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二十章 超高音速風洞

  是的,如今的布哈林在西平過的的確是沒羞沒臊,也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六十來歲的老頭子硬是勾搭一位二十多歲新畢業的漂亮女大學生。

  老夫少妻的生活別提多滋潤了。

  當然了,布哈林敢這么干也是因為老頭子六十來年都沒結婚,無兒無女還沒老伴兒,倒不是布哈林不想,實在是當年蘇聯大清洗時給年輕時的布哈林留下強烈的心理陰影,生怕結了婚有了孩子,一旦蘇聯政策有變受連累。

  結果就是這么一位清高到爆棚的不婚主義者,來到了中國,定居在西平,終究是沒抗住東方美人的誘惑,啥不婚,啥連累,老子爽了再說。

  只要布哈林爽了,莊建業就爽了,要知道布哈林參與的蘇聯項目個頂個都是尖端中的尖端,不說別的,那個蘇聯南方設計局承擔的,結果卻因為蘇聯解體而匆匆下馬的戰略導彈項目可是一種制衡美國的快速部署性戰略武器。

  不但能夠快速部署,還有一定幾率在蘇聯海洋系列衛星和宇宙系列衛星的配合下對特定的移動目標發動攻擊。

  得益于蘇聯在末端彈頭創新性的應用了紅外凝視成像系統技術,使得導彈的末端精度能夠控制到30米以內。

  這個精度別說是核導彈了,就是對常規導彈來說也是極為逆天的存在,要知道整個導彈的射程可是達到八千公里以,如此遠的距離卻能在末端控制這般精準,也就是該導彈沒有正式列裝,不然美蘇雙方又得圍繞這款殺手锏武器展開新一輪軍控談判。

  由此可見,布哈林提供的凝視成像系統技術有多么的重要。

  騰飛集團對此自然是清楚明白,所以拿到這項技術后立刻交給旗下的華北光學研究所以及其他幾個合作的大專院校,展開實用化研究。

  然而盡管騰飛集團動作夠快,人力物力砸得足夠多的,可中國畢竟不是老底子厚到能睡覺的蘇聯,騰飛集團更不可能跟經驗豐富的蘇聯拉沃契金設計局和南方設計局相比。

  所以實用化的進展雖然快,但卻達不到蘇聯應用凝視成像系統技術的程度。

  比如說華北光學研究所做出的凝視成像系統元件的密封性就比不蘇聯的產品,地面實驗還行,裝到衛星發射到太空有很大概率會被宇宙塵埃侵染導致整個系統報廢。

  再有光學組件的加工精度還有待提高,一兩萬米的高空還勉強能用,到了幾萬米乃至幾萬公里的外太空,國內的光學組件就跟患了近視的中學生,根本看不清地球這個黑板面到底有啥。

  當然這都不是關鍵的,密封性,加工精度都是制造商,有差距悶頭追就是了,咬咬牙沒有過不去的坎兒,總還是有希望的。

  可彈道導彈的分導彈頭的凝視成像系統技術,包括騰飛集團在內,國內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研究機構或企事業單位能做得出來的。

  甚至連想都有些絕望。

  無他,只因為彈道導彈分到式彈頭在與導彈分離,再入大氣層,開啟制導模式,準備最后攻擊階段,其速度達到5馬赫以,屬于超高音速。

  其震動頻率、諧振周期、激波助力、熱力學傳到、信號收集等等要素,與傳統的一到二馬赫的普通航空器有著本質區別。

  旁的不說,這類再入式分導彈頭的紅外凝視成像系統如何保持穩定?彈頭外殼與空氣激烈摩擦所產生的劇烈紅外特征信號如何降低對紅外凝視成像系統的干擾?

  還有,這類光學系統的探測窗口需要光學型強的透光材料制作,可又有什么材料既能做到光學特征明顯,又能抗住彈頭再入時因為高超音速而對彈體的劇烈灼燒?

  當然,這些都是諸多困難的一部分,最最讓人絕望的是,就算這些攔路虎全都一一突破了,卻發現國內連個實際驗證的裝置都沒有。

  因為國內沒有一座像樣的高超音速試驗驗證風洞。

  這就好比費勁巴拉的打好一把菜刀,結果發現沒有磨刀石,開不了刃,這誰知道菜刀的好壞。

  彈道導彈分導式彈頭末端制導紅外凝視成像系統同樣如此,你說你突破了,沒有高超音速的風洞做驗證,誰敢信?

  有人說,這有什么的,裝進彈頭實際打擊發不就行。

  那就真是站著說話不要疼了,以為運載貨架是你家白菜地里的馬鈴薯啊,說拔地而起就拔地而起,跟不要錢似的,那可是運載火箭,成本隨隨便便就能億的運載火箭。

  這么搞別說國內,就是財大氣粗的美利堅,也經不起這么敗家似的瞎折騰。

  所以解決的辦法還是造一座高超音速風動群,利用等比例模型,在這類風動群里做論證性試驗。

  問題是這類堪稱國之重器孵化器的重要設備,世界可沒幾家能做的,掰著手指頭數一數,除了美國就是俄羅斯。

  美國就不用想了,這么重要的東西,恨不得爛自家鍋里,別說賣了,碰一下都敢跟你呲牙。

  俄羅斯雖然經濟半死不活,社會治理一塌糊涂,但在關鍵領域還是有明白人的,所以俄羅斯人不但不賣,甚至還在咬著牙做相關的論證試驗,畢竟俄國人除了核大棒外真沒有可炫耀的東西了。

  買是沒希望了,只能自己造,可自己造說得容易,做起來卻是千難萬難,沒有經驗,沒有技術,完完全全的從零開始,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

  正因為如此當總部提出興建超高音速風洞時,不少單位是有疑慮的,當然支持的也不在少數,其中就有騰飛集團的莊建業。

  于是總部發起的超高音速風洞建造項目中的合作名單中不出意外的有了騰飛集團的名字。

  莊建業對此可謂是舉雙手歡迎,因為參與到這個項目的單位,未來將優先使用超高音速風洞,騰飛集團未來的目標可不只是在大氣層以下,而是汪洋的星辰大海,所以超高音速風洞對騰飛集團顯然是剛需中的剛需。

  當然了未來的優先使用權可不是白拿的,項目運作時自然要各方按比例分攤高昂的研制費用。

  騰飛集團分擔的比例不算多,只有18.56,但絕對數卻高得嚇人,每年至少3.5個億。

  再算其他雜七雜八的研制項目、合作項目,莊建業掰著手指頭一算,又沒錢了,怎么辦?當然是盤盤家底兒,把能換錢的一股腦的推出去換錢了,若非如此,莊建業憑什么急吼吼的帶著TY—6奔赴長三角災區,還如此熱情的接待陳放一行,究其根本只為一個字——錢!

精彩東方文學提供等作品文字版

無線電子書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