嬌貴,成本高的那叫一個離譜,令麥道下腦仁兒都疼炸了?

  這個時候名義被麥道收購的仙童航空系統公司的默林茨給麥道高層出了個主意,波音既然能把大部分波音系列客機的生產放到日本、意大利等國,從而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競爭力,為什么麥道也跟著有樣學樣,把幾個重要機型的生產放到國外。

  就比如說中國的騰飛集團,材料、技術、生產能力都不差,唯一缺的就是個機會,而且中國人勤勞肯干能吃苦,最妙的是人工成本還得低得可憐,絕對是絕佳的代工合作伙伴。

  已經抱著賭徒心態的麥道高層早就有把部分機型的生產轉到美國國外的想法,聽默林茨這么一說,立馬就同意了。

  得到授權的默林茨立馬在美國躥下跳,先是找到與雙方關系極深的李斯特,以其為說客攻關美國FAA等政府機構,先把騰飛集團生產的幾款高端航材的合格批文拿下來,隨即便是中美兩邊跑,大體的框架確定下來。

  等所有的前期準備全部完成,他們才安靜的坐下來,只不過這個時候重要的已經無所謂什么機型了,只要騰飛集團能夠承接下來,對麥道這種高成本運營的巨頭來說就是一種利好!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文字版

無線電子書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