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趙教授有著這樣的感受,佟霞和吳平同樣如此。
只要是搞直升機的,就沒有不在乎軸承性能的,只要在乎軸承性能,就不會不知道氮化硅軸承的優異。
要知道國內直升機領域中除了久治不愈的心臟病外,最大的困難就是高端軸承了。
這也是為什么要從國外引進相關技術,就是想一步到位,把自身的水平提上去,從效果上看,一部分技術的確達到了效果,但那些高端的核心技術卻依舊無法突破。
原因無他,只因為那些高端的核心技術并不是弄到些樣品,做個理化分析就能照葫蘆畫瓢做出來的,而是需要多個基礎學科的積累,慢慢摸索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東西。
換句話說,這些高端技術根本就沒有捷徑可言。
就比如說直升機上的渦軸發動機,作為引進“海豚”直升機配套的渦軸8可以按照法國人的技術指標逐漸國產化,但也就是國產化,想要更大功率的渦軸發動機,渦軸8的生產廠能借用渦軸8的便利其實并不多,依舊要反過頭來重新開始。
因為航空發動機這東西考驗的就是個功底和積累,容不得半點投機取巧,只能一步步所有過程全都過一遍,才能說完成萬里長征第一步。
高端軸承中的滾珠也是一樣,別看那東西不起眼兒,隨便那個石頭拋光在顏值上也不輸那些滾珠,但內里卻涉及極為高端的材料學與制造工藝。
就拿氮化硅軸承來說吧,都知道這東西好,可世界范圍內除了美國將其大規模應用到直升機領域,歐洲和蘇聯也算航空技術發達,但卻沒有大規模應用,為何?還不是因為這東西難造,無法大規模應用。
可就是這么高端的東西,騰飛集團竟然稱為實驗失敗的產物,只是換零花錢的小東西,天啊,這個騰飛集團到是是什么樣的怪胎!
還好這些話佟霞和吳平只是在心里想想,要是被莊建業和劉純聽了去,兩人絕對會指天畫地,賭咒發誓自己真的沒騙人。
因為氮化硅真的是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實驗失敗的東西。
至于什么實驗,那就高端了,某遠程導彈分導彈頭外部的隔熱材料。
要知道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這么多年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把碳纖維材料,以此衍生的碳纖維增強型復合材料便是其中的一大分支。
其中又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已經開始在航空航天領域中廣泛應用的碳纖維增強型金屬基復合材料,而另一類便是碳纖維增強型陶瓷基復合材料。
前者可以作為航空發動機或者遠程導彈彈體的主材,而后者便是航空發動機燃燒室、渦輪葉片等關鍵部件提升以及遠程導彈載入彈頭的必備技術。
眾所周知,航空發動機想要提升性能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渦輪前溫度,增加熱效率,但一般的金屬材料根本無法在一千多度的高溫下長時間堅持,哪怕利用種種手段增加提升冷卻效率,但總歸是有個極限。
于是工程師們便想,能不能在航空發動機的受熱部件上涂上一層耐熱材料,從而增加燃燒室、渦輪以及渦輪葉片的工作溫度呢?
就這樣高端陶瓷材料便進入航空發動機工程師們的視野,因為陶瓷材料的剛度、強度都不錯,更關鍵的是陶瓷材料的耐熱性非常好,一般都在攝氏度,再配上以往增加渦輪前溫度的技術手段,配合陶瓷涂層的話,航空發動機的性能將會提升一大截。
遠程導彈的載入式彈頭也是一樣,由于高速下墜時與大氣層內的空氣摩擦,將會產生大量熱能,如果不做防護,彈頭還沒等命中目標,就會如同流星一般,直接被大氣層燒毀。
以往的做法便是使用合金鋼,配合熱障涂層來抵御重返大氣層的高溫。
但這樣一來無形中便會增加彈頭重量,減少武器載荷,降低攻擊效率,于是世界各主要大國紛紛開展輕量化的耐熱材料研究,以便將其應用到載入彈頭,從而提升武器載荷。
作為航天部門重要的材料提供方,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與其他航天部門的材料研究機構一樣,承擔了該領域的研究。
并很快基于自身優勢,拿出了碳纖維增強型陶瓷基復合材料方案,并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研制出了氧化鋯、硼化鋯、碳化硅、氮化硅四款碳纖維增強型陶瓷基復合材料。
經過航天部門的技術驗證,硼化鋯、碳化硅為基礎碳纖維增強型陶瓷基復合材料成為新興遠程導彈載入式彈頭材料,另外的氧化鋯和氮化硅被打了回來。
這要是其他研制單位,打回來的失敗產物估計做個記錄就會被丟進故紙堆里,成為所謂的“技術儲備”。
然而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終究不是一般的技術研發單位,多年的技術成果轉化帶來的好處早就根深蒂固,被航天部門打回來的失敗產物怎么了,難道就不能廢物利用?
航天的熱障材料用不上,自家的航空發動機難道就用不上?于是又是大半年的悶頭研究,發現氧化鋯可以作為發動機燃燒室和渦輪葉片的涂層材料,提高航空發動機渦輪前的熱效率,得到了集團大力扶持,經費獎金雨點兒般的往里砸。
相比之下氮化硅就沒這么幸運了,由于性質問題,氮化硅涂層在告訴運轉時很容易脫落,無法作為航空發動機核心材料,重視度自然就要降上一等,自然得不到集團的全力支持。
可就這么浪費掉的話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又不太甘心,畢竟是搞了這么長時間的成果,要是不賺點實在太虧,于是根據氮化硅的性子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將其改為機床切削刀具以及軸承的主材料,并按照集團內部的定價抽成模式推銷給各個分廠。
劉純這次過來就是聽其他分廠的人說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做的這批機加工刀具和軸承還不錯,過來瞧瞧他們航空動力廠能不能用得上。
卻不成想機加工刀具由于性能好,自己沒撈到,只搞了兩個軸承準備拿回去測試一下,看看能用到什么地方。
結果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就是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賺零花錢的低端貨都能讓眼前的北航老教授這么大反應,難不成騰飛航空技術研發中心又做了個了不得東西?
“趙老哥,您別激動,這東西成不成還得做進步已測試,要是不行,您不是白高興一場?”看著趙教授懷疑人生的模樣,劉純也是嚇了一跳,趕緊開口勸慰道:“更何況這軸承還是兩個低碳鋼焊接的,沒有鑄造的來的扎實。”
“焊接?”趙教授聞言終于是回過了神,把鋼圈湊到眼前,可是任他的眼睛都快陷進去了也沒找到焊縫,便問道:“你們用的是什么焊接工藝。”
“激光焊接。”劉純滿不在乎的說了一句。
“啥?”趙教授的語氣有變調兒了…